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运秀:大山闯出“茶香女”

群山逶迤 , 云雾缭绕 , 茶树葱茏 。沿着盘山峭路 , 我们登上了素有“常德青藏高原”之称的澧县太青山 。登高远眺 , 一片香风弥漫的茶海 , 一个青翠欲滴的世界,不禁想起清处士宋良许诗云:“山腰雪卧经年白 , 洞口云眠尽日闲 , 欲访凝阳禅化处 , 飞萝挂壁水潺湲 。”笔者身临其境 , 此景确如诗中所言 , 云蒸霞蔚 , 一派世外桃源般的仙境 。
“高山出好茶 , 好茶育能人” 。如今的太青“双上绿芽”已重拾“药王菩萨研仙草”的美丽神话 , 享誉“三湘四水”、蜚声“神州大地” 。澧县太青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也已经从一家不起眼的茶叶小店发展成为年产值上千万元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是谁创造了这辉煌的一切?是从太青茶山闯出的一位平凡而又朴实的“湘茶女”——澧县太青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澧县云秀太青有机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运秀 。
把握机遇创茶业孙运秀是土生土长的太青人 , 她对太青茶情有独钟 。在她的记忆里 , 太青茶曾是太青人的骄傲 ,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获得过省优、部优等称号 , 生产的茶叶畅销全国 。但在九十年代以后 , 太青茶却因体制等多种原因逐渐走向衰落 。眼看茶叶走不出深山 , 茶园一天天荒芜 , 茶厂一家家垮掉 , 孙运秀心急如焚 。作为太青山的儿女 , 油然而生的责任感和与生俱来的执着坚定了她的信念:“一定要让乡亲们的茶叶走出大山 , 一定要重塑‘太青茶’品牌 , 一定要让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双上绿芽’品牌重新响起!”孙运秀在心里默默告诫自己 , 开始了她与太青茶的不解之缘 。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2002年 , 恰逢太青乡、村两级茶场改制 , 孙运秀在丈夫张国林的大力支持下 , 把握时机 , 果断买断了太青村茶场、乡二分场共400多亩茶园50年的经营权 。孙运秀对笔者说:“虽说买断了经营权 , 可到手的毕竟是一个烂摊子 , 茶园荒废多年 , 到处杂草丛生 , 生锈设备当废铁卖 , 厂房犹如一座破庙 。可在我的内心深处 , 真舍不得这片底蕴深厚的热土 , 抛不开这太青山云雾缭绕的瑞气 , 丢不下这方勤劳、淳朴的乡亲们 。”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 , 在太青茶场和澧州茶都的基础上 , 太青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接着 , 在以孙运秀为首的董事会带领下 , 公司一班人通过深入发掘“太青茶”历史文化 , 潜心研究传统制茶工艺 , 终于成功恢复开发出起始于元代的宫廷贡品茶——“双上绿芽” , 并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一系列茶叶品牌 。
“双上绿芽”现已冒出尘封的历史 , 散发着醉人的茗香 。破败的产房 , 虽记录着一代名茶的衰落 , 可巍巍太青山 , 却见证了“双上绿芽”的重新绽放 。
苦心经营结硕果创业总是艰辛的 , 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孙运秀自己最能体会 。她知道 , 麻袋再好 , 绣不出好花;要出优质茶 , 必须要有优质茶园 。创业之初 , 她便把眼光盯向“有机茶园”开发 。可是 , 改造茶园和添置设备都需要钱 , 尽管东拼西凑 , 资金够了 , 但接踵而来的技术问题又是一大阻碍 。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 , 茶园需要三年的土壤转换 , 三年期间不能施洒任何化肥、农药 , 可茶园总得施肥 。于是 , 她亲自押车、走乡串户收购农户家中的春夏菜饼和秋冬桐饼 。40多吨饼肥收购回来后还要经过发酵才可施到茶园 , 而丈夫这时又在乡镇工作 , 根本帮不上多少忙 , 一个妇道人家的艰辛可想而知 。
2002年 , 因为气候的原因 , 毛虫、尺蠖等茶树病虫害普遍发生 , 茶树长势令人担忧 。公司内部有个别权益人强烈要求 , “赶快喷施农药、化肥吧”!可孙运秀明白 , 这样做花费少、见效快 , 但后果却相当严重 , 所有的“有机”梦想都将变成永远的“无机”幻想 。因此 , 她不顾他们的反对 , 坚持花大成本请专家配方 , 自制生物药水和有机肥料 , 终于渡过了开园第一劫 , 可年底公司却亏损了8万元 。开弓没有回头箭 , 好在丈夫张国林深深理解她的远见卓识 , 默默支持着她 。
艰辛的付出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在孙运秀的苦心经营下 , 太青名茶终于再次“一举成名天下知” 。目前 , 太青山有机食品公司已拥有“双上绿芽”、“太青云峰”、“太青毛尖”、“太青绿茶”等系列有机茶品牌 , 其中“双上绿芽”先后获得了国际欧盟(IMO)有机认证和国家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认证 , 获得了“湖南名茶”、“中国名茶”、“湖南省着名商标”等光荣称号 , 还被选定为2010年湘商大会和2011年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指定用茶 。孙运秀望着那一摞摞证书和奖状 ,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 由衷地笑了 。她深信 , 自己所做的一切没有错 。
