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修仙功法气功的功效

1、要气功初级修炼入门功法
内功心法——九阳真经
九阳真经
内功之传,脉络甚真,不知脉络,勉强用之,则无益而有损 。
卷一 内功篇
学医道者,不可不明乎经络,何况习内功乎?若不明脉络,犹习射而操弓矢,其不能也决矣 。能内景遂道,返观而以察之,则体用兼备矣 。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发劲循循 。气纳丹田,冲起命门,引督脉过尾闾,由脊中直上泥丸,下人中龈交,追动性元,引任脉降重楼,而下返气海 。两脉上下,旋转如园,前降后升,络绎不绝也 。井者,足少阳胆经,肩上陷中之肩井穴也 。池者,手阳明大肠经,屈时横纹头陷中之曲池穴也 。大肠经所入合土,土生金,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之会,连入五脏,周身发劲之所也 。龟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 。龟尾者,长强穴也 。谷道轻提,真气自然上升矣 。丹田者,冲脉(上起百会,下达会阴),带脉(腰一周之脉)之中,脐下内部也 。为男子精室,女子胞宫所在,调整呼吸,固精健肾,练神之所也 。小腹正中为气海,额上正中为天心,之气充于内,形光于外也 。既明脉络,次观格式 。格式者,入门一定之规也 。不明此,即脉络亦空谈耳 。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函而闭,背平而正 。正头起项虚领颈,壮面神顺颌微收,松肩垂肘肩自活,小腹放松胸须函 。背平身微有收敛之形,此式中之真窍也 。足坚而稳,膝曲而伸,裆深而藏,肘开而张 。足既动步,膝须曲而伸,伸而曲 。膝用力内扣,前阴缩,故步能坚而稳,而裆亦开矣 。肘开张,两侧肋骨由胆脏气脉带动之,而肋亦开矣 。既明格式,下言气窍: 气调而匀,劲松而紧,出气莫令耳闻,劲必先松而后紧,缓缓行之,久久功成 。盖息从心起,心静息调 。又云:肺金不清,必先调息 。呼则形松似落雁,吸则意紧随气行,此即内三合之形松意紧,进而心血调融,神态安静,固精健肾,祛病延年 。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气归根 。吸入呼出,勿使有声 。呼吸出入,气交错也 。调息匀细,真气也 。提者,吸气之时,存想真气上升至顶也;下者,真气归纳于丹田也 。升者,气随意上升也;伏者,觉周身之气渐坠于丹田,龙蛰虎卧潜伏之 。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立或坐,吸气于喉,以意送下,渐至底收 。收者,谷道轻提,防气之泄也 。提者,耳后高骨玉楼穴也 。正头起项,使气往来无阻碍也 。不拘坐立,气至喉者,以肺摄心透前胸也 。气虽聚于丹田,存想沉至底,方为妙也 。底者,涌泉穴也 。升有升路,肋骨齐举,降有降所,气吞俞口 。气升于两肋,骨缝极力开展,向上举之,自然得窍 。降时必自俞口,以透入前心,方明真路 。既明气窍,再谈劲诀 。曰通,劲之顺也 。曰透,骨之速也 。通、透、往来无阻也 。伸劲拨力以和缓,柔软之意也 。曰穿,劲之连也 。曰贴,劲之络也 。穿、贴,横竖连络也 。伸劲拨力以刚坚,凝结之意也 。曰松,劲之涣也 。曰悍,劲之萃专也 。松涣者,柔之极也,养精蓄锐之意也 。悍萃者,刚之极也 。松如绳之系,悍如冰之清,气血结聚之谓也 。曰合,劲之一也 。曰坚,劲之专也 。合者,周身之一也 。坚者,横竖斜缠之谓也 。按肩以练步,逼臀以坚膝,圆裆以壮胯,提胸以下腰 。按肩者,收肩井穴,劲沉至涌泉穴 。逼臀者,两臀极力贴住 。圆裆者,由内向外极力挣横也 。提胸者,起前胸也 。提骸以正项,贴背以转手,松肩以出劲 。提骸者,后脑骨虚灵上顶,骸自提也 。贴背者,两背骨用力贴住,觉其劲自脐下而出,自六腑向外转,至手骨而回也 。松肩者,出劲之时,将肩井穴之劲,软意松开,自无阻碍矣 。曰横劲,曰竖劲,变之分明,横以济竖,竖以横用 。竖者,肩至足底;横者,两臂及手也 。以身说则竖者,自督脉至两肩穴也 。横者,自六腑转于手骨背也 。自裆至足底,自膝至于臀,以腿而言之也 。五气转元,周而复始,四肢元首,收纳甚妙 。吸气纳于丹田升真气于顶,复自俞口降于丹田,又一运真气,自裆下于足底,复上自外胯升于丹田,二运真气自背胳膊里出手,复自六腑转于丹田 。一升一降,一下一起,一出一入,融洽不悖,周滚不息,久久用之,好处参悟甚多 。以上劲诀既详,下言调气之方 。每日清晨,或坐或立,闭目钳口,细调呼吸,一出一入经鼻孔,而少时气定,遂吸气一口,但吸气时须默想真气,自涌泉穴升至会阴,分向两肋,自两肋升于前胸,由前胸升于脑后,渐升入泥丸百会穴 。降气时须默想真气由泥丸降至印堂,自鼻至喉,喉至脊背,脊背透至前心,前心沉至丹田,丹田气足,自能复从尾闾长强近于脊背,上升泥丸,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纯乎天地循环之理也 。
卷二 纳卦篇
