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中元节有什么含义

【中元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中元节有什么含义】中元节,就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七月节”、“七月半”,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
儒释道三家,在这一天都是节日,只是名称不同 。道教称为“中元节”;儒家称为“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会” 。
关于中元节的传说,道教中的《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相传到农历七月初一这一天,阎罗王会打开鬼门关,把阴间的鬼魂放出来 。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就到处游荡,自己寻找东西吃 。等到七月的最后一天,这些鬼魂重返阴间,鬼门关重新关闭 。

中元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中元节有什么含义

文章插图
从儒家来讲,中元节的祭祀内涵,则是从慈悲、仁爱的角度出发,有两层意思:一是弘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之风;二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 。
佛教的盂兰盆节,则起源于《大藏经》记载的“目连救母”的故事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不能救度自己过世的母亲,所以就向佛陀请教 。佛陀就授意目犍连:到结夏安居的最后一日,也就是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养僧众,功德无量,可凭此慈悲心,救度其亡母 。目犍连依教而行,母亲最终获得食物,得到救助 。
下面是中元节的一些习俗:
一、中元普渡
民间传说人死后会变成鬼魂,游荡于天地之间 。中元普渡,就是在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之间,择日以酒肉、水果、糖饼等各种祭品,专门祭拜那些无人供养的孤魂野鬼,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是中国传统仁爱思想的延伸 。
二、祭祖
中元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祭祖节日 。民间传说祖先会在这一天重返人间探望子孙,所以就需要祭祖,但祭祀活动并不限定于某一天,只要在七月底之前完成就行 。
祭祖活动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但一般都是上坟祭奠祖先,摆上一些供品,再烧上一些纸钱 。
三、放河灯
放河灯,是华夏民族传统的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 。人们用木板加上五色纸,制作成各色彩灯,中间点上蜡烛,有的还做一只五彩纸船 。到了晚上,将纸船和灯放入河中,让其顺水漂流,小孩们盯着自己家的灯看能漂多远,老人们则念念叨叨,不断地祈祷 。
四、放焰口
放焰口,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法事 。焰口,是佛教用语,形容饿鬼渴望饮食,口吐火焰 。向饿鬼施舍食物,就叫放焰口 。我国民间从梁代开始,中元节就开始举办设斋、供僧、放焰口等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