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民丁云川发现的龙井断碑来历已经弄清 , 一块是宋代文学家秦观写的《游龙井记》 , 另一块是明代文学家屠隆写的《龙井茶歌》 。两块碑文也让人思考 , 在明代龙井茶盛及一时 , 而秦观的《游龙井记》却未曾提及 。为什么宋代的秦观虽游龙井 , 却未饮龙井茶?“龙井问茶”的风气究竟是何时兴起?
【“龙井问茶”的风气究竟是何时兴起】为此 , 采访人员咨询了茶文化研究的资深人士 。《茶博览》执行主编阮浩耕解释说 , “茶兴于唐 , 盛于宋” , 秦观生活的宋代 , 杭州的茶肆、茶馆几乎遍布街巷 , 茶已经与米盐相同 , 成为举国之炊 。但现在基本上还没有那时人们喝龙井茶的文字记载 。可能在宋代龙井茶产量很少 , 也没有什么名气 。宋代的吴自牧 , 在《梦梁录》中也记载杭州有“宝云茶 , 香林茶 , 白云茶” , 没有提到龙井茶 。因此 , 很有可能秦观游龙井时 , 龙井茶还不是尽人皆知的名茶 。
但是史料证明当时已经有人在龙井品茶了 。据阮先生介绍 , 宋代诗人赵忭就有诗《重游龙井》云:“珍重老师还意厚 , 龙泓亭上点龙茶 。”由于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 , 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末 , 加上油膏、米粉等 , 制成茶团或茶饼 , 饮时捣碎 , 放上调料煎煮 。因此赵忭说的龙井茶可能还是茶团或茶饼 , 而非散茶 。但这至少可以说明 , “龙井问茶”可以一直追溯到宋代 , 至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 。
阮先生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龙井茶”要直到元代才出现 。元代诗人虞集游龙井 , 品尝到了用龙井泉水烹煎的雨前新茶 , 称赞不绝 , 作《游龙井》诗 。诗中有“烹煎黄金芽 , 不取谷雨后”的诗句 , “黄金芽”则点明当时的茶已经是散茶 , 和现在的茶相差无二了 。并且虞集还把龙井茶的采摘时间、品质特点、品饮时的情状都作了生动的描绘 。阮先生说 , 茶文化研究者一般都以虞集的诗为证 , 认为“龙井茶”至少在元代就已经存在 。
而到明代 , “龙井问茶”的风气已经非常兴盛 。像这次发现的古碑 , 碑文《龙井茶歌》是明代文学家屠隆写的 , 就有“采取龙井茶 , 还念龙井水”的句子 。此后明代的茶书、方志、诗文中就频频出现“龙井茶”字样 。这表明早在明代 , 人们就已经用龙井水泡龙井茶 , “龙井问茶”已经盛及一时 。
有关杭州人喝龙井茶的历史 , 采访人员还采访了杭州陆羽与径山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大川 。赵大川介绍 , 在饮茶方面 , 杭州人在明代还首创了“撮泡法” 。明代 , 茶团茶饼进贡早已取消 , 茶叶都是散茶 。所谓“撮泡法”是不将散茶碾成粉末 , 而是直接抓一撮茶叶放入茶壶或茶杯用开水车沏泡 , 即可引用 。这种方法不仅简便 , 而且保留了茶叶的清香 , 直到今天还为大家所采用 。
如今 , “龙井问茶”已经是杭州重要的旅游景点 , “龙井茶”也从地域生产的名茶扩大到茶类 , 并且形成了特有的龙井茶文化 。今天去“龙井问茶”的人们是否知道 , 早在一千年前杭州人就到龙井观景品茶了 , 但他们喝的龙井茶却不是现在的模样 。
推荐阅读
- 大雾四起什么意思
- 南昌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
- 什么样饼类面食好卖
- 广州小山寿司
- 贵阳天气特点是怎样的
- 嫁人还得看婆婆 婆婆说话“毒”吗
- 和婆婆做“闺蜜”不是难题
- 云南普洱茶云南“疯子”杨旭
- 茶山情歌
- 茶为谁清,酒为谁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