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心灵 放飞心灵】生活在都市里,每天行色匆匆地挤车,赶路,上班,赴会,履约,碰杯,总是活动在林立的高楼里,活动在钢筋水泥铸造的庞然大物的缝隙中,活动在车流如织、人流如潮、如虹似带的街道上,在高速运转的现代化城市机器中被运转着 。 脚步无所适从,眼睛不堪拥挤,负荷不堪沉重,心被碰撞得好疼,于是,想放飞自己 。
那晚独坐江边,看浊流奔涌,看长河落日 。 心灵渐飞渐远,遁入天籁 。 江水在夕阳中闪烁,船帆在皱水中摇曳,远处几点灯火迷离如豆,似有似无,总疑那里该是另一番境界 。 转眼间,残阳沉落,夜幕四合,已是弯月如钩,繁星眨眼,心弦也随之怦然 。 月光潜入我的沉默,把尘封在心底的恶梦酿成了美酒;星星偷走了我的神思,几乎我放飞心灵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它分享 。 不知过了几个时辰,旁顾左右,竟然只剩下我的孤身只影 。 静默中起身,却不舍离去,放飞的心灵带走了一天的劳顿,带来了一身的轻松和清醒 。 悠哉悠哉,其乐无穷 。
放飞心灵,是一种对视觉自由的渴望 。 人类视觉文化的历史,是从自然形态向人为形态转变的历史 。 今天,我们深切地感到自己生存于越发人为化的符号世界里 。 当一个社会处处充斥着种种人造视觉形象和图形,当作为生存主体的人无法逃避这种形象包围和追踪时,只好放飞心灵,逃避城市的视觉压迫,到大自然和野外去,到荒芜人迹未经“人化”的自然中去寻找某种视觉自由 。 城市与村野,人造形象与自然景物,这些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化的转变和人性的两极 。 从城市化的人形象符号的重压中逃脱,转向质朴的原生态的自然,乃是抵制视觉过度刺激和压抑的一种策略 。 随着我们视觉文化生态的恶化,这种策略的重要性日渐彰显 。 时下都市人自然风光旅游蔚然成风,其深层心理耐人寻味,这是一种逃避,是一种对视觉自由的渴望 。 回归自然不啻是空间转换,也不仅是物像的替代,更重要的是一种对眼睛之自由律令的昭示 。 比较地说,都市的空间与自然的空间有一个根本的差异,前者是一个明确界划生存空间的功能,在这样的生存空间中,空间的独特性和特殊性是和社会关系的强度相一致的 。 而在自然中,这种明确界划功能消失了,为人提供了一种不受限制的视觉畅游的可能性 。 在九寨沟,人们笑叹于大自然的宁静和宽容;在黄山,人们惊异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造化;在三亚,人们陶然于大海的壮阔胸怀和视线的无限;等等 。 这样视觉满足是身陷都市之中根本无法获得的 。 这里,人的视觉是高度自由的,主体对自然景物的流连不再是人为视觉符号的包围和重压,而是一种人与自然的默契,一种眼与心的协调,一种视觉自由的渴望 。
放飞心灵,是一种心性心境的追寻 。 人的一切活动,或天马行空,或闭目养神;或自吹自擂,或自斟自饮;或卧薪尝胆,或高歌猛进;或独占鳌头,或云游四方;盖由心性心境所定 。 心驰神往,心坚石穿,心旷神怡,皆为佐证 。 可是,人们走进现代化,获得了温饱、财富和梦寐以求的幸福,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着曾经拥有的自然和自在、纯朴和真挚 。 人在现代化的城市机器中被高速运转着,谁也不甘落后,谁也不愿示弱,谁也停不下自己的脚步、停不下自己的大脑、停不下财富的攫取和欲望的追逐 。 不可理喻的是,城市的面孔,生来就该变幻莫测,成功和失败共存,暴富和潦倒同生,欢乐和痛苦并举,诚实和虚伪纠缠,美丽和丑陋相随 。 而人性的真、善、美追求,在活动空间越来越小的钢筋水泥中,在城市的浮躁与焦灼、喧嚣与红尘里,越来越缺失动力,甚至要销蚀殆尽 。 人的情感与精神被撕成了碎片,飘落在世俗中,心性不容,心境不容 。 于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身不由己,心在飞翔 。
推荐阅读
- 无题阅读答案 无题
- 生命之河 让生命之河舒缓的流淌
- 菜根谭读后感 读《菜根谭》有感
- 丰碑阅读答案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
- 月光下 月光下的爱情
- 享受人生 享受人生的过程
- 守候幸福 守候幸福
- 享受过程 人生须学会享受过程
- 倒春寒 倒春寒
- 老舍的作品养花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