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刮痧手法视频
刮痧做法:
采用端坐位 , 或双脚分开 , 刮颈部正中部位 , 采用直线刮法 , 手法要轻 , 移动速度要慢 , 从发际向下刮颈背部正中督脉巡行区 , 刮10-20次即可 。如果病人偏瘦 , 颈部肌肉比较少 , 颈椎骨性凸出明显 , 可用刮痧板的棱角点压、按揉椎间隙 , 自上而下每个间隙按压10秒钟左右 。然后沿直线刮颈背部 。每侧20-30次 , 由于这里的肌肉比较多 , 手法力量可以加重一点 , 由轻渐重 , 最后3-5次再减轻 。刮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巡行线区 , 用刮痧板的边角刮背部脊柱正中旁开2-4指的区域 , 从上往下刮拭 , 每侧刮拭20-30次即可 。
肩背部的刮法一定要注意方向问题 。很多人都是由上向下刮 , 实际上是错误的 。应该顺着骨骼走向 , 由内向外来刮 。否则刮到骨头上 , 出瘀血了 , 晚上睡觉都没法躺下 。正确的方法是弧线刮法 , 也就是说刮痧的移动路线是弧形的 , 刮后体表出现弧线形的痧痕 , 操作时刮痧方向要按照肌肉走向或骨骼结构特点而定 。此法适用于胸背部肋间隙、肩关节、膝关节周围以及面部等部位 。
刮痧的力度
痧时用力要均匀 , 由轻到重 , 先轻刮 , 然后逐渐加重 , 以人体能够承受为度 , 尤其是穴位部位 。头面部刮痧就要很轻 , 肌肉不太丰满和骨关节明显的部位 , 刮痧应该在一个位置轻刮10-20次就可以了 。
刮痧绝不要强求出痧 。刮痧的程度应该本着这样一个原则 , 即通过刮痧使人体感觉到局部肌肉放松、全身舒适 , 绝对不可强求出痧 。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 , 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的斑点 , 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 , 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时就可以了 , 这些都是出痧的正常表现 。
刮痧的周期
如果症状较轻 , 每天刮1次即可 , 如果症状较重 , 就应该采取多次轻刮法 , 也就是手法轻点 , 每天刮2-3次 。
通过痧象看健康
痧象的形态和部位 , 对诊病、治疗、病程、预后判断上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出痧的部位:哪里出痧就代表与这里经脉相关的地方出问题了 。比如背部心肺对应的位置出痧了 , 就说明他的心肺有问题 。
出痧的颜色和形状:一般痧色鲜红 , 呈点状 , 多为表症 , 病程短 , 病情轻 , 刮痧取效快;痧色暗红 , 呈斑片状或瘀块 , 多为里症 , 病程长 , 病情重 , 刮痧取效慢 。随着刮痧的治疗 , 痧象的颜色由暗变红、由斑块变成散点 , 说明病情在好转 , 治疗见效 。感冒一般都是红的 , 关节疼痛是紫 。
对于无病者或属于减肥、美容及保健刮痧者 , 多无明显痧象 。
刮痧是通过刮痧板对皮肤简单的一种良性刺激 , 以刮出痧的方式来经络穴位 , 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 , 使经络穴位处充血 , 改善局部的微循环 , 起到祛除撷邪气 , 疏通经络 。舒筋理气 , 驱风散寒 , 清热除湿 , 活血化瘀 , 消肿止痛 , 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 , 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刮痧时正常的反应是稍微有点疼痛 , 刮痧部位充血起痧 , 通常1~2天即可消退
刮痧时要注意:
刮痧时应避风 , 不可对这风扇和空调,注意保暖 。每次刮痧只能治疗一种病症 , 而且是此种症状好了后才可以进行另一个病症的刮试 。不可片面的追求出痧 。刮痧后要喝一杯温开水 , 而且三小时后才可洗浴 , 而且不能是冷水浴 。
刮痧的时间一般是二十分钟左右 , 体质好最多也就三十分钟!
6种人不宜刮痧:
1.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病:因为刮痧要刮皮肤表层 , 若有溃疡 , 容易破裂感染 , 加重病情 。
2.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会使局部充血 , 血小板少者应慎刮 。
3.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比如手臂挫伤、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
4.孕妇:特别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 , 否则容易引起流产 。
5.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肿等患者:这些人刮痧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
6.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此类人群最好不刮痧 , 若要刮痧也应谨慎 , 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 , 手法尽量放轻 。
不知道你这些都注意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