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七大门派之温补学派

温补学派,为中医七大门派之一,其创始人为金代的李东垣,代表医家有汪机、孙一奎、李中梓等 。 此学派主要研究脾肾及命门水火的生理特性与病理变化,强调脾胃、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阐明了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机制及其重要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发展 。
 
· 形成
明代薛己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和治疗,强调脾胃和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善用甘温之品,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特色的学术体系 。 其后,张景岳继承其学说,进而提出阳重于阴的观点,温补命门,为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著有《景岳全书》,后世称为温补学派 。

中医七大门派之温补学派

文章插图

· 发展
在温补学派的形成后,诸多医学家也纷纷提出了个人独到见解,极大地促进了该学派的发展 。 如薛己受李东垣、王冰、钱乙影响,重视脾胃与肾命,临证注意调理脾胃,滋补肾命,擅长应用温补,为明清温补学派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孙一奎受薛己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将疾病的原因大多归责于下元不足,培补元气偏重于使用温补法,进一步发展了该派系学说 。 此外,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人也做出了贡献 。
 
· 现状
随着地球在逐渐变暖,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在随之改变,我们因为阳气虚弱而患的疾病在理论上是比较少了,看似温补派不会再占据主要地位了 。 实际不然,现代男性的的阳痿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女性宫寒的比率也在上涨等等新的寒邪所致的疾病仍然需要我们的温补派来出手相援 。 历史时期,由于瘟疫肆虐导致了温病学派的出现,从而终止了温补派在中医历史上的绝对主导地位,一直到今天,除了像东北三省等局部省份外,温补派中医的势力都已经不占主要地位了 。
【中医七大门派之温补学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