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穴位养生法 身体经络不通的表现_
一、中医经络穴位养生法
1、自我点穴
头部点穴
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 。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 。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证 。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 。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证 。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 。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证 。
点人中:以左手中指指腹按人中穴 。人中又称水沟,为督脉穴,点胺此穴可醒脑提神,用于神志昏迷、惊风与腰脊强痛等证 。
上肢点穴按摩
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 。
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
下肢点穴按摩
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
2、艾灸保健法
自我艾灸保健法
自我艾灸时多用艾条灸,因为艾条使用方便,也好控制 。
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 。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避免烫伤 。
悬灸上肢穴位:内关 。
悬灸下肢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 。
被动艾灸法
被动艾灸也就是请他人帮助施以灸疗,艾柱灸与艾条灸均可以,可根据情况选用 。一般艾柱灸难度大一些,需要用心学习操作;艾条灸难度相对较小,容易操作控制,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选择 。
被灸者一般取仰卧位或俯卧位 。全身自然放松,不要紧张,心情愉悦 。然后将要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 。施术者站于一旁,也可取坐位,手臂及身体自然放松,心无杂念,轻巧操作,从容缓和,不急不躁,全神贯注 。
被动灸法多用于胸腹部或腰背部,养生的穴位有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神阙穴、华佗挟脊、肾俞、命门 。
3、按摩养生法
双手拍头
取坐位,头身正直,然后用双手掌在头部施轻拍法,由前向后,均匀拍打,力量要轻柔有弹性,双手轻拍约20次 。
按摩后脑
两手指交叉,抱在后颈枕下部,左右来回横向搓摩约20次,力量要轻柔适中 。
梳头浴面
双手五指分开如爪,自前额向后梳头10次,继而用手掌自上而下摩擦面颊10次 。
旋摩耳轮
先用掌心旋摩耳郭前面10次,然后水平方向摩擦耳郭前面和后面10次 。
叩齿咬牙
双手掌轻按双颊,先叩齿有声36次,后咬牙无声18次 。然后下颌放松,用两大指指腹向上托叩下颌36次 。
弹鸣天鼓
双掌掩耳,食指、中指、无名指在后枕轻轻摩擦,耳中闻擂鼓之声约1分钟,继用无名指弹滑36次 。
搅海咽津
舌尖先左后右在口腔内颊慢慢搅动10次,古称“赤龙搅海”,至唾液满口嗽津10次,分3小口用力引颈咽下,意想直至小腹丹田 。
运目弹睛
头部不动,眼珠向四周环视1周,正反方向各3次 。然后用力紧闭双眼,同时呼气,待气吐尽后,迅速睁大双眼,同时吸气,共3次 。
按摩颈项
手掌自后颈慢慢按摩至前颈,中指尖点天突穴 。左右手交替各做10次 。
按摩腹肋
双掌根紧按双侧腋下胁肋,自后向前按摩10次 。然后左掌叠右掌上,按揉上腹心窝部10次,继按顺时针方向向左上腹推进,而后依次达左下腹、小腹、右下腹,回到心窝部,如此1~3遍 。
搓腰揉肾
双手虎口放双侧腰眼穴,用力旋揉36次 。然后双手上移至双侧肾俞穴,左右扭动腰部,自上而下按揉10次,共1~3遍 。
拍打经络
先用右掌拍打头顶10次,继用双掌随身体左右摆动左右交替依次拍打肩颈、上臂、前臂、胸背、腰腹、左右大腿、左右小腿,共1~3遍 。
全身拍打
用拳或掌在丹田、腹部、**、腰部、肩部、头部做轻松而富有弹性的拍打 。
敲打命门
双手握拳,通过自由转腰时,用双拳轮换敲打前后同侧命门 。
搓手浴面
双手合掌胸前,相互摩擦至热,然后快速分开,上下摩擦面部(包括眼、耳、口、鼻) 。
摩掌熨目
双手掌相互搓热后,覆盖双眼,闭目熨睛 。
二、经络养生之双手健身法
拍手法
拍手激发的声线可贯穿奇经八脉,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 。拍手时动作要领如下:手肘往上弯曲90度,五指分开,与眉同高,双掌掌心相对距20厘米,拇指离鼻10厘米 。调整好位置时开始拍手,注意动作要慢,一下一下来,不可像鼓掌一样 。
拍手功不宜在刚吃饱后练,否则会妨碍消化 。开车若遇到红灯,是最好的拍手时机,一面等绿灯,一面拍手,善用零碎时间,一举两得,适合工作繁忙的人士 。但对于上班的人来说,可能练功没有那么方便,所以上班的人最好利用早餐前或晚餐后半小时练功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利用清晨早餐前几分钟,拍手刺激手上身体各部反射区,以活化全身各组织器官,可提振精神,使身体发热,对一天的心情是很有助益的 。
每天吃过晚饭之后,我们稍微休息一下后,出去一般散步,一遍拍手,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消化,还能够消除每天的身心污染 。
握固法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过新出生的婴儿就会发现,婴儿的手都是紧握着的,还有我们紧张或者恐惧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攥紧拳头,这其实是一种养生方法,叫做握固法 。“握”是握着拳头,“固”是大拇指的指甲掐在无名指的根部,小孩攥拳都是这样攥的 。固什么?固的是一个人的意志力 。
