冬季御寒喝什么冬季御寒饮食推荐

一、冬季御寒食谱推荐韭菜炒黄鳝
韭菜自古就有“蔬菜之荤”的美称,冬天食用不仅可以除风祛湿,对关节疼痛也有缓解作用 。黄鳝是温性食物,可补肝肾、益气血、强筋骨 。冬日补肾,韭菜炒黄鳝很好,但火气重的人不易多吃 。
做这道菜首先要将黄鳝洗净切成寸段,用姜汁至少腌10分钟(去除腥味) 。先将黄鳝炒熟,再放入韭菜 。由于黄鳝体内有一种颌口线虫的囊蚴寄生虫,如果没有烧熟烧透,会有感染颌口线虫的风险,因此,一定要炒熟 。另外,要选长得比较饱满、活泼、颜色明黄的,太老或太小的都不太好,当然,不要选购死黄鳝 。
红枣芝麻粥
立冬后天气更冷,有些肾气不足的人就会感觉手脚冰冷 。我推荐喝红枣黑芝麻粥,能迅速温暖身体,也助于体内微循环,尤其适合手脚冰凉或便秘者 。另外,红枣中的芦丁可软化血管,而环磷酸腺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黑芝麻不仅能补肾,滋养肌肤,护发的效果也不错 。血脂高者还可再加点荞麦或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一起熬粥食用 。
红枣是温热食物,吃多易上火,每人每天3~5颗为宜 。挑选黑芝麻时用手捻一下,若褪色可能是被染色了,也可以掐一下,天然芝麻里面应该是白色的 。
羊肉萝卜汤
寒风起,羊肉肥,立冬进补,羊肉是首选 。羊肉有补脾益气的功效,而萝卜是凉性食物,与羊肉搭配,堪称冬日进补绝配 。
炖羊肉白萝卜汤非常适合冬天喝 。把羊肉切块放入冷水中慢慢加热(若一开始放入沸水中煮,不利于肉中杂质排出),水沸后捞出;再加入热水以及葱、姜、八角一起炖制,快熟时放入萝卜即可 。注意盐要在快出锅前放,加盐过早会导致肉不容易炖熟 。
羊肉中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患者不要多吃 。另外,购买时要选择羊肋部的肉,炖出来口感较好,而且有嚼头 。
水煮花生米
气血亏虚似乎和女人更“亲密” 。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曾说“女子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因为女性一生经、带、胎、产、乳,都需要损失大量的精血津液,即伤阴 。
所以相对于男人,女人更需要补气血 。由于气血的消耗往往是造成女人气血亏损的原因,所以造血的原材料——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女人补血最要补铁 。
花生米是补气血的“良药”,尤其是在女性经期过后,需要补充流失掉的铁 。但最好是用水煮,补阴作用尤佳 。炸花生米油脂含量高,吃多了还易“上火” 。
清炖牛肉
气血亏虚也经常会找上男人 。尤其是现代男人承受很大压力,工作忙碌,生活不规律,很容易出现气血暗耗 。相对于女人,男人气虚更多一些 。上班时,硬撑着,一下班,便神疲体倦,一动都不想动了 。相对于女人,男人的活动量大,新陈代谢快,因此,可以多吃一些肉类来进补,血肉有情之品比青菜更能补充气血 。羊肉偏燥,牛肉更好 。做法以清炖为宜,中医讲“隔水做”补阴,烧烤的牛羊肉不宜多吃 。
二、冬季御寒必须明白的事情一、人体寒气从哪来?
中医认为,机体由气构成,这团气“动则生热,静则生寒” 。身体有寒实际上是气机偏于静止,活力不足的表现 。
体寒的人往往比较怕冷,手足冰凉 。脾胃有寒,便不敢吃偏凉的食物,经常腹痛腹泻;肾有寒,除腹泻以外还会小便清长;肝有寒,可能会气逆产生呕吐感,或头顶痛等 。
二、内寒和外寒的区别?