“双上绿芽”之所以获得众多殊荣 , 在于它的整个过程和生长环节 , 都纯天然、无污染 。除先天环境优势外 , 后天环境也非常重要 。“双上绿芽”在生长过程中 , 茶农采用有机环保的植物肥 , 人工除草且不施用任何除草剂 。而采摘过程尤其注意细节 , 采摘人员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得涂脂抹粉 , 不得喷洒香水等 , 并在采摘前统一进行消毒检查 。“双上绿芽”的用料均为谷雨前云雾中采摘的独芽 , 芽长20毫米 , 每公斤成品需要芽头8万个 , 制作需经过摊青、杀青、理条、提毫、干燥、包装等六大工序 , 环环相扣 , 一丝不苟 , 可谓来之不易 。人工感嗅着香型的细微变化 , 大脑意会着制作的火候分寸 , 手工机械并用 , 技巧和意念高度默契 , 正是这般匠心独运 , 使得一片片普通的树芽脱胎换骨成为上等的茶饮佳品踏出国门 , 走向世界 , 远销俄罗斯、越南、欧美等国家 , 实现了“太青茶”发展史上的重大蜕变 。
致富不忘老百姓孙运秀是一个从太青深山走出来的农家女 , 对农村、农业、农民有着淳朴的感情 , 在发展茶产业的过程中 , 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 , 她都坚定一个信念:发展依靠群众 , 致富不忘乡亲 , 她始终坚持把公司的发展和群众致富作为一个共同的目标 。
【孙运秀:大山闯出“茶香女”】为了太青茶农们的整体利益 , 2008年 , 她联合92个农户成立了澧县云秀太青有机茶专业合作社 , 规范了整个太青茶叶的产、销 。除开展统一的生产技术 , 统一收购、销售产品 , 解决群众卖茶难外 , 合作社还利用品牌效应 , 以平均高于市场10元的价格收购社员生产的鲜叶 , 仅此一项 , 每年就帮助群众增收近百万元 。目前 , 合作社包括周边乡村农户的加盟 , 社员达到3000余户 。凡加盟云秀专业合作社的成员 , 除自家承包土地每年每亩能享受300—500元生活保障金外 , 社员及家属还可直接到公司务工 , 挣得双重收入 。
孙运秀小富不忘乡亲 , 积极帮助乡亲增加收入 。针对目前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 , 土地无人耕种的状况 , 孙运秀以每亩300—500元的价格返租土地3800亩 , 建设有机茶种植基地 , 此举既解决了农村留守人员的生活保障 , 又吸纳他们在采茶高峰期间前来公司务工 。常年在公司上班的员工达50多人 , 茶叶采摘高峰期可达200多人 , 日人均收入70—100元 , 每年光工资福利就得支付60多万元 , 极大地解决了当地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 。而对于返租农户的土地 , 等到茶树生长可以采摘受益后 , 孙运秀又全部返还给农户自己经营 , 让群众受益 , 把好处真正地让给农民 。
“在我们眼中 , 孙董事长不但为人随和 , 任何累活、苦活她都亲力亲为 , 作为一名女性从大山走出来 , 带动我们老百姓致富 , 实在很不容易 。一般女强人家庭都不是那么美满 , 可孙董事长是家庭事业双丰收 , 当然这些也少不了她先生张国林的付出 。我们老百姓都对她夫妻俩心存感激” 。当地的老百姓 , 朴实简单的话语饱含着乡亲们对孙运秀夫妻俩深深的感激之情 。
情系桑梓定目标饮水思源 , 孙运秀始终情系桑梓 。成绩面前 , 她没有放缓前进的脚步 , 毅然和先生坚持着“基地做大、品牌做响、效益做优”的三原则 , 明确了近期发展的四大具体目标:一是今年实现把公司的农民合作社由现在的“常德市先进农民合作社”办成“为民办实事省级示范合作社”;二是创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争取两年之内“双上绿芽”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四是建立一个湘北地区大型有机茶深加工厂 。
谈到太青山的发展 , 孙运秀对笔者透露了一个设想 。她说 , 太青山自古多奇观 , 着名的有巡府洞、五观三寺、三人垭、金鼎堢、龙门洞等48仙景 。在今后几年内 , 她想把这些景观结合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景点 , 逐一开发出来并与当地的茶文化相融合 , 供人们前来太青山旅游、度假、休闲、品茶 , 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太青山自然风光的秀美和人文景观的深厚 。
“一枝独秀不是春 , 百花齐放春满园 , 只有太青山山青了、水绿了、云秀了、人富了 , 我们的天空才会灿烂多姿!我并不是什么女强人 , 只是太青儿女当中普通的一员 , 但凭着我对茶产业、茶文化和有机产业的执着 , 对绿色事业的梦想 , 我相信太青那片蓝蓝的天空会更加绚丽多彩!”这或许并非伟人之言 , 而这句话却成为孙运秀不懈的追求 , 正是因为这份执着追求 , 她先后获得了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湖南省创业成功女性、湖南省“袁隆平科技致富能手”、“感动澧州十大人物”、澧县丘岗产业开发功臣等殊荣 。她收获的不仅是荣誉 , 更重要的是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 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 实现了她当初的梦想 。她闯出大山 , 走向世界 。她 , 因此成功了 。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 , 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