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与苏仙黄尖茶的传说

信阳市名茶——苏仙黄尖 , 以其芽壮满毫、清香持久、汤色嫩黄明亮、滋味甘醇而饮誉豫南 。苏仙黄尖茶产于大别山脚下的商城县苏仙石乡 。该乡境内有一条“子安河” , 河边几块硕大的巨石上 , 至今还留有“仙人”的两个脚印 , 清晰可见 。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
相传西汉末年 , 有个姓苏名耽字子安的人 , 其父早逝 , 母子相依为命 , 住在商城县境内的大苏山北麓 。苏宅紧依石槽河东岸 , 门前怪石嶙峋 , 宅后绿竹满园 , 黄鹤纷至 。
苏耽幼秉异赋 , 天资聪颖 , 5岁习文 , 7岁善剑 , 成年后精通天文地理 , 立志为天下人荡邪恶 , 扶正气 。但时逢战乱 , 兵祸连年 , 民不聊生 , 加之瘟疫流行 , 田园荒芜 , 十室九空 。苏耽欲酬心志 , 拜别慈母 , 踏遍青山 , 寻师学艺 , 普渡众生 。
【苏仙与苏仙黄尖茶的传说】有一得道真仙 , 道号“朝阳真人” , 隐居大苏山朝阳洞中 。这天 , 正静坐洞府 , 忽感心血来潮 , 屈指一算 , 知是苏耽来访 。便将拐杖抛出洞府 , 变成一只猛虎 , 一口衔住苏耽 , 腾空而起 , 直落洞内真人座前 。苏耽从惊恐中睁开眼 , 见到真人忙跪拜于地 , 口称师父 , 向真人诉说诚心拜师、求学仙术、拯救苦难百姓的心思 。真人听后 , 顿生恻隐之心 , 取出金丹数粒 , 交给苏耽后说:“求学仙术非一日之功 , 拯救百姓乃当务之急 , 你先将此丹拿回 , 用大缸化水 , 让邻里百姓都喝上一匙 , 便能解除眼前瘟疫” 。
苏耽按真人指点施行 , 果然灵验 。待乡邻们饮服后 , 苏耽将缸中所剩残渣余水泼撒宅旁空地 , 不久便生出无数棵嫩黄叶芽小树 , 摘下嫩叶放入口中 , 甚觉甘甜清凉 。苏耽屡试 , 还有清凉解毒之效 。其实 , 这就是最初的“黄尖”茶树 。
此后 , 苏耽求仙学术之心更坚 , 再次辞母上山拜师 。行前他嘱咐母亲 , 教乡邻们遍种茶树 , 瘟疫如再发生 , 可用井水煮茶饮服 , 以避疫害 。两年后 , 瘟疫复泛 。苏母日夜奔走 , 煮茶救民 , 终因劳累过度 , 以致油尽灯灭 。乡民们深感厚德 , 筹资把苏母葬于苏家宅后 , 并把苏耽所住之地改名“子安镇”(苏耽字子安) , 宅前河流更名“子字河” 。
苏耽从师三年 , 学成炼丹术后返回故里 , 闻母已故 , 悲痛欲绝 , 当夜在母坟前守孝 , 突然雷雨交加 , 第二天雨过天晴 , 有数十只黄鹤飞临苏门 , 苏耽在母亲坟前三拜之后 , 于门前岩石跨上鹤 , 升仙而去 , 在石上留下两只深深的脚印 , 至今犹存 。人们怀念苏耽母子 , 将此石叫做“苏仙石” , “子安镇”改为“苏仙石镇” , 今苏仙石乡因此得名 。后乘黄鹤去 , 留下“足迹”在人间 。可是 , 苏氏母子留下的岂止“足迹” , 他们留下的昔日避邪驱疫的茶树 , 如今已长得漫山遍野 , 经当地茶农精心炒制 , 生产出“苏仙黄尖”、“苏仙银峰”等名茶 , 成为当地人民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一笔财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