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
知母,中药名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总状花絮,成簇,生在顶部成穗状;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实长椭圆形,内有多数黑色种子,花果期6-9月 。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抗旱抗寒能力强,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 。
文章插图
知母的功效和作用知母的功效
止渴除烦
知母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 。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对口渴、饮多、尿多有很好的作用 。
清热泻火
主治温热病,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 。
清肺化痰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 。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
滋阴补肾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 。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 。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
通便润燥
治疗因阴虚火旺引起的大便干燥,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 。
清热泻火――外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内治肺热咳嗽,胃热消渴 。
生津润燥――肺燥咳嗽,肠燥便秘,骨蒸潮热 。
知母主要能治疗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便秘等 。
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
用于热病烦渴
本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
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本品功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 。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 。
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
用于骨蒸潮热
本品又能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阴降火之功 。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 。
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阴药中,以加强滋阴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
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
本品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 。用于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汤 。
知母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同用,又有润肠通便之效 。
知母的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知母煎剂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知母乙醇浸膏、乙醚浸膏及乙醚浸膏加丙酮处理后所得之粗结晶,对在普、拜培养基上培养的 H37RV 人型结核杆菌亚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其中乙醚浸膏的抗结核杆菌的抑菌效价最高.而皂甙则无作用 。
但有报道从知母中提得一种水溶性皂甙,对结核杆菌,尤其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而另一种黄酮结晶,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以3%知母药饵治疗3~4个月,有较好疗效 。
也可减轻实验性结核小鼠的肺部病变,但死亡率并不降低 。
如将药物浓度提高到5%,则肺结核指数(反映肺脏大体病变的情况)可接近异烟肼,但死亡率却较对照组更高,可能系因药物本身毒性较大所致 。
此外,8%~20%浓度的知母煎剂在沙伯培养基上对许兰毛癣菌、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也有抑菌作用 。
亦有报道指出,知母皂甙有灭螺作用 。
解热作用
知母浸膏4g/kg皮下注射,能防止和治疗大肠杆菌所致兔高热,且作用持久.知母根茎中所含皂甙具有明显降低由甲状腺素造成的耗氧率增高及抑制 Na+,K+-ATP 酶活性的作用 。
对皮质激素作用的影响
大鼠服用滋阴降火中药生地知母甘草汤或其中的单味药,均能使受地塞米松抑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并有防止肾上腺萎缩的作用.生地知母甘草汤和激素同时服用,能减少激素的副作用 。