乾三 头肩法乎天乾,取其刚健纯粹 。坤三 足膝法乎地坤,取其镇静厚载 。评曰: 阴阳合德,气发四体,备乾健坤顺之德,当其静也,阴阳所存,无迹可见,及其动也 。看似至柔,其实至刚,刚柔互运,无端可寻 。是谓阴阳合德,故取诸乾坤也 。凡一出手,先视虎口穴,前颌用力,正平提起,后脊背用力塌下,真气来时直冲尻尾长强穴,谷道着力提住,由脊背上升至顶,由百会转过昆仑下印堂,贯两目而至鼻,其气欲从鼻孔汇时,即便吸入丹田,两耳下各三寸六分之象眼穴用力向下截住,合周身全局之力守之,用之久久自知其妙也 。凡一用步,两外虎眼极力向内,两内虎眼极力向外,委中大筋,竭力要直,两端骨复竭力要曲,四面相交,合周身之力,向外一扭,则涌泉之气,自能从中透出矣 。巽三 肩背宜于松活,乃巽顺之意 。兑三 裆胯宜于靠紧,须现兑泽之情 。塌肩井穴,须将肩顶头正直落下,与此肩骨相合 。曲池穴比肩顶骨略低半寸,手腕直与眉齐,背骨遂极力贴住,此是竖劲,不是横劲 。以竖则实,以横则虚 。下肩井穴,自背骨直至足底,故谓之竖 。右臂则收左臂之劲,自骨底以意透于右臂,直达两扇门穴,故谓之横 。两劲并用而不乱,元气方能升降自如,而巽顺之意明矣 。艮三震三 艮象曰: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其义深哉!胸欲竦起,艮山相似,肋有呼吸震动莫测 。评曰:震上艮下曰颐,为平为止 。手止,人震动也;足止,中开胸自裆皆虚如四阴,则内刚外柔,如颐中有物能噬嗑,则物不能阻隔矣 。取诸颐小过,艮下震上,雷在山上震惊百里,令人不及掩耳 。足下屹立如山,震为足,为动也 。肋者,协也,鱼腮也 。胸虽出而不高,虽闭而不束,虽张而不开,此中玄妙,难从口授 。用力须以意出,以气腾,以神足,则为合式,非出骨肉之劲也 。用肋一气之呼吸,为开闭 。以手之出入为开闭,以身之纵横为开闭 。高步劲在于足,中步劲在于肋,下步劲在于背,自然之理也 。坎三离三 坎离之卦,乃身内之义也 。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心肾为水火之象,水宜升,火宜降,两相既济,水火相交,真气乃萃,精神渐长,聪明且开,岂但劲乎! 练神练气,返本还元,天地交泰,水升火降,头足上下,交接如神 。
卷三 神运篇
总诀四章 静生光芒,动则飞腾,气腾形随,意动神固,神帅气,形随气腾 。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轻,固形气以为纵横之本,萃精神以为飞腾之基 。第一章 神运之体 先明进退之势,后究动静之根,进因伏而后起,退才合而即动,以静为本,身虽疾而心自静,静之妙当明内外呼吸之间 。故形气胜能纵横,精神敛能飞腾 。纵横者,劲之横竖 。飞腾者,气之深微 。第二章节 神运之式 击敌者有用神、用气、用形之迟速不同,被击者有仆也、怯也、索也,深浅之异 。以神击神,身未动而先入 。以气击气,手方动而不畏 。以形击形,目到后乃胜 。神受神攻,神伤而索于胆 。气受气攻,气伤而怯于心 。形受形攻,形伤而仆于地 。第三章 神运之用 纵横者,肋中开合之式 。飞腾者,丹田呼吸之间 。进退者,随手之出入;动静者,任气之来去自然 。气欲露而神欲敛,身欲稳而步宜坚 。既不失之于轻,复不失之于重 。探如鹰隼之飞,疾如虎豹之强 。第四章 神运之体用 山有撼则崩,树无根必倒,水无源必涸,工夫亦然 。欲明神运,必须内功十二大劲 。周身全局合一方可用,否则不惟无益,而且有损 。练时必须骑马式、稳住周身全局,一呼则纵,一吸则敛,纵起两足亦起,敛时两足亦齐落,此法永不可易 。然用劲又因敌布阵,当有高低、上下,远近、迟速、虚实、大小变化不一 。刚柔动静之间,成败得失之际,纯在斯也 。欲善用劲,须动步不动心,动身不动气 。心静而步坚,气静而身稳,由静而精,自得飞腾变化矣 。盖知静之为静,静亦动也;知动之为动,动亦静也 。是以善用于神运者,神缓而眼疾,心缓而手疾,气缓而步疾 。盖因外疾而内缓,外柔而内刚,和体用之妙也 。是知所贵者,以柔用刚,方是真刚;以缓用疾,方是真疾 。此中动静奥妙之用,得之于象外,非可以形亦求之也 。须要深究详参,久而久之,神运之法,妙理自然悟矣 。神动既明,可言十二大劲: 一曰、底练稳步如山 二曰、紧膝曲腿如柱 三曰、裆胯内外凑集 四曰、胸背刚柔相济 五曰、头颅正直撞敌 六曰、三门坚肩贴背 七曰、二门横时用肘 八曰、穿骨破彼之劲 九曰、坚骨封彼之下 十曰、内掠敌彼之里 十一曰、外格敌彼之外 十二曰、撩攻上下内外如一
卷四 地龙篇
地龙真诀,利在底收,全身练地,强固精神 。伸可成曲,住亦能能行,曲如伏虎,伸比腾龙,行亦无迹,伸曲潜踪 。身坚如铁,法密如龙 。翻猛虎豹,转疾隼鹰 。倒分前后,左右分明,门有变化,法无定形 。前攻用手,二三门间 。后攻用足,撞膝逼攻 。远则追击,近则接迎 。大胯着地,侧身局成,仰倒若坐,尻尾学凭,高低任意,远近纵横 。软能制敌最堪夸,变化无穷总一家,好处全凭能借力,当场着意莫轻拿 。软中求硬好、缩小绵软巧,总之九节进,言明方知晓 。掌拳肘和腕,肩胯膝足腰,身眼手法步,总是武艺高,掌拳时正进,慢慢往里找 。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 。
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 。
[基本内容]
-
本疗法具体操练方法如下: 一、练功姿式: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 。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 。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 。
二、呼吸与意念: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 。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 。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三、收功: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四、五步练功法: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 。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次为宜 。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 。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 。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 。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 。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 。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
