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之夏至气候情况?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出现在阳历六月下旬初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民间流传的夏至习俗很多,其中许多都与气候有关 。夏至前后,我国许多地方都进入了闷热夏季,气温一般都在30度以上,最高气温常常突破37度 。也许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古代作官的要放假,百姓们也都轻松一下 。据宋代《文昌杂录》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辽史》礼志里的记载较为具体:“夏至之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彩扇是用来驱热的,而香囊则可压汗臭,用这两种物品纳凉消夏显得非常实用 。
夏至来临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已进入梅雨季节,而梅雨天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少,正是农作物病虫害的高发季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夏至这天,把用菊叶烧成的灰撒在农作物上,作物就不会遭受病虫害,可能菊叶灰时含有某种杀虫的化学成分吧,它便成了古代的一种“农药” 。
夏至“忌雨”的习俗,其实就是一种气候期盼 。古时农家把夏至半个月分为头时(前三天)、二时(中间五天)和末时(后七天),农人最怕的就是“时中下雨”和“时末打雷下雨”(《清嘉录》) 。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反映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奈处境,因为夏至半个月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征,对农作物生长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台票过后,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作物开始需要水分了,所以农家都盼望分龙日(即农历五月二十日)以后,老天能及时下雨 。至今,我国许多农村还流传着这样的气象谚语:“二十分龙二十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 。
“疰(zhu)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中医指发于夏令的季节性疾病,症状是微热食少,身倦肢软,渐见消瘦;主要源于天气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 。古人预防疰夏一般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天开始,有关“夏至防疰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风俗,近人胡朴安在《仪征岁时记》中记载道:“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 。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着名诗句 。夏至是一年“四时”之一,民间常以这一天的天气查验农作物的收成 。如夏至在农历月末或夏至日有雷雨,那是歉收之兆 。但这种说法似乎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夏至“忌雨”的习俗,其实就是一种气候期盼,反映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奈处境 。
【24节气之夏至气候情况?】有句俗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然后还要在这天称称体重,吃面条、禁诅咒、戒剃头.
推荐阅读
- 24节气之夏至为什么有吃面习俗?
- 24节气之夏至养生食谱大全
- 24节气之夏至养生要注意哪些?
- 24节气之夏至各地的习俗
- 涂素颜霜之前要涂什么,用素颜霜的化妆步骤有哪些?
- 光谱之谜好玩吗 光谱之谜特色内容介绍
- 光谱之谜免费怎么领 光谱之谜免费领取方法介绍
- 1956年林家宅37号神秘事件之谜 据说是编造的
- 潜龙之啸怎么刷
- 光谱之谜配置要求高吗 光谱之谜配置要求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