知母皂甙元(菝葜皂甙元)与知母水煎剂相似,能明显降低高甲状腺激素状态小鼠脑β-受体 RT 值,但对亲和力无影响,还能显著地改善该状态小鼠的体重下降 。
对血糖的影响
给正常家兔注射知母干浸膏(6g/kg)后,对血糖无影响,醇提取物可引起暂时性的血糖升高 。
知母水浸提取物,能降低正常兔的血糖水平,特别是对四氧密啶性糖尿病兔作用更为显著 。
对阴虚模型的影响
知母水煎液和菝葜皂苷元能调节阴虚动物模型向正常转化 。菝葜皂苷元是Na、K—ATP酶的抑制剂 。在用甲状腺素所致大鼠甲状腺功能亢进和Na、K—ATP酶显著升高时,菝葜皂苷元使甲亢症状改善,使Na、K—ATP酶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使大便于结、小便短黄等类似阴虚内热的症状改善 。
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知母和知柏复方能抑制大鼠交感神经一肾上腺系统,使心率减慢,肾上腺重量减轻,使血清、肾上腺内和脑内多巴胺一β一羟化酶的活性降低,出现与寒证相似的表现 。
抗病原体
知母有一定的抗菌功效,芒果苷有显著的抑制结核杆菌作用,异芒果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
抗炎和利胆
芒果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从知母叶中提得的芒果甙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
镇咳等作用
异芒果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强心、利尿、明显的镇静作用 。
抗溃疡
知母煎剂对应激性溃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促消化
知母中所含的烟酸,有维持皮肤与神经健康及促进消化道功能的作用 。
抗癌抗肿瘤作用
知母浸膏对妊娠兔离体子宫无显著影响.从西陵知母根茎中分得β-谷甾醇治疗皮肤鳞癌、宫颈癌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 。知母皂甙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同其对细胞膜的泵的强烈抑制作用有关 。
文章插图
知母的营养价值 主含皂甙 。根茎含总皂甙约6%,从中检出6种皂甙,分别称为知母皂甙A-Ⅰ,A-Ⅱ,A-Ⅲ、A-Ⅳ、B-Ⅰ和B-Ⅱ,其中知母皂甙A-Ⅲ是萨尔萨皂甙元与知母双糖结合而成的双糖甙,知母皂甙A-Ⅰ是萨尔萨皂甙元β-D-吡喃半乳糖甙 。知母根茎中的皂甙元主要是萨尔萨皂甙元,干根中的含量约0.5%,此外还有吗尔考皂甙元、新芰脱皂甙元 。以前从知母根茎中分出的皂甙曾称为知母宁,推测是吗尔考皂甙、知母皂甙A-Ⅲ、A-Ⅳ、B等的混合物 。根茎尚含多量的还原糖和粘液质、鞣酸、脂肪油等,又每克含尼克酸188微克 。尼克酰胺12微克 。另含芒果甙0.5% 。
地上部分含芒果甙和异芒果甙 。叶含芒果甙约0.7% 。花含皂甙,水解后得熔点为246~248℃的甙元C27H42O4 。
选方
①治伤寒邪热内盛,齿牙干燥,烦渴引饮,目昧唇焦:知母五钱,石膏三钱,麦门冬二钱,甘草一钱,人参八钱 。水煎服 。(《伤寒蕴要》)
②治温疟壮热,不能食:知母、鳖甲(炙),地骨皮各三两,常山二两,竹叶(切)一升,石膏四两(碎)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 。忌蒜、猪肉、苋菜、生葱、生菜 。(《延年方》知母鳖甲汤)
③治火冲眩晕,暴发倒仆,昏不知人,甚则遗尿不觉,少顷汗出而轻,仍如平人,右关脉细敷,脾阴不足者:知母、黄柏、黄芪、当归身 。水煎服 。(《症因脉治》知柏补血汤)
④治消渴: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捣细)二钱,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 。水煎服 。(《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
⑤治气虚劳伤,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动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烦热,下午身凉气爽,脉数有热者:知母三钱,黄柏三钱,人参二钱,麦冬五钱,广皮一钱,甘草五分 。水煎服 。(《症因脉治》知柏参冬饮)
⑥治肺劳实热,面目苦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骨节多痛,乍寒乍热:知母、贝母(去心膜)、杏仁(去皮尖,炒)、甜葶苈(略炒)、半夏(汤泡七次)、秦艽(去芦)、橘红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上细切,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济生方》二母汤)
⑦治肺家受燥,咳嗽气逆:知母、石膏、桔梗、甘草、地骨皮 。水煎服 。(《症因脉治》知母甘桔汤)
⑧治妊娠子烦,因服药致胎气不安,烦不得卧者:知母一两,洗焙为末,枣肉丸弹子大 。每服一丸,人参汤下 。医者不识此病,作虚烦治,反损胎气 。(《产乳集验方》)
⑨痰嗽 。用知母、贝母各一两,研细: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 。每夜,切生姜三片,二面蘸上药末,放在口里细嚼咽下,随即睡觉 。次日必泻,痰嗽渐止 。体弱者,不用巴豆 。
