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的龙井茶缘宋元时期,与西湖和龙井茶渊源最深的一位名人应该就是虞 集了 。一首《次邓文原游龙井》,在西湖龙井茶的发展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时的虞集,有如慧眼识珠的伯乐,将龙井茶 写人诗作告知天下 。龙井茶也没有愧对这位知音,最终成为香飘全球的“绿茶皇后”,并让虞集的名字,永远地和龙井茶联系在了一 起 。
虞集( 1272—1348 ),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祖籍 仁寿(今属四川),元代最有影响的文臣之一,与杨载、范椁、揭俱斯齐名,为“元诗四大家”之首 。虞集晚年寓居杭州吴山脚下,一次与邓文原等好友共游龙井,受到一位名叫澄公的友人的接待,喝到以龙井泉水所烹的龙井新茶 。虞集大为赞叹,于是写下这首 《次邓文原游龙井》 。邓文原是元代的书法家,也是一位在诗歌上颇有造诣的文官,或许是因为跟虞集是四川老乡的缘故,两人交情 非同一般 。很多书上截取这首诗的其中六句,名字直接写为《游龙井》,这应该是不确切的 。这首诗实际上是诗人为好友邓文原写的 和诗,诗句描述了诗人和好友一同登山饮茶的环境和情景 。以整体面貌来欣赏全诗,更能让人体会到风光幽静、好泉好茶、结伴品赏 的美境 。
在虞集之前,也有过很多描写西湖茶或者龙井一带产茶的诗 文,但都没有直接将龙井与茶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留下了关于龙井茶最早的确切资料,堪称赞美龙井茶的奠基之作 。全诗如下:
杖藜入南山,却立赏奇秀 。
所怀玉局翁,来往绚履旧 。
【宋元人的西湖茶缘】空余松在涧,仍作琴筑奏 。
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昼 。
入门避沾洒,脱屐乱苔瓷 。
阴房绝遗构 。取水挹幽窦 。
余香不闻嗅 。翠影落群岫 。
不取谷雨后 。三咽不忍漱 。
千蹬坐吟究 。沈沈度清漏 。
胡为裹章绶不仅写了茶叶的颜色、形 状特点、采制时间、品饮感受,还明确写出是用 龙井泉沏泡的龙井茶,同时写到了龙井山中的秀丽景色以及和三五知己共饮好茶的惬意 。
诗中写到倒映在瓢中清纯茶汤中的“群 岫”,可能就是龙井茶山 。“翠影”、“黄金芽”则是对龙井所产之茶的形象比喻,写出了龙并茶翠而略黄的色泽,以及龙井茶芽形的特点 。从“烹煎黄金芽” 句看,当时的龙井茶冲泡时嫩芽完整,呈嫩黄之色,属于不经碾压的散茶 。“不取谷雨后”则是点明了龙井一带所产茶的采摘时间在谷雨之前,以保证茶芽的品 质 。
全诗的点睛之笔,应属“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这一句 。此句用笔非常 之生动传神,把饮茶人对茶的喜爱之情和茶过三巡,齿颊留香,不忍漱弃的情态细致人微地表现了出来,龙井茶的珍贵稀罕也跃然纸上 。
元代之时,以蒸汽杀青,压成团饼的制茶法已逐渐被淘汰,而蒸青、炒青、 烘青的散茶制法大为发展 。这时巳经有了揉捻的工艺,干茶经过揉捻成为条索之状 。蒸青叶芽,以鲜叶老嫩不同分为芽茶和叶茶两类,虞集诗中所述属于芽茶 类 。由于工艺的革新,龙井茶不同于传统团饼茶的清新淡爽的口感和茶芽自然挺秀的姿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肯定 。
当时,龙井茶已经崭露头角,这首诗又进一步推动了龙井茶的发展,它不仅 第一次提出了龙井茶,而且描写了采自谷雨前的状如“黄金芽”般的龙井茶用龙井水沏泡后的美妙 。随着诗歌的广为传诵,很多爱茶的人都知道了龙井茶 。人们 纷纷效仿虞集龙井山中品龙井的雅事,每年春天都要去龙井品尝这种龙井茶 。这样看来,每年春天追逐龙井茶的杭儿风,在六七百年前就已经形成了 。
当时的文人也纷纷以龙井茶为主题,记录、描写、推崇龙井茶的特色、品质 和品饮后的感受,文人雅士们的诗词书画使品尝龙井茶成为风靡一时的时尚 。当时来杭州旅游的游客都必游龙井,颇有不到龙井等于未游杭州的意味 。
辩才的禅茶之缘
宋代,西湖群山中的寺院都有种茶的习俗,寺中高僧都精于点茶品茶,以 茶结缘 。天竺、灵隐二寺茶园历经1000多年,今日依然存在,是《茶经》里面记载的茶园中仅存的两座寺院茶园 。辩才曾经是上天竺的住持,晚年想过清静的生 活,便来到狮子峰落晖坞一个小寺院,打算在此度过余生,这个小院就是今天的宋广福院,也是从則的老龙井寺 。
