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失眠经验

失眠主要病因为阴阳失调,阳盛阴虚,阳不交阴而至失眠 。针灸为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 。失眠是指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焦虑、恐惧或抑郁等情绪障碍 。针灸为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 。
失眠主要病因为阴阳失调,阳盛阴虚,阳不交阴而至失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而任督二脉同起胞宫,一源三歧,循行于一前一后 。一主动一主静,一阴一阳 。督脉从长强挟脊上项,散布头上,入于脑髓,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 。其络脉,背部分支走向足太阳-可见督脉与足太阳经关系最为密切 。任脉行于腹部正中线,足少阴和任脉相联系,与肾,心相关联,为阴脉之海,统领一身之阴气 。治疗失眠时,善取任督,调和阴阳,如取任脉的承浆配合督脉的人中,印堂,神庭等穴,并且通过梅花针叩刺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来调节阴阳平衡,来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故以治疗失眠 。
失眠为情志之病,多为思虑劳倦,内伤心脾,以致阴血不足;或为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或为惊恐,房劳伤肾,以致心火独亢,心肾不交,或为饮食不节,胃气不和,上犯神明 。病因未除,失眠难以根治 。治疗此类患者,常详细询问患者,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找出患者失眠的病因针对性地治疗 。如因工作压力大,就加神门宁心安神;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加太冲、角孙、率谷,以疏肝理气;舌苔滑腻,有齿痕者,加阴陵泉、丰隆,以利湿化痰;如胃气不和者,则加中脘、气海、足三里,胃气和,则寐安 。
经络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穴位都分布在经络线上 。十二经脉分别隶属十二脏腑,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通过脏腑、手足阴阳表里经脉的联结,而逐经相传,周而复始 。失眠可因邪气侵犯人体从皮肤经过经络,或情绪内伤,经络运行不畅,气血阻滞,阴阳失调而引起 。失眠如阳偏盛,则少取督脉经穴位;如阴偏盛,则多取督脉经穴位,从取经络的穴位数量、手法及梅花针的叩击,从而调节经络阴阳平衡,并通过经络的运行气血,而达到营养脏腑,濡脑充髓,使睡眠自安 。
重视十二皮部的作用,十二皮部是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问·皮部论》曰:“欲知皮部,以经络为纪者,诸经皆然 。”“凡十二经络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 。”根据该理论,使用梅花针、浅针治疗失眠 。
对体质虚弱及畏针患者,运用浅针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浅针是以其针尖按压于穴位表面,而不刺入穴位内,以右手食指、中指,指力适中,由下而上有节奏地推刮至针柄,从而于穴位上产生频频舒适的震颤,手法频率快,使震颤快而有节律,推而致气,此气循浮络孙络而至经络传导,从而激发调节经络脏腑功能,改善体内外异常环境,促使机体恢复正常,达到治疗失眠的作用 。
郑某,男,70岁 。2008年3月15日初诊 。诉入睡困难伴睡眠时间减少20年,症状加重2个月 。患者20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则难再入睡,近2个月症状加剧 。夜间仅能睡眠2~3小时,严重时则彻夜不寐,伴有头晕,健忘,心悸,口淡,食少,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
诊断:失眠(心脾两虚型) 。
治则:养心安神,调和阴阳 。
处方:取任督二脉及心脾两经为主,四神聪、印堂、承浆、神门、三阴交 。
治疗经过:仰卧位,轻手法,平补平泻,隔日1次,留针30分钟,起针后,用梅花针循经叩刺督脉经、膀胱经,颈项和腰骶部重点叩刺,叩3遍,皮肤以潮红为度,不宜出血,推针治疗选2~3个穴位,推而致气,隔天叩刺1次 。治疗当晚即感睡眠改善 。治疗1周后,患者每晚能入睡5~6小时,伴随症状消失,经1个月治疗,夜能入睡5~6小时 。随访半年未复发 。
【针灸治疗失眠经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