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 。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 。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 。如此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10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 。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
-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 。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 。本步锻炼时间约需40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 。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有力,有时会出现**作痒,会阴跳动,肾区及四肢发热等,这些现象或感觉可因人而异 。一般患有失眠、阳痿、月经不调、二便异常者渐可明显好转 。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接上步,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 。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 。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 。当上行至脑后“玉枕关”,屡屡欲上难通过时,可用内视头顶法,一般即可冲过玉枕关 。本步是关键的一步 。每日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至4-5次,每次需1小时左右 。一般在一周之内,气流即可冲过“玉枕关” 。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通过,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须数次;慢者需数天;个别人可因特殊情况而久久难以通过 。练本步过程中,可出现项背强急,头如紧箍等情况,是冲关通督之前兆,不可疑虑放松;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 。通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脊而上过头顶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环(即“小周天”) 。至此境界,凡患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性欲低下、月经不调、心悸气短、精神恍惚等病证者,皆可明显改善,长期坚持可望康复 。无病者亦可致身轻体捷,精力充沛 。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 。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脑中),可以灵活掌握 。练功时间仍每日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 。此期间,会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全身如有电流乱窜,皮肤麻痒如有蚁爬,眉心、鼻梁紧张,环头拘紧等反应,亦因人而异,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约一月后各种动象渐会自然平息 。此后各种慢性病皆可明显好转或痊愈 。
-
注意事项] 1、练本法须在静室内,明暗强度适宜,空气流通清新,又不可直接当风 。2、凡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不宁时,不宜勉强练功,须待心情平静后再练 。3、练功时间内应昼避开一切干扰 。凡天气剧变、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之时,暂勿练功 。若练功中有意外干扰(如突然声响、有人急叫或闯进练功室内等),则不必惊慌,须慢慢放松意念 。临时收功后再慢慢起坐应付,待恢复平静后再补练 。4、用本法者平时须注意清心寡欲,心平气和,劳逸适度,饮食清淡,忌食辛燥、腥 、粘腻之物 。5、用本法者,尚未通关之前,须戒绝房事,以免影响进程 。通关后亦须有所节制,保持精力充

