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茶记】茶馆——泡出来的漫漫岁月

  

【寻茶记】茶馆——泡出来的漫漫岁月

文章插图
茶馆 , 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社等 , 茶馆这个词 , 直到明代才有所记载 。
【【寻茶记】茶馆——泡出来的漫漫岁月】茶馆是一间房子 , 这个房子里的全部内涵 , 便是茶叶和水了 。进了这间房子的人 , 冲着喝茶水解渴的人不多 , 大多数是来打磨心情和时光的 。要说做这样的事儿 , 呆在家里也能完成 , 只是心情放不开 , 也便打磨得不畅快 。打磨心情还需要有几个气味相投的扎在一起 , 才会有一拍即合的效果 。
茶馆 古今”泡“
【寻茶记】茶馆——泡出来的漫漫岁月

文章插图
古今的茶人都谙知于此 , 看来只有到市井的茶馆里 , 才能把这事打磨好 , 于是便有了“泡茶馆”、“孵茶馆”、“坐茶馆” 。其实 , “泡”、“孵”或“坐”的意思 , 都是慢悠悠的一种过程 , 在这个过程里 , 让茶水把心情充分舒缓开来 , 让时间不知不觉地流过去 , 直到心满意足 。这样一种浸泡在茶水里打发生命过程的浪漫 , 可能是一种最好的消遣和享受 , 于是 , 古往今来茶客们的泡茶馆 , 成了一道绵延不绝的风景 。
【寻茶记】茶馆——泡出来的漫漫岁月

文章插图
泡茶馆重在一个“泡”字上 , 即要在茶馆里呆上几个时辰 , 才能泡出些味道来 。这样的消遣在茶馆兴起之初还办不到 。起初街头路边的茶摊茶棚以至驿路上的茶亭 , 只能起到为路人茶饮解渴或小憩的作用 , 那里面没有泡的条件 。在宋人《宣和遗事》中 , 有记述宋徽宗在“周秀茶坊”久坐寻访名妓李师师的故事 , 这倒有一点泡的味道 。
茶馆 南宋
【寻茶记】茶馆——泡出来的漫漫岁月

文章插图
到了南宋 , 由于江南社会安定 , 经济繁荣 , 大多官宦商客偏安无事 , 为了适应这些人精神方面的需求 , 京都临安出现了许多富丽堂皇大茶坊 , 这些大茶坊“莫不靓装迎门 , 朝歌暮弦 , 浮费颇多” , 这是专门为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彻底寻欢作乐的地方 , 这些人昼夜呆在大茶坊里打磨靡靡颓废的感情 , 可谓泡茶馆的早期人士了 。
到了南宋中期 , 杭州的高级茶楼多起来 , 据《梦粱录》载:“今之茶肆 , 列花架 , 安顿青松异桧等物于其上 , 装饰店面 , 敲打响盏歌卖 。大凡茶楼 , 多为富商子弟 , 诸司下人会聚 。”这种高级茶楼供“士大夫期朋约友” , 开展清雅的社交活动 , 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泡茶馆 。
茶馆 明朝
【寻茶记】茶馆——泡出来的漫漫岁月

文章插图
茶馆这个名称 , 直到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 。
明代 , 随着茶馆的进一步勃兴 , 说书弹唱等艺道的涉入 , 泡在茶馆里一边听书喝茶 , 一边聚友聊天 , 时间也在茶香音韵里悄悄地流去 , 泡茶馆的人已从官宦富家渐渐渗透到市井百姓了 , 这在明代的话本文学里 , 已有了不少的记述 。
明代中晚期 , 大运河两端茶馆业兴旺 , 《杭州府志》记载"今则全市大小茶坊八百余所" , 可谓茶馆林立 。明张岱《陶庵梦忆》记载:“崇祯癸酉(公元1633年) , 有好事者开茶馆 。泉实玉带 , 茶实兰雪 , 汤以旋煮 , 无老汤;器以时涤 , 无秽器 。其火候汤候 , 亦时有天合之者 。”
茶馆 清朝
【寻茶记】茶馆——泡出来的漫漫岁月

文章插图
茶馆的真正鼎盛时期是在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 。清代 , 茶馆业更盛 。随着八旗子弟的入关 , 他们饱食终日之余 , 无所事事 , 茶馆成了他们消磨时间的好去处 。为此 , 清人杨咪曾作打油诗曰:“胡不拉儿(指一种鸟)架手头 , 镶鞋薄底发如油 。闲来无事茶棚坐 , 逢着人儿唤牙丢(相互招呼的口头禅) 。”在康乾盛世年间 , 出现了“太平父老清闲惯 , 多在酒楼茶社中”的世风 , 再加之茶馆里艺道的丰富多彩 , 北京、天津、成都等地的茶馆 , 被各色人丁泡得人满为患火爆兴盛 。
【寻茶记】茶馆——泡出来的漫漫岁月

文章插图
如在天津的众多的茶馆里 , 多数泡茶馆的人是以享受艺道为主的 。他们听马三立表演的相声 , 何德利的快板书 , 杨少华的天津时调 , 王毓宝的京韵大鼓、河南坠子等 , 不少人泡得天昏地暗 , 泡得“只把茶馆当家住”那样入迷、沉湎了 。
茶馆 成都
【寻茶记】茶馆——泡出来的漫漫岁月

文章插图
在素有“四川茶馆甲天下 , 成都茶馆甲四川”的成都 , 茶馆多设小方木桌竹制大靠背躺椅 , 泡茶馆的人可坐可躺 , 三五人围成一桌 , 闲摆“龙门阵” , 一人侃众人和 , 说天道地纵古论今 , 不少人从早泡到晚还不过瘾 。在有艺道的茶馆里 , 泡茶馆的人如痴如醉在四川扬琴、金钱板、相声和川剧的素唱里 , 时人所言的“白天皮包水(泡在茶馆里) , 晚上水包皮(泡在浴池里)”的话 , 足见当时泡茶馆已成了社会风气 。
【寻茶记】茶馆——泡出来的漫漫岁月

文章插图
“在家里泡一壶茶 , 那叫解渴;到茶馆要一杯茶 , 那才叫生活 。成都人在说到茶馆时 , 爱用一个词 , 叫做泡茶馆 。一杯茶 , 坐上那么几个时辰 , 这就叫泡 , 否则只是牛饮 。从某种意义上讲 , 茶馆和生活都像美女 , 都是用来泡的 。”
茶馆 文人
【寻茶记】茶馆——泡出来的漫漫岁月

文章插图
泡茶馆因人不同 , 泡的内容和情调也各有千秋 。文人墨客泡茶馆 , 泡的是文化和心情 , 如鲁迅把泡茶馆的作用概括为“了解新闻 , 闲谈心曲 , 听听说书” , 还可“一杯在手 , 可与朋友作半日谈 。”他在泡茶馆的过程中 , 泡出了不少好文章 。郭沫若在广州泡茶馆 , 泡出了“身在异地 , 心如归家”的感觉 , 写出了“瞬息出国门 , 归来再饮茶”的爱国之情 。
朱自清、林语堂、老舍、茅盾等作家在泡茶馆中 , 泡出了对茶道茶文化独到的见解 , 写出了不少传世的佳作 。
如果生活让我们含辛茹苦 , 那么 , 茶馆 , 它让我们有机会坐下来 , 静静地抚平所有的忧伤 。在一碗盖碗茶的清香里 , 我们能从最平淡最坚硬的日子里挖掘出幸福和柔软 。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 , 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