内寒:内寒的本质是气机静止,内寒就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一般伴有虚证表现,如气短乏力,面色白等 。
祛除方法:内寒要温,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以温中健脾,还可将干姜、白术、人参等温中益气的药物煎汤服用 。
外寒:由于外界寒气侵犯到机体,使机体内部的气机受阻,运行缓慢,这种情况一般会有两种发展趋势:体质虚弱者会向寒的方向发展下去,而体质壮实者,正气会和外寒争斗,争斗过程中伴随气的运行加速,会表现出热象来,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寒邪“郁而化热” 。
祛除方法:外寒要散,微微出汗就能把寒邪赶走,可以服用荆防败毒散以发散风寒,或将麻黄、桂枝、生姜等药物煎汤饮用 。
三、人体有些部位容易受寒,需要多加保护
腹部:足三阴经循行的部位,对寒邪的抵抗力较弱,所以睡觉时应注意盖好被子,避免着凉出现腹痛腹泻 。
下肢:足三阴经是从人体下肢内侧循行入腹的,寒邪可从下肢沿着经脉到达腹部 。有些年轻人喜欢一年四季光着脚走路,这就给寒邪入侵提供了方便,应当注意避免 。
头部和背部:阳经循行的部位,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因为正邪在此交争,却容易出现头痛、发热等现象,因此也不能掉以轻心,平时应注意头发吹干再出门,夜里睡觉避免头背受风 。
四、小心“吃”进来的寒气
如果不了解食物的寒热特性,不小心吃进了凉性的东西,别说保暖,搞不好还会因为受凉拉起肚子 。
秋冬进补要有所讲究,特别是体质本身就寒的人,尤其不能食用过多的性寒食物,否则容易导致肚子痛 。
这是因为,冬季人的身体处于封藏状态,需要养阴,而摄入过多的寒凉食物容易破坏掉人体封藏的状态,需要调动更多的热量来抵挡寒凉食物的侵袭,而一旦寒凉没及时化解出去,囤积在胃里,就容易导致腹痛 。
较为常见的性寒食物有:绿豆、梨、橙子、柑、螃蟹、螺蛳、蚌肉、海带、紫菜、鸭血、鸭蛋(性微寒)、皮蛋等 。
冬季虽然不应吃过多寒凉食物,但也不宜吃过多燥热品,而应多摄入滋阴膳食,如黑木耳、藕、芝麻等 。寒凉体质的人冬季可以多喝粥,若在粳米粥中加点红枣,效果会更好 。
如果不小心吃多了寒凉食物,可以通过内外结合共同驱寒 。“内”即内服红糖生姜水,红糖温热,生姜温胃散寒,二者合在一起可以暖肚肠、温中阳;“外”即用热水泡脚,可刺激脚上的穴位和反射区,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驱寒的效果 。此外,在泡脚的同时按揉足三里穴位,效果将会更好 。
三、冬天御寒强身的四大名补补气虚为主——人参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经,大补元气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和黄酮类物质,分别有抗衰老、抗疲劳、对抗有害物质、抗肿瘤、提高免疫力、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等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调节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
用法:将人参切成薄片,每次取2~3克放入杯内加开水,浸泡1小时后便可饮用,饮完后再加入新水,如此循环 。最好12小时内服用完毕,最后嚼服人参片,也可将人参片直接含服 。如用于急救,每次取30克,浓煎顿服 。参须、参花、参叶亦可泡水当茶喝 。
【冬季御寒喝什么冬季御寒饮食推荐】补阳虚为主——鹿茸
鹿茸性温,味甘咸,入肝、肾二经,有补肾壮阳之效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鹿茸精含多种氨基酸、硫酸软骨素、雌酮、骨胶原、蛋白质和钙、磷、镁等矿物质,有滋补、强壮作用,可使血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增加,中等剂量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对衰心脏有强心作用 。服用可使人精力充沛,但阴虚者不可服 。
用法:研末,每次取1克,放小米粥内服用 。或取鹿茸、山药各30克,分别切片,浸入500克白酒内,密封1周,每次取20毫升服用,日服2次,治阳事不举、尿频、面黑 。市面上有以鹿茸为主料制成十补丸、口服液等药,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 。
补阴虚为主——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入肺、肾二经,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含蛋白质、脂肪(其中82.2%为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糖、粗纤维、矿物质、虫草酸(d-甘露醇)、虫草素和维生素b12等成分,有增强免疫功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胆固醇、抗缺氧、抗癌、抗病毒、抗菌和镇静等作用 。
用法:取老公鸭1只,冬虫夏草10克 。鸭去毛及内脏,将鸭头顺颈劈开,将冬虫夏草数枚装入鸭头和鸭颈内,再用棉线缠紧,余下的和生姜、葱白一起装入鸭腹内,放入盆中,注入清汤,用食盐、胡椒粉、料酒调好味,密封盆口,上笼蒸约2小时,出笼后拣去生姜、葱白,加味精,即成一道闻名遐迩的“虫草全鸭” 。
补血虚为主——阿胶
阿胶性平,味甘,入肺、肝、肾诸经,以滋阴养血着称 。历代医家视阿胶为妇科良药 。民间称阿胶、人参、鹿茸为冬令进补“三宝” 。又因阿胶对调治各种妇科病有独特之功,尤得女士们青睐 。
用法:取阿胶5~10克,加黄酒适量,隔水蒸服 。或取阿胶500克,浸在1500克黄酒内,等胶块散发成海绵状,隔水蒸成液体,趁热加冰糖1000克,当糖与胶溶为一体时,加入炒熟的黑芝麻及敲碎的核桃肉各适量,制成黏稠膏滋,每日早晚各取1~2匙,以温开水送服 。
气虚:表现为动则气短、气急无力 。怕冷的感觉不明显 。
阳虚:表现为身寒、肢冷、小便清长、消化不良、便稀 。
阴虚:表现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
血虚:主要表现在心肝二脏 。心血不足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神志不安等 。肝血不足则表现为面色无华,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等 。
四、冬季御寒有哪些误区呢穿厚厚的棉衣
感觉寒冷的时候,很多女性的第一反应是穿上更加厚重的衣服,以抵挡寒气入侵 。但其实,太厚的衣服不仅不利于保暖,还不利健康 。因为厚厚的衣物会妨碍皮肤正常的“呼吸”和汗液的蒸发,容易引起瘙痒、干燥等症状 。
睡觉用电热毯
深度睡眠时保暖很重要 。然而将全身都暖和起来的电热毯,会令身体产生依赖,导致身体自身产生热量的能力降低 。
相比电热毯,热水袋是你的更好选择 。因为热水袋在将人体血液运行调至最佳状态后温度下降,无损于人体自身产生热量的能力 。
关紧门窗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将家里门窗紧关,以为这样室内温度更高,有利保暖 。其实不然 。
专家介绍,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而仅从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种之多 。空气中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尘,在这样的空气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应该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 。冬季要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代谢,要注意适当的去让空气流通,打开窗通风换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