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常用抗血小板药物,血栓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哪些?
血栓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哪些?具体如下:(1)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TXA , 生成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
主要用于血栓病的预防及肝素应用后的维持治疗 。常用剂量为75?300mg/d ,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具体剂量 。
(2) 双嘧达莫: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或增加腺苷环化酶活性 , 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 还有增加血管前列环素(PGI)生成及抑制血小板血栓烷Aa (TXAa)生成的作用 。(3) 氯吡格雷:本药为特异性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 主要作用机制如下 。
①作为ADP受体拮抗药 , 特异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②对胶原、花生四烯酸及肾上腺素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亦有一定抑制作用 , 但程度低于对ADP的作用;③抗血小板作用仅能在体内显现 , 此与其在体内的代谢活性产物CS-747密切相关 。常用剂量为每日75mg , 口服 。
特殊情况下 , 如急性心肌梗死时 , 建议起始负荷剂量300 mg , 随后75 mg/d 维持 。总体耐受性良好 , 主要有胃肠道不良反应 。
(4) 噻氯匹定:作用机制与氯吡格雷同 。常用剂量为150?250mg/d , 顿服或分次口服 。
由于血液学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 已逐渐被氯吡格雷等取代 。
常用溶栓药物有哪些?抗栓治疗: 1)抗血小板治疗:①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 (TXA2:血栓素A2) ②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 ③血小板膜蛋白IIb/IIIa(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不推荐常规联合应用) 2)抗凝治疗:①普通肝素UFH 、低分子肝素LMWH :凝血酶 ②华法林:可以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在肝脏的合成 。
对血液中已有的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并无抵抗作用 。③磺达肝葵钠:Xa因子抑制剂:安全性好 , 但不能单独用于介入治疗 ④比卢伐定:直接抗凝血酶药物 ⑤枸橼酸钠:抗凝剂 , 常用于输血的抗凝 。
⑥EDTA:金属离子螯合剂 , 通常是Ca , 起到抗凝作用 溶栓治疗:①非特异性溶栓剂:链激酶SK、尿激酶UK(对血栓部位和体循环中纤溶系统有作用) ②选择性作用于血栓部位的纤维蛋白药物: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时如何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 目前的指南极力推荐人院后给予阿司匹林162?325毫克 , 嚼服 , 作为抗血小板治疗 。
接着每日应用 相同剂世1次(通常用肠溶片) 。一项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 , 在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 阿司匹林大约可使病死率降低1/3 , 每治疗1000人中可多挽救40人 。
阿司匹林得益的主要证据来自国际心 肌梗死生存研究-2的研究 , 这一研究是安慰剂对照、双盲研究 。包括17 187例症状出现在24小时以内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 。
随机接受静脉链激酶(150万单位/小时)或从即刻开始每日应用阿 司匹林162 。5毫克 , 持续应用1个月;另外两组为二者均用或均不 用 。
在第一个月 , 阿司匹林降低血管性病死率23% , 如加用静脉链激酶可使这一终点降低42% 。阿司匹林的用药剂量非常重要 , 随着剂量的增加 , 胃肠道出血增加 。
在该试验中 , 患者每日1次口 服阿司匹林162 。5毫克 。
早期研究应用大剂童 , 而现在推荐的剂量是150?325奄克 。阿司匹林得益的一个可能机制是抗炎作用 , 可能是其可降低斑块的破裂 。
最近已有研究表明 , 反应蛋白增 高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获益最大 。
文章插图
【溶栓常用抗血小板药物,血栓性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哪些?】
推荐阅读
- 新紫砂壶变旧的方法
- 抗老江湖 捕风捉影民间传说
- 冬季便秘怎么预防多吃5种食物有效对抗
- 我的抗癌经历
- 抗癌新药西达本胺
- 肺栓塞溶栓肺癌脑转移,肺癌脑转移能活多久?还需要治疗吗?
- 急性期脑血栓溶栓药物,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都有哪些药物?
- 溶栓后血氧指数正常,提示溶栓后血气再通的指标是什么
- 溶栓治疗后多久能怀孕,手术后多久可以要孩子呢
- 溶栓患者如何护理,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有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