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并发症——肾性高血压 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 。负责供应肾脏血液的动脉——肾动脉狭窄时 , 会导致肾脏缺血,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高血压 。引起高血压的常见肾实质性病变包括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损害等 。有肾脏实质性病变的病人除了在临床上有高血压之外,常在检查尿液时发现有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
慢性肾衰竭并发症——肾性高血压 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文章插图
1临床症状:
1)体征约半数可在上腹部、患侧腰背部或肋缘下,听到一连续的血管收缩期杂音 , 或伴轻度震颤 。
2)症状30岁前或50岁后 , 长期高血压突然加剧或高血压突然出现 , 病程短、进展快,舒张期血压增高尤为明显,伴腰背或肋腹部疼痛,药物治疗无效 。
3)特殊检查下述情况可单独或合并出现:
a.肾血管造影,显示动脉充盈缺损、狭窄的远侧血管腔扩张或无血管部分;
b.静脉肾盂造影,显示患肾较健肾小1.5~2.0、形态不规则 , 早期显影慢而淡、后期显影较浓;
c.经皮穿刺用导管插入下腔静脉 , 分别采取两侧肾静脉血作肾素测定,患肾静脉血的肾素较高;
d.分肾功能测定,示患肾尿量少,尿钠低,肌酐或菊粉廓清率降低;
e.超声波显示患肾较小 。
f.肾图呈现患侧曲线的血管段较低且延迟,排泄段延长 。
2临床分类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肾上腺髓质疾病为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髓质间歇或持续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物质可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使病人的血压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个症状为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出汗、心悸 。但这三个症状未必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出现 。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
孕妇血压增高大致有三种情况:①孕前已有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称为妊娠合并高血压;②孕期出现高血压,分娩后3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③孕前已存在高血压;妊娠后血压增高加重,称妊娠前高血压状况并妊高征 。
妊高征的诊断一般不困难 。妊高征病人多有水肿,查尿有增多的蛋白,即有蛋白尿 。
【慢性肾衰竭并发症——肾性高血压 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血管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的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 , 甚至测不出血压 。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 一侧多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 。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 。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