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夫茶的涵义

清代的蔡爽(字伯龙,生平事略不详)的《官话汇解便览》中有一条有趣的简释 。该书是以浙江方言与官话一一对照的辞书,其上卷(饮食调和)有谓:茶米 正一茶叶好茶 正一工夫茶硕幼条 正一芽茶 词目前加0符号的是方言,有“正”字的是官话 。原来,工夫茶者,好茶之谓也 。(有意思的是,二个词目的表述与含义竟与潮州方言颇一致)显然,这里的工夫茶,是指好茶叶 。更明确的表述是雍正年间崇安令陆延灿的《续茶经》转引的《随见录》中的话: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 。道光间梁章钜《归田琐记》说:“武夷茶名有四等:花香、小种、名种、奇种 。名种茶“山以下多不可得,得则泉州、厦门人所讲工夫茶 。”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九也云:“第岩茶反不甚细,有小种、花香、清香、工夫、松萝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 。” 民国十一年《福建通志》(物产)引《闽产录异》说: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业,每寺都请泉州人为茶师,茶采来后,又有就茗柯择嫩芽,以指头入锅,逐叶卷之 。火候不精,则色黝而味焦,即泉、漳、台、澎人所称工夫茶,瓿仅一二两,其制法则非茶师不能,日取值一强 。可见,自清初以来,工夫茶原是指岩茶中一个品位甚高的品种,而且其名称是由漳泉台澎人给叫出来的 。红茶中也有一类称工夫红茶的品类,如祁门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川红工夫等 。道光年间曾在广州十三行的美国商人亨特在其所著的《广州“番鬼”录》中说:茶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红茶、绿茶两类……红茶则包括武夷、功夫、小种和包种 。上书中,功夫茶有时写成工夫茶,如言东印度公司贩运的“茶叶主要是武夷茶和工夫茶 。”至于红茶何以称做工夫茶,这位洋商的解释是:“做工者的的茶 。”——由于文献中确实缺乏可资参照的材料,因而华文水平不高的亨特只好望文生义的地“直译” 。如按前引蔡爽所揭示的“工夫茶即好茶”的说法去解释,也许更合情理:既然好的岩茶叫工夫茶,那么,好的红茶也称为工夫茶又有何不可? 那么,为何岩茶“其最佳者曰工夫茶”呢?【一 工夫茶的涵义】 前引郭柏苍《闽产录异》的一段话可作为注脚 。试想,“就茗柯择嫩芽,以指头入锅,逐叶卷之”,且要把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这该花费多大的工夫,该有多精湛的技艺? 正如清初释超全《武夷茶歌》所说的:“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气 。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 。”此其一 。其次,梁章钜《归田琐记》中,工夫茶的等级虽列在“奇种”之下,但奇种“如雪梅、木瓜之类,即山中也不可多得 。” “三十六峰中,不过数峰中有之 。各寺观所藏,每种不能满一斤,用极小之锡瓶贮之,遇贵客名流到山,始出少许,郑重瀹之 。” 因此,就市面流通领域而言,工夫茶实为顶儿尖儿级的“极品”,再无出其右者 。总之,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而且岩茶在前而红茶居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