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伤寒是什么病 伤寒要如何治疗

一、伤寒指的是什么呢       伤寒(Typhoid Fever) , 清末时译为肠热症 , 后受日本影响 , 音译为肠窒扶斯 , 又称为湿温伤寒、肠伤寒、伤寒热 , 沙门氏菌感染症的一种 , 是常见的传染病 , 在世界各地都曾发生 , 通常起源于食物或饮用水遭到带原者粪便所污染 , 很快造成大流行 。它是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造成的急性肠胃道传染病 , 伤寒杆菌会破坏小肠壁 , 造成高烧及内出血 。另一种由副伤寒杆菌引起 , 与伤寒特征类似的传染病 , 称为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 。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 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为主要病变 。
伤寒的症状包括长期缓慢的发烧 , 可达39°至40 °C(103°至104 °F) , 其他症状有出汗、腹痛、肠胃炎、严重腹泻、头痛 。有部份的人 , 身体会出现玫瑰色斑(rose spot) 。肠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 。
伤寒杆菌会随著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 , 透过苍蝇、蟑螂等媒介传染给健康人 , 传染力很高。
二、伤寒都有哪些特点呢       传染源
为病人及带菌者 。病人从潜伏期开始即可从粪便排菌 , 从病程第1周末开始经尿排菌 , 故整个病程中均有传染性 , 尤以病程的2~4周内传染性最大 。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原有慢性肝胆管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等)的伤寒病人易成为慢性带菌者 , 约1%~4%患者在肠道和胆囊中隐藏伤寒杆菌达数月或数年之久 。
传播途径
伤寒杆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尿排出后 , 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和蟑螂等传播 。其中 , 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 亦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食物污染也可引起本病的流行 , 而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多 。
人群易感性
人对伤寒普遍易感 。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 , 再次患病者极少 。
流行特征
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 , 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多见 , 可散发、地方性流行或暴发流行 。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因为水源污染而暴发流行 , 发达国家则以国际旅游感染为主 。本病终年可见 , 但以夏秋季最多 。其中以儿童和青壮年居多 。局部地区流行的伤寒耐药菌株有所增加 , 耐药谱也在逐渐扩大 。除耐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嗯唑、氨苄西林外 , 少数菌株对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
三、伤寒要如何治疗呢【小型伤寒是什么病 伤寒要如何治疗】       治疗上 , 现代医学采取的抗生素有氨芐青霉素(ampicillin)、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磺胺剂(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及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如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
病原治疗为关键 , 患者应避免接触传染源 , 药物治疗以氟喹诺酮类为首选 , 如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 儿童、孕妇 , 哺乳期妇女可用头孢类药物 , 如有过敏者可选用氯霉素 , 但注意其指征与副作用 。肠出血者应禁食 , 大量出血者应输血 , 并发肠穿孔时宜及早手术治疗 。
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 , 患者入院后 , 即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 , 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检粪便培养 , 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 。发热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 , 退热后2~3天可在床上稍坐 , 退热后2周可轻度活动 。应给予高热量 , 高营养 , 易消化的饮食 , 包括足量碳水化合物 , 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 , 以补充发热期的消耗 , 促进恢复 , 发热期间宜用流质或细软无渣饮食 , 少量多餐 。退热后 , 食欲增加后 , 可逐渐进稀饭 , 软饭 , 忌吃坚硬多渣食物 , 以免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 , 一般退热后2周才恢复正常饮食 。应鼓励患者多进水分 , 每日约2000~3000ml(包括饮食在内) , 以利毒素排泄 。如因病重不能进食者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
有严重毒血症者 , 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疗配合下使用激素 。
四、伤寒要如何预防呢       1.控制传染源及早隔离
治疗患者 。隔离期应至临床症状消失 , 体温恢复正常后15天为止 。亦可进行粪便培养检查 , 1次/5~7天 , 连续2次均为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均须作适当的消毒处理 。慢性带菌者的管理应严格执行 。饮食、保育、供水等行业从业人员应定期检查 , 及早发现带菌者 。慢性带菌者应调离上述工作岗位 , 进行治疗 , 定期接受监督管理 。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23天 。有发热的可疑伤寒患者 , 应及早隔离治疗 。
2.切断传播途径为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
做好卫生宣教 , 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 , 消灭苍蝇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饭前与便后洗手 , 不吃不洁食物 , 不饮用生水、生奶等 。改善给水卫生 , 严格执行水的卫生监督 , 是控制伤寒流行的最重要环节 。伤寒的水型流行在许多地区占最重要位置 , 给水卫生改善后 , 发病率可明显下降 。
3.保护易感者伤寒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能够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伤寒 , 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预防效果尚不够理想 , 反应也较大 , 不作为常规免疫预防应用 。在暴发流行区应急免疫问题上意见不一 , 对控制流行可能有一定作用 。Ty21a株口服减毒活疫苗 , 1989年美国已批准应用 , 不良反应较少 , 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预后
伤寒的预后与病人的情况 , 年龄 , 有无并发症 , 治疗早晚 , 治疗方法 , 过去曾否接受预防注射以及病原菌的毒力等有关 。
有效抗菌药物应用前病死率约为20% , 自应用氯霉素以来病死率明显降低 , 约在1%~5% 。老年人 , 婴幼儿预后较差 , 明显贫血 , 营养不良者预后也较差 。并发肠穿孔 , 肠出血 , 心肌炎 , 严重毒血症等病死率较高 。国内一组伤寒 , 副伤寒死亡38例中 , 肠穿孔占39.5% , 毒血症39.5% , 心肌炎9.9% , 中毒性休克5.3% , 肠出血2.6% , 肺炎2.6% , 心力衰竭2.6% 。曾接受预防接种者病情较轻 , 预后较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