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历代医学家祛除湿热黄疸的首选方

【茵陈蒿汤——历代医学家祛除湿热黄疸的首选方】小时候 , 在医生他那个村有一个老爷子 , 是村里的赤脚医生 , 村里人有个病痛什么的 , 都会找他看 。医生常常喜欢去老爷子家串门 , 看他一边摆弄那些药材 , 一边嘴里唠唠叨叨汤头歌a 。但这位老爷子生怕有人来偷师学艺 , 嘴巴里念叨的汤头歌也是嘟嘟囔囔的 , 外人是听不清楚的 。
有一次 , 医生死磨硬赖让他教医生一首汤头歌 , 老爷子琢磨一会 , 便张口就来:“三月茵陈四月蒿 , 传与后人要记牢 。三月茵陈能治病 , 四月青蒿当柴烧 。”
这首“汤头歌”医生至今记忆犹新 。长大后翻阅时才发现 , 它算不上是一首汤头歌 , 只能算是一首有关茵陈蒿的诗歌 。茵陈蒿是一味有名的药材 , 它首当其冲的作用是治疗肝炎 。
关于茵陈蒿的来历
据说 , 华佗在世时 , 有一个病人身目俱黄 , 全身没有力气 , 人也消瘦了 。这天 , 他拄着拐杖 , 一步一哼地来找华佗给他治病 。华佗见病人得的是黄疸病 , 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都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 , 我也无能为力啊”!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 , 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 。
半年后 , 华佗又碰见那个人 , 谁料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 , 反而变得身强体壮 , 满面红光的了 。华佗大吃一惊 , 急忙问怎么回事?原来 , 那个人回家后 , 没有粮食吃 , 就吃了一个月的野草 , 没想到病全好了 , 那种草 , 就是青蒿 。于是 , 华佗便弄了很多青蒿回家 。
回到家 , 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疸病人下药治病 。但连试用了几次 , 病人吃了没有一个见好的 。华佗还以为先前的那个病人认错了草 , 便又找到他 , 责问:“你真的是吃青蒿吃好的?”“没错 。”华佗想了想又问:“你吃的是几月里的蒿?”“三月里的 。”“春三月间阳气上升 , 百草发芽 , 也许是三月里的青蒿有药力 。”
茵陈蒿汤——历代医学家祛除湿热黄疸的首选方
第二年开春 , 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试着治黄疸病的人 。这回可真灵!结果吃一个 , 好一个 。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黄疸病了 。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 , 等到第二年 , 华佗又一次作了试验 , 他逐月把青蒿采来 , 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 , 然后给病人吃 。结果华佗发现 , 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 。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 , 华佗便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 , 又叫“茵陈蒿” 。他还编了四句话留给后人:“三月茵陈四月蒿 , 传与后人要记牢 。三月茵陈能治病 , 四月青蒿当柴烧 。”
后来 , 在这个基础上 , 人们用茵陈蒿、梔子和大黄组成了治疗湿热黄疸的专方 , 为历代医学家所首选 , 这个方子便是茵陈蒿汤 , 来源于《伤寒论》 。黄疸病的主要特征是黄 , 有句话叫“身黄如橘子色” , 患者没有出汗 , 或者仅仅是头部出汗 , 小便不顺畅 , 腹部稍稍有点胀 , 吃不下东西 , 吃了就感觉很头晕 , 心里很烦闷等症状 。而此方中 , 茵陈蒿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黄疽的要药 , 由于其性寒凉 , 善于清热利湿退黄 , 尤其擅长治疗湿热黄疸 , 大黄苦寒 , 通腑泄热 , 利胆退黄 , 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大便排出 , 梔子苦寒 , 清热利湿退黄 , 使体内湿热之邪通过小便排出 。三药合用 , 共同起到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 。