学习健身气功到现在,身体健康,浑身融融乐乐,自己有什么不舒服,都能在形成病变以前觉察,并调理,使之消失无形 。回顾十年走过的路,(其实效果从修炼气功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十年不过是个快乐健康的人生历程罢了)我总结了在初期修炼气功,直路入门少走弯路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跟朋友们分享 。刚开始学习气功的人,都是体内浊气、阴气比较重的人,因此第一阶段就是要排除这些浊阴之气,采入清阳之气 。这是入门阶段的初学者必须作的,但我发现很多自学气功的人,他们都是从静功开始,这样会绕点弯路 。各门各派都有排除浊阴之气和采入清阳之气的方法,都是在清晨,面对东方,靠意念打开身体的毛孔或窍穴,配合呼吸,吸时意念身体采清阳之气,呼时意念身体排浊阴之气,至于体形姿态和意念方式、呼吸配合,各家各派或有不同,但基本原理都一样 。如果不先经过开放地“排泄”的过程,就开始进行封闭式聚练真气,也是可以,不过就是多绕弯路 。当身体的浊阴之气排除得差不多了,身体健康了,感觉体内清爽了,这时候,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了 。就是多聚少排,如果第一阶段是排聚平衡,那么在这个阶段,就要注意多聚,即是多采入清阳之气 。很多朋友一直练习初步动功,但也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就是因为太死板,只是照本练功,没有注意自身的变化情况,初级病气(病气有很多种,从粗到精微,需要练功深入,才能逐步清除)排差不多了,就要聚练真气,到下一阶段再排了,但他们不明白,不断在表面上作文章,今天采来的,明天排出去,如蜜蜂采蜜,是很勤劳,但也只能做到“户枢不蠹”,保持初步的身体健康,但难以深入,真正启动身体内的宝库 。聚来的真气,是需要练习的,要不就如同落在身上的雨水,湿漉有之,过后便干 。所谓的“炼”,指的是以意引气,无论是转周天也好,体呼吸也好,或旋转,或流动,或冲击病灶,只要是让气运动,就算是炼 。刚开始炼的时候,由于初学者的身体经络并不敏感,感觉少或感觉不到气的流动,一般都是以为只是意念的活动,其实气功是“意到气到”,有意就有气,刚开始感觉不到气,并不是真的没有气 。“排”除浊阴之气,“聚”来清阳之气,接着“炼”真气,下来就要“养”真气 。炼真气就象练兵,炼完兵,总不能就解散了吧?要把兵放到军营里面去 。丹田就是真气的“兵营”,要把真气回流到下丹田,然后意守一下,让真气存在下丹田,同时意念收功 。作为初学者,开始阶段,就是“排-聚-炼-养”,可以先炼“排聚”过程,即换气,然后接着“炼养”,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同时进行 。很多气功功法好像很神奇,意念一大堆、动功很复杂,其实不见得都有必要,气功入门其实很简单,理通法自通 。同时,从基础而言,越是简洁越高级,就象是小学基础,如果小学就给你分个数理化,那么将来的发展就受到局限了(当然是我个人见解),如果排除功法设计者那些自以为是的部分,那么剩下来那些气功的核心,简单明了而且直接 。以上是初学者修炼气功的线路,具体的方法,可以继续探讨 。有了练习气功的思路,修炼起来也就胸有成竹了 。气功功法非常多,但万变不离其中 。下面就介绍一个简单容易上手的功法……体呼吸 。可以将“排-聚-炼”一步到位,再配合意守养气,就可以轻松入门,起到祛病健身,强化体质的作用 。气功讲究“身体姿势,呼吸方式,意念活动”即“调身、调息、调心”,调身的关键就是身体的放松,要逐层次地放松;调息的关键就是呼吸的深入绵长,要深入到各个层次,一般要求呼吸进入小腹,强调“息息归根”;意念活动除了相应功法相应意念,关键都是不可过重过死,要清灵柔和,意似流水 。习练体呼吸,既可以结合到生活中进行,又可以单独专门时间进行 。如果是专门时间进行,那么可以采用两脚略宽于肩,身体自然松立的姿态;呼吸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小腹,注意是吸小腹,不是吸肚子,**的起伏最好也减小;同时意念身体的毛细孔张开,宇宙的真气从毛细孔中细入,进入体内,汇入下丹田;使用深呼吸,在吸到不能再吸的时候,稍微闭息一会,然后再呼气;呼气的时候,意念气从毛细孔出去,射透天边 。如果结合在生活中习炼,那么吸气时候,收小腹,意念气从全身皮肤进入,呼气的时候,从毛细孔射透天边,注意呼吸绵长即可 。“体呼吸”的呼相当于排气换气的功能,把体内的阴渣之气排除掉;而吸的过程,相当于聚气,把宇宙清阳之气汇聚到体内;而控制丹田到毛细孔,到皮肤的行气轨迹,就相当于是“炼”的过程 。下面再结合养气方法,就可以完成气功入门,祛病健身 。如果是专门时间炼体呼吸,练习完毕后,意念先守上丹田(眉心和耳朵上去一寸在脑内的交叉线区域),过3分钟左右,用眼神看向下丹田(脐下三寸的腹腔内),然后意念轻轻守住下丹田,时间最少3分钟,如果允许时间不限 。气功功法是从对生命理解和探索的深度中产生,气功讲究“越是高级功法越简洁”,关键的东西往往一言就明 。以上就是推荐的“排聚炼养”的方法 。通过以上过程,能起到扶正祛邪,祛病健身的作用,同时奠定进行高级修炼的基础 。



