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歇后语
文章插图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文章插图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毒拿必出一胆,空手而回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惭色 。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
【毒拿必出一胆,有关赤壁之战的成语丶歇后语】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 。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 。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摇曳多姿的人物风采,而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 。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敦请他辅佐自己打江山,求贤心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草屋里的卧龙诸葛孔明 。后用次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 。
初出茅庐 诸葛亮看到天下战乱不息,百姓苦难深重,答应出山,就和刘备同回新野 。此时,曹操派大军攻陷了刘表次子驻守的荆州,又来攻打刘备 。刘备兵单将寡,形势危急,诸葛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 。当时人们以诗赞颂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
舌战群雄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
锦囊妙计 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
羽扇纶巾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 。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 。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 。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
鼎足三分 赤壁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魏、蜀、五三方激烈斗争,最后却“权归司马”结束了三国纷争局面 。所以,《三国演义》的结尾两句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