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要注意节气变化

只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 合理地进行选择搭配 , 使内在机体与外在环境保持自然和谐 , 那么美味饮食不仅可以使人健康地度过春天 , 而且可以更好地度过以后的酷暑和寒冬 。
春季的人体特征
春季 , 是指我国农历从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 , 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 其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温暖潮湿 。 具体来说 , 春季六节气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立春
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 , 自此便揭开了春天的序幕 。 立春后 , 气温渐渐回升 , 天气逐渐由寒转暖 。 自然界中的万物 , 包括人体在内 , 经过冬仨月的蛰藏之后 , 阳气开始上升 , 万物开始萌发 , 人会感到一种万象更新的气息 。 随着气温的升高 , 人体的气血活动会逐渐加强 。 这种情况可从脉象上反映出来 , 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春日浮 , 如鱼之游在波 。 ”意思是 , 春天里人体的脉搏浮而滑利 , 就像鱼儿游在水波之中 。
立春是一个阳气初发 , 由弱转强的时节 , 与此同时 , 阴寒之气也在开始由盛转衰 。 因此立春期间阴阳之争较为剧烈 , 气候变化无常 , 乍寒乍暖 , 时晴时雨 , 正如民谚所说:“春天孩儿面 , 一天变三变 。 ”由于此时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 , 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 。 一些年老体弱之人 , 机体调节能力又较差 , 还不能对冷热刺激做出迅速反应 , 所以容易感染流行性疾病 。 早春还是中风多发的时节 , 风寒邪气容易乘虚入侵 , 导致面瘫、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 天气转暖还会引起各种细菌、病毒的快速繁衍 , 尤其是肝炎病毒 。
按自然界属性 , 春属木 , 与肝相应 。 《黄帝内经》里就有“肝主春”的记载 , 从立春之日起 , 人体少阳开始升发 , 肝气开始亢盛 , 肝阳、肝火、肝风也随着春季阳气的升发而上升 。 所以 , 立春后应注意肝脏的生理特征 , 注意养肝护肝 。 同时要充分利用和珍惜大自然的“发陈”之时 , 借阳气上升 , 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 , 通过适当的调摄 , 使肝气条畅而不影响其他脏腑 , 使机体的代谢活动得以正常运行 。
雨水
关于雨水 , 有古代历书说:“东风解冻 , 冰雪皆散而为水 , 化而为雨 , 故名雨水 。 ”雨水节气的到来 , 不仅表示要开始降雨 , 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 。 民谚说:“立春天渐暖 , 雨水送肥忙 。 ”所谓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看春季的雨水如何 , 因为雨水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 。
对于人体而言 , 雨水时节 , 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 , 随着阳气的升发而继续上升 , 因此更应特别注意肝气的疏泄条达 。 另外 , 肝的疏泄或郁结还影响到脾胃健康 。 因春属木 , 木性可曲可直 , 条顺畅达 , 有生发的特性 , 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 脾(胃)属土 , 土性敦厚 , 有生化万物的特性 , 在中医学里脾胃被称为“水谷之海” , 因其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肌体之功效 , 为气血生化之源 。 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 , 木旺乘土 , 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 , 也就是说若肝木疏泄太甚 , 则脾胃将因之而气虚 , 若肝气过于郁结 , 则脾胃会因之而气滞 , 皆因肝木克脾土之故也 。 所以 , 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 , 扶助阳气 , 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