为什么要掐无名指的根部?这是23点到凌晨1点阳气生发的点,这个地方又叫做肝的神窍,肝的神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灵魂的“魂” 。小孩有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就是因为受到惊吓或者身体比较弱,“魂”掉了,这时候孩子就会发高烧,沉睡不醒,一定要把“魂”收回来才会好 。所以小孩一出生就握拳而来,就是握住了肝的神窍,握住了“魂”,握力大就是小孩肝气足的表现 。
梳手心法
先在手心涂一层护肤油脂,然后选一把圆头梳子,不要选择尖利梳齿的梳子,以免把手心皮肤划破 。然后按着顺序梳,先从上往下梳,再从右往左横梳,继而再顺时针梳一圈;第二遍相反 。每天坚持按摩,就能达到强身祛病的目的 。
三、经络不通该怎么办呢中医认为,经络影响着人体气血的运行和各个脏腑的正常运作,身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络不通身体就会有疼痛,那么,经络不通该怎么办?
1、升温是疏通经络最有效的方法
身体内寒湿重时,就如面对一块因冷而冻住的土地,你用按摩和针刺的方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化冰,土地解冻,河流才会通畅,土地才会松软、透气 。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只要身体内寒湿重,身体内所有的管道就会因冷而收缩,身体内的肌肉、组织也会遇冷而板结 。这时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对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甚微,而且只能暂时缓解,复发率非常高 。遇到这类情况时,就要同时学会为身体升温、排寒湿的技巧,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
2、轻揉耳轮通肾气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中医认为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
3、梳头促进血循环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手指或者木梳子从额头前面到脑袋后面,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梳头,每次100次作用 。同时早上起来梳头效果是最好的 。
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
4、针灸按摩
针灸按摩可帮助打通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 。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
5、莲花坐活动韧带
坐时,屈左腿,将左脚的脚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沟处,双手放在左膝盖上,轻柔地做上下弹性运动数次,使之接触地面;然后换右脚 。坚持运动能有助于活动人体多处韧带,使腿、腹、胸、颈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经络畅通 。
6、5字调息通五脏
每天清晨,用鼻子吸气,嘴呼气,默念:嘘、呵、口四、吹、呼字,不要出声 。每个字音对应一个脏腑:嘘对肝,呵对心,口四对肺,吹对肾,呼对脾 。这是利用调节呼吸来调匀气息,疏通五脏 。如果常念“嘘”可以养肝明目,常念“呵”可以泄心火等,长久坚持,会有一定作用 。
7、三线放松通经络
平卧在床上,将身体分为三条线,分别自上而下放松 。第一条线(两侧):头顶-头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关节-两手 。意念在中指端保持1~2分钟;第二条线(前面):面部-颈部-**-腹部-两大腿-两膝部-两小腿-两足背-十个脚趾 。意念在脚趾部保持1~2分钟;第三条线(后面):后脑部-枕部-两小腿后部-两脚跟-两脚底 。意念在脚心涌泉穴保持1~2分钟 。
8、薄荷茶味疏经络
取干薄荷叶15克,绿茶3克,冲入沸水1500毫升,待泡出味且稍凉后,滤去残渣,再加少量冰糖,或把鲜薄荷叶洗净,放入杯中,直接冲入开水 。用于泡茶的有欧薄荷、绿薄荷和苹果薄荷,味苦辛,有健胃、通络之效,但是薄荷性凉,不易久服 。
9、老丝瓜引导经络
老丝瓜1条,切碎炒至微黄,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热水过服 。老丝瓜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经络 。借老丝瓜气来导引人体经络,使气血通顺 。
10、药物温敷
通过外服敷药膏也能起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作用 。如追风壮骨膏,有追风散寒,活血止痛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肩背疼痛,腰酸腿软,筋脉拘挛,经络不通、四肢麻木,关节酸痛,筋骨无力 。使用时,用生姜擦净患处,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温敷可以有助于活血通络 。
四、身体经络不通的表现众所周知,取穴原则就是哪里疼痛就以哪里为穴,治疗的效果常常不错 。这说明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发出很多不舒服的信号来求救 。现在就来看看,如果经络不通,人体还会发出哪些不舒服的求救信号 。
冷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 。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 。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
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长不好 。
所以如果某个部位出现以上问题,可以对照经络图查找所处的经络,进行按摩等调理,将它们疏通以后,说不定很多问题也就消除了 。
热