⑩久嗽气急 。用知母五钱(去毛切片,隔纸炒过)、杏仁五钱(姜水泡,去皮尖,焙过),同煎服 。另以萝卜子、杏仁,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 。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以绝病根 。
⑾妊娠不足月,腹痛欲产 。用知母二两,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米粥送下 。
⑿紫癜风疾 。用醋磨知母涂搽 。
⒀甲疽 。用知母,烧存性,研末敷患处 。
知母的药用价值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 。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 。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 。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 。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 。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
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 。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 。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
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 。
配伍应用
1.配贝母:知母苦寒,质软性润,上清肺经,下泻肾火,兼清胃热;贝母苦寒,清热润肺,止咳化痰 。二者俗称“二母”,配伍应用,可育阴润肺,止咳化痰,对水亏火旺之干咳无痰或少痰用之为宜 。一般多用川贝母 。
2.配黄柏:知母多用盐水炒以下行人肾,滋阴降火偏用于肾经虚热、骨蒸、消渴;黄柏入肾清热,偏用于肾经湿热、淋浊、膝软 。黄柏清下焦有形湿热,知母泻下焦无根之火 。二药合用,可增强其清泄相火、退热除蒸之效 。《本草纲目》日:“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 。”
3.配草果:知母性寒,能泻阳明独胜之热;草果辛温,燥脾祛湿,芳香辟秽 。二药合用,寒热并施,能调理脾胃,清热透邪 。
4.配石膏:生石膏辛甘大寒,质重浊,其性走而不守,善清胃家实热,为邪热进入阳明气分之要药,偏于清;知母苦寒质润多液,偏于滋 。二者合用,一清一滋,有清热保津之效 。
5.配栀子:栀子善能泻火清热除烦;知母苦寒而不燥,既能清实热,又可退虚热 。二药配用,清热除烦,治心肺俱热、烦躁口渴、舌赤不眠 。故云“知母得山栀则降火 。”
6.配百合:百合宁心安神,润肺止咳;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二药配伍,一润一清,宁心安神,清热润肺 。
7.配麦门冬:二药均为泻肺火、滋润肺阴之品 。知母且能滋肾阴,泻胃热,麦门冬兼可养胃阴,相须为用,滋阴清热效力更强,常用于肺热伤津、燥咳痰少或无痰者 。
8.配酸枣仁:知母滋阴清热除烦,酸枣仁补肝宁心除烦,相配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效 。适用于心阴不足、虚阳浮动的虚烦不眠 。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
2、《名医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
3、《医学启源》:“知母,《主治秘要》云作利小便之佐使,肾中本药 。上头、引经皆酒炒 。刮去毛,里白者佳 。”
4、《本草纲目》:“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之 。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 。”[1]
5、《本经逢原》:“知母,《本经》言除邪气肢体浮肿,是指湿热水气而言 。故下文云下水,补不足,益气,乃湿热相火有余,烁灼精气之候,故用此清热养阴,邪热去则正气复矣 。”
6、《本草正义》:“知母寒润,止治实火,泻肺以泄壅热,肺痈燥咳宜之,而虚热咳嗽大忌 。清胃以救津液,消中瘅热宜之,而脾气不旺亦忌 。通膀胱水道,疗淋浊初起之结热,伐相火之邪,主强阳不痿之标剂 。热病之在阳明,烦渴大汗,脉洪里热,佐石膏以扫炎症;疟证之在太阴,湿浊熏蒸,汗多热甚,佐草果以泄脾热 。统详主治,不外实热有余四字之范围 。”
文章插图
知母的副作用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
①《别录》:多服令人泄 。
②《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
③《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
④《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 。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
知母的使用禁忌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用 。
【知母】
推荐阅读
- 酒山茱萸的功效有哪些
- 葛根
- 山飘儿草
- 山韭菜
- 代煎中药没有冰箱怎么保存 代煎中药没有冰箱如何保存
- 瓜蒌皮
- 津元参枸杞红茶的作用》
- 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桔梗的副作用和禁忌有哪些
- 山货榔
- 秋季如何选择去火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