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历史


日本战国时代?: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历史

文章插图
日本历史战国时代的介绍
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 。最早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 。但酷爱中国兵法的武田信玄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战国名称直接套用在日本,借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
日本战国时代?: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历史

文章插图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 。16世纪中叶,地域武士中实力最强的织田信长崛起,永禄三年(1560年),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 。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 。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 。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 。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 。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 。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 。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 。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615年在两次大阪之阵中逐步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 。
日本历史战国时代特征
战国时代是一个动荡的社会转型期 。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向近代过渡 。
政治上,分裂走向统一,前武家时期政治制度转变为后武家型 。
文化上,世俗化(去宗教化)倾向出现 。民众有了自觉意识 。思想上更加开放自由 。
日本历史战国时代历史
日本战国时代?: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历史

文章插图
应仁之乱
四职之一、身兼三国守护的赤松满佑因在京都自宅刺杀幕府将军足利义教(嘉吉之乱)而遭到亦为四职家之一、身兼五国守护的山名宗全(即山名持丰)率领之部队讨伐并平定 。战后幕府以山名氏平乱有功将赤松氏所属之三国守护授与山名氏 。势力成长到八国守护的山名氏一跃成为西国的一大势力 。
此时三管领之一,身兼八国守护和和泉半国统治权的细川氏面对山名氏的崛起,决定采取联合山名对抗同为三管领的田山氏的政策 。但随着田山氏的衰退,两家之间的冲突也浮现出来,尤其在三管领之中的斯波氏和田山氏两家陆续发生继承问题后,双方对立更加严重 。
一直到将军足利义政长子足利义尚诞生引发继承风波后,在应仁元年(1467年)1月17日,应仁之乱爆发,各守护分别选边支持,形成东军细川联军与西军山名联军的大混战 。
战事一开始,由于东军争取到天皇与幕府将军支持,且聚集了相对优势的兵力,因此开战头几个月可说是占尽优势 。可是到了同年七月,中国地方四国守护大内政弘率领万余援助西军后,整个战况顿时改观 。加上西军决定拥立将军足利义政之弟足利义视与京都当局相抗衡,让整个战局陷入胶着,日后更扩大为全日本的大混战 。
随着两军领袖相继去世和幕府将军继承纠纷解决后,两方决定和解,应仁之乱正式宣告结束 。虽然应仁之乱后幕府威信受到重挫,但之后几任将军仍试图重振幕府威信,直到明应之变爆发的前刻 。
日本战国时代?: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历史

文章插图
关东大乱
虽说应仁之乱后幕府的影响力大幅丧失,可是历任幕府将军仍试图改变整个局面 。不但多次讨伐邻近的细川氏、六角氏等大名,还屡屡颁布争讨令令诸国大名对抗各地方对京都当局具影响力的国主 。毕竟这已经不是将军强势的时代了:将军的诏令除了作为大名夺权的工具外,几乎无人愿意服从 。
到了1493年,将军足利义材亲自讨伐细川氏,反而遭到细川氏策动京都当局罢免其将军职位 。此事史称明应之变 。自此以后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丧失,剩下的也只是大名上洛(进入京都)后操控政局的傀儡罢了 。
除了近畿动乱不安外,关东的局势也不甚安稳 。当初足利尊氏开创幕府的时候,为了对抗南朝,不得不把幕府设在京都,而在武家的重心关东,尊氏分封自己的儿子于镰仓,是为镰仓公方 。而以关东管领为辅佐 。由于镰仓公方府与室町幕府的体制非常相似,有小幕府之称 。
镰仓公方的势力可以与幕府对抗,结果在室町时代中叶,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时,爆发永享之乱,被幕府平定 。镰仓公方足利持氏自杀 。后来持氏之子成氏被再次由幕府拥立为镰仓公方 。
【日本战国时代?: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历史】后来镰仓公方足利成氏不满关东管领上杉宪忠,进而将其暗杀 。此举引发关东管领和公方的长期对抗,导致幕府派遣骏河守护今川氏前去讨伐而迫使足利成氏移往下总古河,成为初代古河公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