说到黄疸 , 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新生儿 。
刚刚出生的婴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会引起黄疸偏高 , 黄疸偏高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半个月内自行消退 , 如果婴儿的黄疸不是逐渐消退 , 而是逐步加深 , 那么就是病理性黄疽 , 需要药物治疗了 。
那年夏天 , 医生回老家探亲 , 正巧赶上隔壁家张婶的媳妇生孩子 。张婶已经将近七十岁了 , 儿子结婚五六年了 , 媳妇的肚子一直没动静 , 这好不容易怀上了 , 可把一家大小高兴的 。快到临产的时候 , 特意叫了一辆车 , 把媳妇拉倒镇上医院去生产 , 天如人愿 , 她家媳妇顺产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 足足有7斤重 。三天后 , 她媳妇带着孩子出院了 , 张婶挨家挨户给送了两个喜蛋 。
茵陈蒿汤——历代医学家祛除湿热黄疸的首选方
过了两三天 , 张婶突然跑到医生家 , 说她家的宝贝孙子不知道怎么了 , 全身皮肤包括脸上 , 眼睛都发黄 , 尿出的尿也是黄的 。问医生怎么回事?一听到这 , 医生赶紧跑到她家看看 , 刚一进门 , 就听到孩子哭闹不停 , 摸摸额头很烫 , 赶紧拿出温度计量量 。再看看舌苔则黄腻 , 小手的指纹则是红紫色的 , 摸摸孩子的妈又没有其他家族遗传病史 , 妈妈都予以否认 。温度计拿出来后 , 发现高烧达到39度 , 于此 , 医生确定他为新生儿湿热型黄疸 , 应当清热利胆 , 祛湿退黄 , 便用茵陈蒿汤加减方 , 组方茵陈15克 , 栀子、大黄、黄连黄柏各6克 , 半夏3克 , 竹茹厚朴、枳壳各6克 , 神曲、麦芽各10克 , 一共3剂 。3剂过后 , 孩子的体温下降了 , 黄疸也退了不少 , 医生再给他开了3剂 , 黄疸全部消退 。医生去看他的时候 , 正在香甜地睡着呢 , 脸上的皮肤红嫩红嫩的 。
小孙子的病好了后 , 有着“大喇叭”称号的张婶把这个消息传播到全村了 , 村里上上下下都在议论着 。村头的李大妈感叹说 , 几副药就把孩子的黄疸治好了 , 前段时间她家的小孙女也是黄疸肝炎 , 带到医院去治疗 , 又是打针 , 又是吃药一下花了两千多块 , 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才好了 。
其实 , 远远没有那么神奇 。在《幼科镜》中 , 有一句这样的话:“胎黄由娠母感受湿热 , 传于胎儿 , 故儿生下 , 面目通身 , 皆如金黄色 。”说的是 , 新生儿的黄疸是由于母亲在怀孕过程中受湿热所致 , 所以生下的孩子全身都是金黄色 。而由于新生儿的五脏六腑非常娇嫩 , 代谢能力差 , 容易感受湿热之邪毒 。什么是湿热呢?简单地说就是桑拿天 , 天气非常闷热 , 不透风 , 人在这种环境中生存 , 非常不舒服 , 容易出现疲倦 , 食欲不振 , 口苦等症状 。新生儿脾胃传输功能低下 , 湿热容易困脾、内蕴 , 郁而结之 , 重蒸肝胆 , 肝失疏泄 , 胆汁分泌不循常道、外溢 , 上至头面 , 下至膀胱 , 外达肌表 , 所以出现全身皮肤金黄色 。方中茵陈蒿为利热利湿之圣药 , 再配合黄连、黄柏、山栀可清泄三焦之湿热 , 黄连又可清热燥湿 , 使湿热从大小便里排出;腹胀、纳呆、呕吐加厚朴、枳壳行气宽中 , 佐神曲、麦芽 , 消胀除满 , 大黄功在荡涤肠胃中蕴热 , 通腑散结;半夏、竹茹降逆止呕 , 竹茹性寒 , 尤其善于止热呕 。整个方药合用 , 共同起到清肝利胆退黄的效果 。但由于寒性药物较多 , 新生儿脾胃虚弱 , 量不宜太多 。
茵陈蒿汤——历代医学家祛除湿热黄疸的首选方
然而 , 由于新生儿黄疸 , 病因病机复杂多变 , 应随证辨治 , 用药不可雷同 。此方不仅仅针对新生儿黄疸有效 , 凡是湿热黄疸 , 都可以对症下药 。很多患者反应 , 服用此药后 , 小便次数增多 , 而且颜色很黄 。这是正常现象 , 原因是茵陈蒿、大黄、栀子三药本身含色素较多 , 口服后 , 颜色就从小便排出 , 再加上体内的黄疸也要经从大小便排出 , 小便是祛除湿热之邪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张仲景有句话也恰恰解释了这个原因:“一宿腹减 , 黄从小便去也 。”
现代临床中 , 多用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乙型肝炎、胆结石、胆囊炎、肠伤寒、蚕豆病所致的溶血性黄疸等属于湿热内蕴证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