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味中药软坚泻下入肾走血

咸味为中药“五味”之一,《尚书·洪范》曰:“润下作咸” 。  关于咸味药,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幼官》中提到:“六行时节,君服黑色,味咸味,听徵声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酸先入肝,苦先入心……咸先入肾 。”明确定义咸味药归经为肾,色属黑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主耳 。”《素问·宣明五气》曰:“肾属水,咸入肾 。”肾属水脏,水为阴,间接说明咸味属性为阴 。  咸味中药有如下特点:一是咸味药在常用中药中所占比例与其他味药相比较少,尤以纯咸味的中药最少,《中药学》有42味,占9.91%,《中药大辞典》中有263味,占4.56% 。二是咸味药来源较广,如动物、植物和矿物类中药都有咸味药;三是咸味中药中寒性居多,约占一半,该类中药咸味的物质基础是以无机盐为主;其他的为温、平,该类中药的物质基础则是蛋白质、脂肪、或激素 。四是咸味药主要入肝、肾二经,也入胃、肺经 。五是咸味药分布也较广,主要分布在化痰、止咳、平喘药,平肝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和收涩药中,六是咸味药主要功效主要有软坚、散结、泻下、平肝、凉血、活血、补肾等作用 。  “润下作咸”新解:“润下”本是水的作用特点,临床实践中研究发现,咸味的主要功效如“能软”“能下”都是通过水的参与来实现的 。即咸味通过增加体液渗透压而起溶化解凝、稀释、消散等作用 。五行中咸属水,故《素问·阴阳大论》曰“水生咸” 。咸味的主要功能为“能软”“能下”“咸入肾”“咸走血” 。  咸味能软   所谓“咸味能软”就是指咸味中药具有消散癥瘕积聚之作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咸味中药的软坚作用可分为软坚散结和化痰软坚两类 。  一是软坚散结,就是药物能使肿块先软化,以后逐渐消散 。《内经》很早就提出了“坚者消之……结着散之” 。软坚散结法常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症 。常用中药有昆布、鳖甲、龟板、牡蛎、穿山甲、海藻、莪术、夏枯草、瓦楞子、土鳖虫等 。软坚散结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是部分软坚散结药物具有直接抗癌作用,而且能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第二是软坚散结中药在临床上很少单独使用,常依据产生肿块的原因来选择配伍药物,并形成了一些具体治法 。如因热而结者,配伍用清热药,以清热散结 。因寒而结者,配用温阳药物,以温阳散结 。因毒致结者,配用解毒药物,以解毒散结 。因气滞而结者,配以理气药,以理气散结 。因瘀而结者,配化瘀药以化瘀散结 。因食滞而结者,配伍以消导散结等 。  二是化痰软坚,治疗因浊痰结聚或瘰疬等病证的方法,即癥瘕积聚从痰论治,化痰散结 。方法有化痰软坚、化痰散结、化痰理气、化痰消积 。常见中药有如半夏、瓦楞子、僵蚕、天南星、白附片等治 。  咸味能下   所谓“咸味能下”,《中药学》教材主要阐释为泻下或润下通便 。这里的通便也主要包括二种情形 。  泻大便 咸味药可用于治疗大便燥结 。比如广泛认可和应用的芒硝通便 。芒硝系含有杂质的硫酸钠,玄明粉则系纯粹的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离子不易被肠黏膜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 。盐类对肠黏膜也有化学刺激作用,但并不损害肠黏膜 。过浓的溶液到达十二指肠时,可引起幽门痉挛,从而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肠管,故服时应饮大量的水以稀释之 。  利小便 关于这方面现代关注和运用较少,相反,古代医家在这方面则多有运用 。如经方中的茯苓戎盐汤方,《金匮要略》曰:“小便不利……茯苓戎盐汤主之” 。方中配伍应用戎盐的目的有二个:一是咸以入肾补肾,二是软坚润下,清理膀胱,《本草疏证》曰“唯其痰之稠,势则凝固胶黏,久留不动,故以戎盐化而渗之” 。再如《神农本草经》记载:桑螵蛸“通五淋、利小便水道”;石蠢虫“咸寒,利水道,主石准、小便不利”;海藻“下十二种水肿” 。《名医别录》记述了旋复花、寒水石、昆布、白薇、伏翼、徐长卿、文蛤、头垢、粟米等咸味药物有“利水道”“除水”的功效 。中药炮制学认为盐制车前子、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借助其润下之功,以增强利尿作用 。  咸味入肾   中医认为“肾主水”,即肾有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 。而咸味食物或药物能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平衡及水盐代谢,可增强体力和食欲,防止痉挛 。因此,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量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 。“咸入肾”是指咸味的药物最容易作用于肾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五味入谓,各归所喜攻……咸先入肾 。”故不少入肾经的咸味药如紫河车、海狗肾、蛤蚧、龟板、鳖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补肾作用 。同时为了引药入肾增强补肾作用,不少药物如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等药用盐水炮制也是这个意思 。咸味适度可以养肾,过咸则伤肾 。大部分肾脏病患者也是高血压患者 。而这种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部分是容量依赖型高血压,即其体内钠离子浓度过高 。  咸味走血   《素问·宣明五气篇》有“咸走血”之说 。肾属水,咸入肾,心属火而主血,咸主血即以水胜火之意 。如大青叶、玄参、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咸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再如羚羊、地龙等中药能味咸性寒,走血分,清泻肝火,平肝熄风 。现代研究指出,咸走血能起两个方面作用:一是通过影响心气的功能,间接地使血液运行发生变化;二是直接影响血液运行 。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因此,无论血虚、血瘀都不可嗜咸 。  咸味对人体有利有弊 。饮食之咸味与日常生活非常密切,有“一咸遮百味”说,饮食调理中应根据病情留意咸味的忌宜 。药物之咸味治疗中应把握“有故无殒”的原则,才能充分利用咸味的特点,使之有益于人体 。

来源:中国中医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