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地域特色的满族民歌
满族少数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 这个民族是历史上唯有的两个能够入主中原统一天下的民族之一 。所以满族文化在近代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 一个民族的音乐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推进的产物 , 而满族的民歌则更具地域特色 。
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虽然要随着不断发展的历史而持续演进 , 但其传统音乐基因总是顽强的保留下来 , 由于满族在文化上与汉族高度融合 , 满族的民歌曲调也与汉族民歌相融合 , 变成了满汉共同的民间歌曲 。但满族音乐对汉族音乐的影响却不能磨灭 , 如东北地区的二人转 , 京剧 , 辽剧等无一不受到满族音乐的影响 。
满族山歌的种类有“夸山调”和“爬山调”前者是赞美富饶秀丽山川的歌 , 例如满语演唱的《巴音波罗》;后者是牧童牛背上的对歌在塞歌时也称“压油”、“抬杠”、“拉锯” , 一般无固定固定歌词 , 多为触景生情即兴演唱 。
满族的小调又称小曲、俗曲、时调等 , 是在劳动之余 , 娱乐及其节庆活动等演唱的民歌 。题材广泛 , 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反映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爱情婚姻 , 风土人情等 , 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演唱形式丰富多彩 , 大多为各地群众随口演唱 , 逐渐稳定、流传下来 。
在流传过程中 , 由于添配新词 。地区差异及不同的演唱风格等诸多原因 , 常形成不同的、变体 。各种变体与原歌的关系有远有近 , 分杂而多样 。有些变体与原曲既保持着承传的派生关系 , 又自成一曲 。
满族的劳动号子以往 , 满族人人在渔猎生活的集体劳动时 , 经常唱劳动号子 。这类歌曲节奏简单 , 旋律流畅 , 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鲜明的劳动韵律 。 , 满族先民在渔猎时 , 常吹牛角或海螺为号 , 敲锣打鼓 , 声势浩大 。猎毕 , 就在野外歌舞欢宴 , 富有节奏的劳动号子发展成旋律流畅的劳动歌 , 容纳了广阔的生活场景 。
满族的风俗歌又称“习俗歌”、“风习歌”、“礼俗歌” , 是反映传统风俗活动内容与特征的歌曲 , 可分为季节性风俗歌和非季节性风俗歌两种 , 前者在特定年节、时令风俗活动时传唱 , 具有季节性;后者不受年节、时令所限 , 在嫁娶、丧葬、祭祀、礼仪等特定风俗活动中传唱 , 包括:“婚嫁歌”、“丧歌”、“仪式歌”、“祭祀歌”等 。
【具有地域特色的满族民歌】满族儿童歌曲有儿童创作的也有大人为儿童创作的 , 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 是现实生活的特殊反映 , 有的儿歌与游戏相结合 , 又称“游戏儿歌” , “儿童游戏歌舞” 。满族儿歌内容丰富 , 形式多样 , 目前搜集到的已达几十多种 。
推荐阅读
- 松花粉药用价值是什么呢
- 粤菜谱大全带图片做法
- 云南白药精油的功效
- 樱花气泡水的做法
- 特色湘菜菜谱
- 蔓越莓果汁具有什么功效
- 分镜师需要什么资格
- 陕西特色面食图片大全
- 美味粽子可治“胃寒” 推荐4种特色粽子做法
- 考事业编制需要什么条件 考事业编制需要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