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喝汤进补 需绕开哪些误区

秋天是进补的季节,说到进补,一定少不了的就是煲汤 。喝汤进补一直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而想要充分吸收汤品中的营养就要多讲究讲究才行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秋天喝汤会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吧 。
秋天喝汤的必知误区
喜欢喝刚煲好的热汤 。刚煲好的汤往往很烫,而很多人却偏偏喜欢喝这种很烫的汤,认为喝进去更暖胃暖身 。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甚至消化道黏膜恶变,因此50度以下的汤更适宜 。
只喝汤不吃肉 。煲汤时,因为肉本身的水分流失,且香味物质溶解到汤中,所以“汤渣肉”常常因为嚼之无味而被当成糟粕丢弃 。实际上,肉中的蛋白质只有一小部分会溶到汤里,即使长时间炖煮,溶解的蛋白质也不过占总数10%左右,剩余的营养物质,都在被舍弃的“汤渣肉”中 。
喝汤速度快 。如果喝汤速度很快,等意识到吃饱的时候,说不定已经吃过量了,这样容易导致肥胖 。喝汤应该慢慢品味,不但可以充分享受汤的味道,也给食物的消化吸收留有充裕的时间,并且提前产生饱腹感,不容易发胖 。需要减肥的美女要注意了,一定要切记这个错误的喝汤习惯,改掉它,说不定你的减肥效果会更佳 。
汤泡饭 。我们咀嚼食物,不但要将食物嚼碎后便于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湿润,而唾液是不断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中有许多消化酶,能帮助消化和吸收,对健康十分有益 。而汤泡饭由于将饭泡软了,就算不咀嚼也不会影响吞咽,所以吃进去的食物往往还没经过唾液的消化过程就进入胃了,这就给胃的消化增加了负担,日子一久,就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
每顿能喝好几碗 。喝汤也是有忌讳的,不能什么汤都喝,也不能什么汤都多喝 。如果汤的种类是高热量、高盐份、高嘌呤,就不能多喝,尤其是患有通风、肾脏病及高血压的人,应避开喝这些汤 。一般人吃饭时可缓慢少量喝汤,以胃部舒适为原则 。
除此之外,喝汤补充营养还有哪些学问呢?
秋天喝汤的细则
晨起最适合喝肉汤,因肉汤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消化可维持3-5小时,避免人们一般在上午10-12点这个时段易产生饥饿和低血糖现象 。
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
吃饭间,中途不时进点汤,有助于食物的稀释和搅拌,从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若饭前不喝汤,吃饭时也不进汤水,则饭后会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体液丧失过多而产生口渴,这时才喝水,反而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养成饭前或吃饭时不断进点汤水的习惯,还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发生 。
孕产妇、哺乳女性以及老人、小孩可在进食前喝半碗骨头汤,补充身体所需的钙 。注意,骨折病人不宜喝骨头汤 。
【秋天喝汤进补 需绕开哪些误区】秋天喝汤进补,切记以上几点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