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养生要藏补结合
导读:市南沙医院主治中医师邓聪提醒 , 进补的基本原则是畏寒体质补阳 , 虚火体质滋阴 , 以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强壮的最佳效果 , 切勿盲目进补 。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进补养生 , 但补后常觉得肠胃不适 , 有人便认为自己“虚不受补” , 放弃了进补计划 。其实问题不在于进补的食物 , 而是因为进补的方法不对 。市南沙主治中医师邓聪提醒 , 进补的基本原则是畏寒体质补阳 , 虚火体质滋阴 , 以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强壮的最佳效果 , 切勿盲目进补 。
“天气冷了 , 周身的血管会收缩 , 而血管收缩就会造成血压增高 , 老年人本身有动脉硬化的问题 , 血管比较脆 , 一旦血压升高 , 往往造成脑出血 , 即中风 。”邓聪表示 , 多吃鱼、蔬菜、豆腐以及含叶酸类的食物 , 少吃肉 , 能够有效防止中风 , 降低20%的中风发生率 。其建议 , 一天最好吃400毫克这类的食物 , 像大豆、蘑菇等菌类 , 还有蔬菜中的菠菜、油菜 , 以及水果中的橘子都含有较多的叶酸 。
过冬养生简单可归纳为“藏”与“补”二字 , 具体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收藏 , 冬令气候趋寒 , 天地阳气潜藏 , 世间万物都进入了封藏冬眠、休养生息的状态 , 人体养生应顺天而行 , 借助自然之势 , 顺天而“藏” , 因此冬季起居养生应“早睡晚起 , 必待日光” , 谓之“卧藏”、“养藏” 。此时 , 有晨练习惯的人群应注意 , 晨练时间不宜过早 , 以免诱发呼吸道及脑血管疾病 , 或使原有疾病复发 。
导读:市南沙医院主治中医师邓聪提醒 , 进补的基本原则是畏寒体质补阳 , 虚火体质滋阴 , 以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强壮的最佳效果 , 切勿盲目进补 。
文章插图
第二个原则是避寒 。冬令气温低 , 人的抵抗力也比较差 , 容易受到寒气侵扰 。特别是原本就体内阳气不足 , 容易畏寒怕冷的人 。冬季养生的避寒并不仅仅是要做好保暖 , 还要注意祛除身体的寒气 。尤其是年老体弱者遇到寒气侵入 , 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很容易发生 , 所以要善于“避寒” 。
第三个原则是进补 。俗话说“秋冬进补 , 开春打虎” , 冬令是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 , 市民可根据自身体质适当进补 。中医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之说 , 可多吃牛肉、羊肉、乌鸡、鲫鱼、虾、蒜苗、韭黄、香菜、白萝卜、人参、莲子、山药、当归、猕猴桃、柚子等 , 少吃甚至远离寒凉食物 , 这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 。
网友观点
@乔志强入冬以后 , 各种中药进补也开始热起来 。一些注重养生的老人家此时喜欢服用一些滋补类的中成药 , 比如阿胶、六味地黄丸等 , 但不分体质乱用中成药是很危险的 。
导读:市南沙医院主治中医师邓聪提醒 , 进补的基本原则是畏寒体质补阳 , 虚火体质滋阴 , 以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强壮的最佳效果 , 切勿盲目进补 。
文章插图
@天天向上关键是要树立科学养生观念 , 通过增强自身免疫改善健康 。自古以来 , 中医养生讲究整体平衡观 , 注重从生活方式、心理状态、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的角度全方位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来抵御病邪 。
@王琦亿万苍生 , 人有九种 , 一种平和 , 八种偏颇 。根据偏颇的症状不同 , 体质区分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在进补之前 , 最好知道自己属于什么体质 。
【过冬养生要藏补结合】
推荐阅读
- 女性秋季饮食养生专家告诉你
- 中秋后养生九要点 多搓手可预防感冒
- 立春养生保健小常识 立春养生八大食谱推荐
- 食物养生保健小知识???
- 秋天保健养生的方法有哪些保健养生常识
- 提前还房贷需要多久才能解押
- 玉米过冬怎么保存 东北玉米冬天保存方法
- 仙客来对光照的要求喜欢水吗
- 驾照转异地考试需要的手续介绍 驾照转异地考试需要什么手续
- 科目二需要注意什么 科目二考试要求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