先找个气功大师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这样应该好学点吧!!!
呵呵...

用平时的时间来练,
用最简单的方式来练
练静,练静功就是气功的初级习练

请个教练学两下 。

学会深呼息
2、入门气功要注意什么?气功强身健体的作用
入门气功注意事项首先,初学者要对气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气功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也就是说学习气功时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那种指望通过突击,一蹴而就的方式是不可能学好气功的 。也不能错误地认为气功可以包治百病,并因此完全放弃其它治疗手段 。气功疗法既有它的适应症,也有它的局限性 。有的病可以气功疗法为主,有的病只能以气功疗法为辅 。练功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练功时尤其是学功初期出现的种种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积极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入门气功注意事项 其次应找合格的气功医师指导入门 。这样由于方法得当,可以少走弯路 。没有气功医师指导,往往因不得要领而出现虽练功时间长,但收效不大的结果 。另外,有气功医师指导,能防止偏差或发生练功走火现象,无师练功易出偏,这就不但不得其效,反损其身 。如果无机会在老师指导下练功,可与有关疗养院、门诊所等气功医疗单位取得书面联系,以函授方式代替亲自指点 。但一定要认真领会练功要领,格外小心,有问题及时请教,及时解决 。入门气功注意事项另外,初学者要根据自己的疾病种类、病情轻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辨证施功,方可见效快 。一般说来,各功法都有相应的适应症 。某些功法对某些病的疗效更好些,选择对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病重老人可选卧功、坐功,病轻者可选站立、行走的功法,老年人可选养气功,不同内脏的病变,也可选用相应的加强内脏功能锻炼的功法 。
3、练气功怎样入门?气功有什么好处?
主要是冥想,看自己的体内,不要关注身体以外的事物,心如止水.

呵呵
先是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先

去百度查撒,或者由少林寺的主页,可以去看看,网上有好多啊,其实一点也不神奇,只是很多人难以理解和领悟.