辩才是生活在宋代的一位著名高僧,当时的杭州官员和著名文人都爱去寺院 与禅师品茶论禅 。他的到来,使得曾经清寂的山寺一时香火剧增,龙井寺也因此蓬荜生辉、名声大噪 。据说,当初就是辩才率领僧人们把天竺、灵隐二寺的茶树 移植了过来,在狮子峰开辟茶园,如今这里已成为龙井茶最主要的产区,且品质绝佳,被后人视为龙井茶的发祥地 。
清光绪十八年版《西湖佳话古今遗迹》之《苏栻与辩才》
一夜帖〔宋〕苏轼书宋时,秦观、赵拃等人均与禅师有着较好的交情,经常来寺拜访品茗,写下 《重游龙井》、《游龙井记》等诗文 。苏东坡更是与辩才交情深厚,留下“虎溪送客”等美谈 。辩才与这些名士的交游唱和,使得老龙井摆脱养在深山无人识的 清寂,成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胜 。茶禅一味的佳话,也从此多了龙井这一篇章 。
苏轼的西湖茶缘
苏轼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也是资深爱茶人士,对茶有着深人研究和独特见 解 。同时,苏轼与杭州、与西湖也是颇有渊源 。
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初到杭州,苏轼就写下这首诗:“未成小隐聊中 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杭州的湖山之美包容了苏轼潇洒的性情和不拘小节的胸襟,他在这里度过了最快乐的日子 。西湖的 诗情画意与苏轼的豪放才情似乎相见恨晚,杭州的好、西湖的美,总在他寥寥几句诗中表现出精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除了西湖,西湖周边的群山和庙宇也是苏轼经常游访的地方 。灵隐寺、天 竺顶、葛岭上、老龙井都留下了他不羁的脚印吧?与辩才禅师的佳话还时不时被后人传颂,如今的杭州市民在走过龙井过溪亭时,或许也会偶尔想起这位曾经的 “市长”吧?
苏轼与杭州有缘,还因杭州的茶 。有一年的秋天,苏轼到葛岭宝严院游访,寺僧以垂云新茶招待他,苏轼以大龙团回赠,并留下一首《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饱,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记录这次的茶之交,诗中云:“妙供来香积,珍 烹具大官 。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 。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 。聊将试道眼,
文章插图
莫作两般看 。”
苏轼在离开杭州之后,曾写了一 首《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诗,告诉 即将出使杭州的朋友应当注意的事,诗是这样写的: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
君持使者节,风釆烁云烟 。
清流与碧谳,安肯为君妍 。
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便 。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 。
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 。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
这或许是苏轼对杭州最精妙的描述,那份最美好的情怀又怎是三言两语可 以说得清的呢?
推荐阅读
- 专门查人的网站 如何找到一个人
- 鸣人的假期怎么存档
- o型血的性格
- 茶俗:求婚
- 云南人的“茶祖”孔明之由来
- 吃颜是什么意思啊
- 手掌八个宫位与健康
- 违章扣分怎么扣其他人的分 如何处理违章扣分
- 怎么样得到别人的信任
- 早上一个鸡蛋竟能减肥 鸡蛋惊人的3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