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乌

白首乌介绍

【别名】
隔山消、白何乌、白何首乌、隔山撬、白木香、野蕃薯、一肿三消、和平参、山花旗、张果老
【汉语拼音】
bai shou wu
【名称英】
Radix Cynanchi Bungei
【成份】
大根牛皮消含白薇素,有强心甙反应 。
【加工采集】
早春幼苗来萌发前,或11月采收,以早春采收最好 。采收时,不要损伤块根 。挖出后洗净泥土,除去残茎和须根,晒干,或切片晒干 。
【药材鉴别】
干燥块根呈圆柱形或类球形,长5~10厘米,径约1.5~3.5厘米 。表面黄褐色,多皱缩,栓皮易层层剥离 。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 。气无,味苦甘涩 。以粗大、粉足、断面白色者为佳 。
主产山东 。
白首乌的药材,除上述品种外,其同属植物耳叶牛皮消(参见"飞来鹤"条),及隔山牛皮消的块根,有些地区亦作白首乌用 。
【药理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白首乌总磷脂200mg/kg灌胃,能提高正常小鼠末梢血α-醋酸萘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比值及绝对数,对由环磷酰胺引起的α-醋酸萘酶阳性淋巴细胞比值和绝对数下降也有预防或治疗作用 。白首乌C21甾体酯甙50、200mg/kg灌胃,连续10天,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脾抗体分泌细胞减少,牛血清白蛋白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的降低,胸腺、脾脏的减重均有对抗作用 。
2.抗臭氧损伤:白首乌粉60mg/只灌胃,连续12天,对臭氧造成小鼠肺终末细支气管上皮脱落伴增生,肝损伤,胸腺、脾脏萎缩等类似衰老的变化,均有减轻的作用 。白首乌粉60mg/只灌胃,连续20天,对臭氧造成的60日龄小鼠体重减轻、体温下降、体力减弱、御寒能力降低,肝、脑、肺过氧化脂质增多,脑单胺氧化酶-B(MAO-B)活性增强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证明白首乌有抗自由基损伤及抗衰老作用 。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
主治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山东中药》:"为滋养、强壮、补血药,并能收敛精气,乌须黑发 。治久病虚弱,贫血,须发早白,慢性风痹,腰膝酸软,性神经衰弱,痔疮,肠出血,阴虚久疟,溃疡久不收口 。鲜的并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老人便秘 。"
【性味】
味苦;性平
《山东中药》:"味苦甘涩,性微温,无毒 。"
归肝;肾;脾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
【宜忌】
内服不宜过量 。
【归经】
归经_肾经
【备注】
白首乌的药材,除上述品种外,其同属植物耳叶牛皮消(参见"飞来鹤"条),及隔山牛皮消的块根,有些地区亦作白首乌用 。
【植物形态】
大根牛皮消
多年生缠绕草本,高速1~2米 。茎纤细,表面淡灰紫色,无毛 。单叶对生;叶柄纤细,稀生细柔毛;叶片戟形或三角状心形,长3~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深绿,稀被短硬毛,主脉的基处有棕色短腺毛2~4枚,下面淡绿色,脉上有细柔毛 。伞形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花萼近于5全裂,裂片卵形,向下反折;花冠5深裂,裂片披针形,向下反折;副冠5,和雄蕊连生在基部,呈披针状而展开,并高出于柱头之上;雄蕊5,花丝相连作管状,包围雌蕊,花药着生在柱头周围;雌蕊1,由2分离心皮组成,花柱2,顶部连合成一肥厚盘状5裂柱头 。蓇葖果2,长角状,长约10厘米,成熟时沿一侧开裂 。种子倒卵形,先端有银白色细绒毛,长约3厘米 。花期6~7月 。果期8~9月 。
【白首乌】野生于山林间,常缠绕其他植物而上升 。分布河北、山东等地 。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6~15g,鲜品加倍;研末,每次1~3g;或浸酒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主治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
【药用部位】
为萝藦科植物大根牛皮消的块根 。
【来自何书】
《山东中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