还有,现在很避讳气功一词,最好用修身养性,或者调整呼吸等为代名词...

你练气功??不是吧,,,你还是多吃点饭吧
4、我想学习气功 气功有什么有好处啊
1、预防保健
2、陶冶性情
3、开发智能
4、延年益寿

强身键体 延年益寿

气功,这一名词是近代才有的 。最开始是说的武术中的一种功夫,后来被泛指:引导、吐纳、武术气功、养生之术、佛道中的“性命双修”之法等 。
由于它所指的范围太广,它的意义就很难做出一个准确的解释 。总的来讲:可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大点说,可以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等 。
按传统文化的讲法:以佛道中的“性命双修”之法,最为高深;可称为“无上心法” 。因此,仅介绍佛道中的“性命双修”之法 。
修行的方法 。
我这里所讲的修行方法,是古圣先贤和高僧大德所著典籍中的密传心法中入门法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中密传心法中的精髓和关键之处;即是入门之法,也可作深入修习之用;原典籍中的方法是出世法,而我这所讲的入世法,故有所不同 。由于流派和门径的不同,方法各异 。总体,可分为以下两种各有侧重的方法:
1、收心止念法(佛家称为:止心如水)
采用坐姿、立姿或卧姿皆可 。关于姿势,在这里就不详诉了 。大家可参考世面上的气功书籍,坐姿可参考目前比较流行的瑜伽功中方法(建议看伯忠言与张惠兰合著的《瑜伽——气功与冥想》一书,较有权威性) 。因流派的不同,很多相同的姿势有不同的称谓 。坐姿较为常用,故将常见称谓加以介绍(以瑜伽为主):简易坐(人盘或散盘)、半莲花坐(地盘或单盘)、莲花坐(天盘或双盘) 。先从简易坐开始练习,循序渐进逐渐提高难度,不可操之过急 。如肢体过于僵硬者,可以练习一些瑜伽姿势或者作一些其他方式的柔韧性训练 。
在盘坐时,慎防风寒暑湿的侵袭;否则,无药可医 。下半身的保暖、防湿,尤为重要 。后背不可对着风口,须知:避风如避箭;要知道:神仙还怕脑后风,何况我们都是凡人 。盘坐对风湿、类风湿性等各类关节炎,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上盘后感到关节疼痛难忍,请将两腿向外移开一些;疼痛依旧不能缓解,就松开盘;稍候再试,情况依旧的话,可能有隐性疾患,请尽快到医院进行彻底检查和医治 。随便提一下,有疾患者不可单靠修行之法,该就医者一定要看医生 。盘坐除了作功时做,平时也是可以做的 。先练腿,后练心;静练气,乱练神 。
此法,与瑜伽功中的冥想极为类似 。坐好后,轻柔的闭上眼睛,同时将目光内收 。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一处,即:意守 。注意观察呼吸,并使呼吸深长、缓慢、均匀 。如:渐渐进入忘我之境,这样更好 。凡人是将精神外用,圣人是精神内守 。《黄帝内经》:“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何来 。”
对初习者,坐下后的杂念反而会更加多 。这种情况,有两种解释 。(1)我们本身就处在纷乱的环境中,所以你并不觉得心头有那么乱;当静下来的时候,就反映出来了 。(2)好比是以前的陈年乱帐,现在拿出来进行整理;很多被遗忘的帐目,都会翻出来;然后,归类处理;清帐后,新帐随到随清 。例如:以前答应别人事或欠的人情,该办的,就办了;该还的人情,就把它还了;这样心思了却了,心里自然就会平静下来了 。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以后杂念就会少了 。
对付杂念的最好办法是:把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任其来去,不迎不拒 。就象对待一个你不欢迎的客人一样,既不欢迎,也不拒绝;使其感到无趣,自己就会走了 。平时遇事时,该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 。只要能使自己的心境,象水一样微起波澜,随后便归于平静,就可以了 。好似:石入静湖,荡漾不止,片刻即复 。又如:燕过长空,影沉寒潭 。燕无留影之意,水无留燕之心 。
收功 。两手搓热,将手心正对眼球,轻抚,让热量传到眼睛上;作3或9次 。两手搓热,由上至下抚面,3或9次 。用十指梳理头部(梳理的是头皮,不是头发),3或9次 。两手搓热,捂一会儿耳朵,作3或9次 。两手搓热,抚在两个肾脏的区域上,让热量传到肾脏上;3或9次(如感到肾脏轻度不适,不必担心,属正常;可多作几次) 。轻轻睁开双目,松盘,起身,功毕 。活动一下或按摩脚踝和膝关节,待麻木感消失后,即回到常态 。如遇急事,可以省略一些步骤;定住心神,慢慢睁开眼睛,缓慢起身,即可 。体质过于虚弱的人想将两手搓热,比较困难;简单做一下,就可以了 。有时候感到体内的能量异常活跃,把全部注意力集中起来,去平息它;待平静之后,静坐20分钟左右,再行收功之法 。
2、调息法 。
此法与收心止念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以调息为主(调整呼吸)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是调整呼吸嘛,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调息法对身体的益处是相当宏大的,并且在中、西医理论中可以找到依据来加以说明 。在这里就不阐明了,只要大家重视就好 。
顺腹式呼吸:吸气,小腹随之鼓起;呼气,小腹内收 。吸气或呼气不可以达到极限,不然会很难受;达到8~9成,就可以了 。使呼吸深长、缓慢、均匀,这样可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量,并且降低呼吸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
极度虚弱的人,即使调息也会感到很吃力;建议:以自然呼吸为主 。收心止念法偏于修心,适合体质较好及年轻人修习;调息法则偏于修身,适用于体质弱和年老者;两法也可并作一法而用.

