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我国有悠久的饮茶历史 , 传入日本后形成茶道 。历史上 , 根据当时盛行的茶风不同 , 中国茶碗往往呈现出较大的差别 ,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代煎茶色深 , 爱用偏绿色茶具;宋代点茶爱用深色茶具;明代又用上了青花瓷、白瓷、彩绘瓷等 。不同的茶碗有不同的风格 , 或古拙 , 或精细 , 或碗形本身就藏着独到的韵味 。
“茶碗背后有深厚的茶文化 。在人们充分体会了茶叶的食用价值之后 , 会越来越多地关注茶文化的外延 。茶碗可谓文化外延的重要载体 。”茶具收藏爱好者王可炜说 。宋人喝茶讲究焚香、插花、挂画 。插花是中华花艺 , 传到日本又生成了花道 。“茶花”就是专门的一类 , “以古拙茶碗为花器 , 插一两朵禅花 , 在袅袅香氛中和三五好友围坐 , 品茶之中畅谈人生 。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王可炜说 。同时 , 由于茶碗器形小 , 容易摆放 , 放置在自家的客厅、玄关、书架、玻璃储物柜 , 甚至挂在墙上都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
茶碗收藏并不仅限于国内瓷器 , 家藏170余套日本茶碗的京城资深藏家崔先生就向采访人员展示了一系列日本精品茶具 。这批珍贵的日本茶具大多出自日本明治时期、大正时期和昭和时期 , 具有非同寻常的收藏价值 , 包括九谷、有田、清水、橘吉等各大名派的作品 , 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独特造型让人领略到日本茶文化的独特韵味 。
“我们沏茶喜欢用杯 , 日本喝茶喜欢用碗 。日式茶碗多是手工拉胚的 。在日本 , 这代表一种心意 , 讲究的是独一无二 。”崔先生说 。
与国内茶碗的单一造型相比 , 日本茶碗的变化更丰富 , 仅碗口的形状就有很多变化 , 有直口、侈口、敛口、菊花口、菱花口、压边纹口、台形口、六边形、八边形等等 。而碗的弧度也有深有浅 , 有折沿、有平沿、有花形口沿 。日式瓷器的设计与造型没有统一规格 , 在求新、求变、求精、求纯上下工夫 。正因日本茶碗的丰富多变 , 在高度竞争的欧美市场畅销不衰 , 培养了几代追求者 。
日式茶碗的包装方面也十分考究 , 一般以5个成为一套 。除此之外 , 还有一人用、双人用组合 。外包装更是讲究 , 常会精心制作与之相配的木匣子 , 每一个碗分隔盛装 , 以免运输途中破损 , 便于携带及消费者购买与收藏 。
据崔先生介绍 , 日本最为有名的九谷烧彩瓷艺术 , 善于从古代文化艺术精髓中汲取营养 , 绘画内容丰富 。在其“九谷烧”收藏品中 , 有一件九谷茶罐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 是崔先生上世纪90年代初收藏到手的 ,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而现代“九谷烧”瓷器 , 则显示出巨大升值空间 。
“应当承认 , 日式瓷器在创新上是有发展的 , 在国际市场的价格 , 要高于我们现在景德镇瓷器的价格 。我们景德镇的工匠们 , 应创造出更多的品种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 打出一片新天地来 , 不要仅仅局限在仿古模古上 。”崔先生说 。
同时 , 业内人士也认为小件茶碗总价不高 , 明清茶碗若非官窑 , 大都几百元就可买到 , 而民国时的茶碗虽然目前的市场行情不过一两百元 , 但随着民国藏品渐热 , 茶碗也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
【日式茶具:杯中真情在】
推荐阅读
- 清洗茶具小常识
- 茶具保养的正确方法
- 茶具的兴起与发展
- 一套杉木茶具的故事
- 泡铁观音最好用什么茶具
- 日本茶道比较有名的茶具茶器
- 关于青瓷茶具的介绍
- 明州:茶具与茶文化
- 如何养紫砂茶具好
- 功夫茶茶具各部分名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