其主要表现是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 。一般这也是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的缘故 。
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
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那里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 。
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
疼和痛是两个概念,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有些差异 。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
疼字是“疒”下面一个“冬”字,泛指由寒邪侵袭经络所致的不适,一般是刚发病的时候,经络受到外邪干扰,身体自动发出“疼”的信号,以便募集更多的气血救援,但“不通畅”、“堵塞”的局面还没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闪而过的,呈现点状或散点状,如果没有堵塞,疼过以后也可能无迹可寻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加强防护,就可以自愈或者不再复发 。
痛字是“疒”下面一个甬字,古代甬是“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体内部通道—经络的疾病 。实际上,痛就是经络集结了很多气血,瘀滞不通而发出的信号 。“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可以反复发作,面积比疼要大一些 。
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 。“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就是这个道理 。其中,穴位是“点”,经是“线”,络则是“面” 。遇到疼痛类的问题,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 。面积小的可以用阿是穴,也就是哪里痛就按摩哪里,面积稍大一些可以刮痧,这样经络慢慢就通了 。
麻和木
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进一步发展就是麻或木 。
比如我们盘腿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
麻和木的症状经常一起出现,但在中医里,它们的病因不同,“麻为气虚,木为血虚”,如果麻得重,说明气不足,木得重则说明血虚 。
肢体出现麻木时,需要引起重视,尤其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及时疏通经络,这样能降低中风的发生概率 。
酸
酸说明经络气血供应减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 。
人在剧烈运动以后,比如短跑比赛,事后机体会发酸或者无力,这是因为短跑需要更多的气血供应,超过了正常机体气血供应的限度,导致气血供不上来而发酸 。
正常状态下,消耗和补充是一个平衡,所以养生运动从来不是剧烈运动,而是气血供求平衡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导引术等,西方医学也非常推崇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柔韧性运动等 。
如果机体某个部位无故发酸,或者轻微运动也发酸,则说明该部位经络不畅通,气血供应减慢 。这个时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经络,就可能发现潜在的痛、肿、胀等经络不通的症状 。
肿和胀
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 。要消肿,就得活血化瘀,可以用刮痧法或者拔罐法来调理 。很多人刮出来、拔出来的紫色或者黑色“痧”,其实就是经络里的瘀血 。
同时还可以配合穴位按摩,比如膝盖内侧的血海穴[简便取穴法:屈膝,以左掌心按于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对侧仿此 。] 。血海的血指的是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其气血能量博大如海 。血海穴位于脾经,脾主统血,具有控制血液不乱行、不淤积的功能,经常按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对消除淤肿有辅助治疗作用 。如果按摩的时候有疼痛感,更要注意经常按摩 。
【中医经络穴位养生法 身体经络不通的表现_】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 。胀通常是气在经络运行不畅时形成的“涡气” 。身体某部位发胀,首先可以对该部位经络上循经按摩,找到疼痛点再进行按摩 。其次还可以在三焦经查找有关痛点,《难经》言:“三焦主气”,凡是“气病”,都可以通过三焦经来治疗,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疗小腿抽筋,支沟穴可以治疗胁痛 。三焦气不顺主要集中在颈部与上臂之间 。患者无事时可以把手当作耙子,从颈部、肩部往手臂后方细细地耙下来,直到无名指 。然后哪里痛就重点挠片刻,这样就能理顺三焦之气了 。
推荐阅读
- 按摩哪些穴位能养生减肥
- 鸡内金有哪些保健功效 鸡内金食用方法及禁忌_中医论鸡内金的价值
- 痰湿体质如何拔罐呢 三类人不适宜中医拔罐疗法_
- 经期三症状提示你要补血 按摩3穴位帮你补血
- 鸡鸭鹅肉有什么区别呢?
- 老中医路志正 路志正看病怎么样?
-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当归禁忌人群,吃当归的禁忌
- 炒麦芽的功效和作用
- 冬季养胃药膳,冬季补肾五款最补肾的养生药膳,冬季对抗感冒四大养生药膳,中医推荐冬季九大滋补养生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