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的·
要学的话就要到专业的武术馆里学·
不要盲目相信网上的方法·
小心会走火入魔的·

我极力向你推荐一种功法,此功法极快,只是初期不易,初期每天坚持练一遍,找到窍门后,再苦练(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苦练)我以前苦练大温养法5个月,气充满了全身,后来(也就是这几天)练天生护聚功时,5个月的内力增加一倍,以前知道它快,但却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从此我就改练这种内功了,虽然我练此功的时间不长,但我有一些较有用的经验现在告诉你:练功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要放松,不要被呼吸,气感等任何因素干扰,只管练你的功 。好吧,就说这么多了,祝你成功茅山秘炼内功——天生护聚功空灵子先生原著:茅山秘炼内功——天生护聚功八十年代初,空灵子先生到老师处求法,老师在传授茅山道法的同时,也传了这一茅山秘炼内功——天生护聚功 。这是一种快速聚能增功的妙法 。这些年来通过习练,感觉功力倍增,浑身是劲 。在社会的传功中,也曾传授该功给不少人习练,他们皆反应此功聚能增功有奇效,特别是发外气调病后,练练此功体能很快恢复 。现将该门秘炼内功披露于世,愿和大家一同分享 。或许你会得到一分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功属静功,练功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以三十分钟为佳 。具体功法如下:1、采取坐式,以盘坐为佳,两手放在两膝上,掌心向下,自然呼吸,排除杂念,全身自上而下放松三遍 。2、观想自身周围有很多含苞欲放的花,花色各异,五彩缤纷,无边无际,最后观想到整个地球到处都有 。3、接着观想一轮红日慢慢从东方升起,升到自己的头顶上方,太阳光束散射而下,罩住自己,光越来越强,充满全身,然后光开始从底盘慢慢向周围扩散,光所照的地方,那些花苞就慢慢地张开了 。光继续扩大,花也随之开放 。在光向周转扩开的过程中,想自己的功力也随着增长,花开得越多,功力越高 。最后整个世界的花都开了,自身置于七彩的万花从中,香气扑鼻,沁人心脾 。4、收功:观想放出的光由远及近缓缓往回收,同时宇宙空间的灵气、高能物质也随之收回,逐渐向自身靠拢,越拢越近,越拢越强,光的密度越大,最后所有的光及能量从底盘收入 。到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处)内 。静养片刻后,两手重叠于下丹田处 。男左掌在里,右掌在外(女反之) 。顺时针转动九圈,再逆时针转九圈(女先逆后顺),然后擦掌、擦脸、脖子和腰部,再从下而下轻轻拍打全身一遍,恢复自然姿态功毕 。注意:练功前应清空大小便,不做剧烈运动,以确保能够入静,功前功后三十分钟最好不要喝凉开水,功前功后三十分钟最好不要进食 。

到当地武馆咨询,网上的别随便信,容易出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