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
- 组成:
- 黄芪120克
- 当归尾6克
- 赤芍6克
- 地龙3克
- 川红花3克
- 桃仁3克
主治卒中后遗证 , 半身不遂 , 口眼?斜 , 语言蹇涩 , 口角流涎 , 下肢痿废 , 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 , 苔白 , 脉缓 。
用法水煎服 。
方解本方所治乃躯体元气亏虚 , 血脉运行不畅 , 以致脉络瘀阻 , 肌肉筋脉失荣之证 。人体的阳气分布周身 , 左右各得其半 , 若气亏十去其五 , 归并一侧 , 半身失去濡养 , 则半身不遂 , 口眼歪斜;脾开窃于口 , 涎为脾之液 , 元气亏虚 , 脾气约束无力 , 则口角流涎;气虚血瘀 , 舌本失养 , 则语言謇涩;气虚固摄失职 , 则小便频数 , 甚或遗尿不禁;舌黯淡 , 苔白 , 脉缓均属气虚血瘀之征 。本方病机为正气亏虚 , 瘀血内阻 , 即王清任所说“因虚致瘀” 。治宜大补元气 , 活血通络 。
方中重用生黄芪 , 大补元气而起瘘废 , 使气旺血行 , 祛瘀而不伤正 , 为君药 。配以当归尾活血和血 , 化瘀不伤好血 , 为臣药 。地龙长于行散走窜 , 通经活络 , 配合生黄芪力专而行走 , 周行全身,川芎、赤芍、红花、桃仁助当归尾活血祛瘀 , 均为佐药 。诸药配伍 , 气旺则血行 , 瘀化则络通 , 诸症自可渐愈 。
本方是补气药与活血祛瘀药合用的方剂 。黄芪生用 , 重用四两 , 力专而性走 , 周行全身 , 大补元气而起痿废;配合地龙、当归尾、川芎、赤芍、红花、桃仁活血通络之药 , 但由于每味药物的用量都较小 , 故本方用祛瘀药的目的不在于逐瘀 , 而在于与大剂量黄芪相配来行血通经络 。本方配伍特点:大剂补气药配以少量活血通络之品 , 黄芪用量方中全部活血化瘀药的总量的五倍 。黄芪独重 , 久服渐增 , 愈后继服 。本方当久服才能有效 。王清任认为 , 愈后药不可止 , 每隔三五或七八日再服一剂 , 以巩固疗效 , 防止复发 。
方中生黄芪虽需重用 , 先从小量(30克)开始 , 然后逐渐加量至120克 , 见微效时 , 日服两剂 , 服五六日后 , 改每日1剂 。
按语本方以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舌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坐骨神经痛、脑震荡后遗症、神经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糖尿病、肺气肿、头痛、失眠、多寐、无脉症、雷诺病、阳痿、前列腺肥大、**肿块、痛经、产后发热、不孕症、眼、耳鼻喉科疾病等 。如见口眼渦斜 , 加蜈蚣、全蝎、白附子;言语不利 , 加石菖蒲、郁金、远志;口角流涎 , 加橘红、石菖蒲;半身不遂 , 日久不复 , 加穿山甲、地鳖虫、水蛭;痰浊盛 , 加竹沥、天竺黄、天南星;高血压头痛 , 加菊花、石决明、珍珠母;血脂偏高 , 加山楂、麦芽;心烦失眠 , 加酸枣仁、夜交藤;肢体瘘软 , 加虎骨、熟地;肌肉萎缩 , 加鹿角胶、阿胶 。
【补阳还五汤】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 本方具有扩张血管 , 解除平滑肌痉挛 , 降低血液黏度 , 抗血栓、降压、降脂、强心、抗炎 , 提高免疫功能 , 促进损伤神经元修复等多种作用 。
推荐阅读
- 柑普茶是生普还是熟普?
- 机械表调时间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 拔牙棉球拿出后还要再塞吗 拔牙棉球吐出来后还要重新咬个新棉球吗
- 双眼皮贴是直接贴还是需要用胶水 双眼皮胶水怎样正确使用
- 柚子放一个月还能吃吗
- 袁世凯是清朝还是民国 袁世凯是清朝人还是民国人
- 电动车电瓶鼓包了还能修复吗
- 55级去围栏还是斯坦索姆
- 晨跑是先吃早餐好还是跑完再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