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各地有什么饮食习俗?

食薄饼蒸朴籽粿
潮汕人过清明节 ,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食薄饼: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 , 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 。薄饼分皮 。馅两部份 , 皮是用面粉拌水搅成粘糊状 , 在热壤中烙成一张张圆形的熟面皮 , 其薄如纸 。馅分咸、甜两种 , 由蛋、肉、肝类、腊味 。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馅的称咸馅;用糖和麦芽糖经过特殊加工成为“糖葱”的为甜馅 。食时用薄饼皮卷成圆筒状就食 。
朴籽粿
蒸朴籽粿 。潮汕有一种树叫朴籽树(又叫朴丁树 , 属榆科) , 叶椭圆形 , 果实大如绿豆 , 味甘甜 。传说先人在饥荒年 , 采此树叶充饥度荒 。清明时节 , 气候转暖 , 草木荫茂 , 朴籽树叶满丛嫩绿 。后人为不忘过去 , 便在清明节采此树叶 , 和米舂捣成粉 , 发酵配糖 , 用陶模蒸制成朴籽粿 , 有梅花型及桃型两种 , 也有叫碗酵桃的 。粿品呈浅绿色 , 味甚甘甜 , 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 , 除疾病
福建畲族清明乌稔饭
闽、台两省祭祖扫墓的期限 , 从清明到谷雨 , 各县(市)有所不同 。而闽东的宁德、周宁、寿宁等地祭祖坟 , 多是全族出动 , 近则由族里设宴宗祠 , 聚族饮宴 。一时举族上下 , 男女老幼皆到 , 也算是闽东别具一格的大团圆 。
清明时节 , 闽东各地无论城乡 , 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 。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也有在三月三 , 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 , 在闽东许多城乡中还可以吃到一种富有闽东特色的食品 , 那就是春菊和金樱子花拌到磨好的米浆里 , 烙熟为时令小吃 , 这种小吃颇富乡野风味 。
另外 , 关于清明食俗 , 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 , 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 。每年三月初三 , 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 , 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 , 久而久之 , 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特别是枯荣县民间 , 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 。
据畲族民间传说:唐总章二年 , 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 , 被围困山中 , 时值严冬粮断 。畲军只得采摘乌稔果充饥 , 雷万兴遂于农历三月初三日率众下山 , 冲出重围 。从这以后 , 每到“三月三” , 雷万兴总要召集兵将设宴庆贺那次突围胜利 。并命畲军士兵采回乌稔叶 , 让军厨制成“乌稔饭” , 让全军上下饱食一顿 , 以志纪念 。
这“乌稔饭”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 , 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 , 放入清水中煮沸 , 捞掉树叶 , 然后 , 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 , 浸泡9小时后捞出 , 放在蒸煮笼里蒸煮 , 熟时即可食用 。制好的“乌稔饭” , 单从外表来看 , 不甚美观 , 颜色乌黑 , 然而米香扑鼻与一般糯米饭相比 , 别有一番风味 。而畲族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 , 此后每年的“三月三”都要蒸“乌稔饭”吃 , 日久相沿 , 就成为畲家风俗 。又因闽东一带 , 畲汉杂居 , 人民历代友好相处 , 婚嫁频繁 , 遂使食“乌稔饭”也成了闽东各地各民族共同拥有的清明食俗 。
泉州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 , 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 。据说 , 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 。清明吃润饼 , 不仅是泉州独有的 , 厦门人也喜好之 。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 , 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 。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 , 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 , 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 。不过 , 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 , 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 , 俗称“润饼”或“擦饼” , 食时铺开饼皮 , 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 , 制食皆简单 , 吃起来甜润可口 。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 , 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 , 摆了满满一桌的 。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 。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 。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 。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 , 一般人2卷足矣 。
不过晋江的“润饼菜”并不是最复杂的;论复杂 , 应该是厦门为最 。晋江用的主料厦门都有 , 此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 , 再蘸上芥辣、辣酱、甜酱 , 这才叫地道的厦门“薄饼” 。
醴酪与环饼
《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 , 即有疾风甚雨 , 谓之寒食 。禁火三日 , 造饧大麦粥’ 。《邺中记》也说:‘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种以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 。一直到隋唐时 , 都还是寒食节的主要食品 。另外 ,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的食品─环饼 。‘环饼 , 一名寒具 , 以蜜调水溲面’ 。油炸至金黄色后即可食用 , 味道极为脆美 , 相当近似现在的点心 。
枣锢飞燕
宋朝的清明节 , 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 , 人家也自制一种燕子形的面食 , 称为‘枣锢飞燕’ , 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 。明朝人还会留下一部分的枣锢飞燕 , 到了立夏 , 用油煎给家中的孩童吃 , 据说吃了以后 , 可以不蛀夏 。
青精饭
陈元靓(约一二二五──一二六四)的《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食品‘青精饭’:‘杨桐叶、细冬青 , 临水生者尤茂 。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 , 色青而有光 , 食之资阳气 。谓之杨桐饭 , 道家谓之青精饭 , 石饥饭 。’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似乎在南方较为流行 。郎瑛(一四八七─~一五六六以后 , 杭州人)的《七修类稿》卷四三就提到寒食节时吃的‘青白团子’ 。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 , 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 。放入蒸茏之前 , 先以新芦叶垫底 , 蒸热后色泽翠绿可爱 , 又带有芦叶的清香 , 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
【清明节各地有什么饮食习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