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关注》栏目报道:在我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有这么一句话:“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紫陶,就出自建水,今天我们就走进陶艺大师——袁应德,去看看他制作的精美绝伦的紫陶工艺品,了解一下他不同寻常的陶艺生涯 。
建水县的碗窑村因制陶而得名,村民世代以制陶为业,陶艺大师袁应德就住在这里,经村民指点,采访人员来到了村尾的半山腰处的袁老的家 。正巧碰到老人正在忙着紫陶制作 。
不到二十分钟,一个精致的玉兰瓶的摸样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随后,袁老兴致勃勃的把他珍藏的紫陶艺术品拿了出来 。
袁老说,一把好的茶壶不但要有精美的外形,还要有较强的实用性 。一边说,大师一边向我们演示起来 。
袁应德:“你看这把茶壶关水性很强,只要按住这个气孔,水就不会出来,打开气孔,它就会出水,你看,水的冲力很强,还有,这把茶壶的密封性很好,装进水去,把壶倒过来盖子就不会掉下来,达得到这个标准 。”
袁老今年已到花甲之年,老人说,他十三岁时就进建水陶器厂打工 。经过五年的拜师学艺,18岁时的袁应德在制陶手艺上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制泥、拉坯、雕刻、烧制,所有工序无所不通 。其中以拉坯最为精湛 。袁应德也因此成为陶器厂当时重点培养的人才 。
袁应德:“当时选七个人去江苏宜兴学习,做的,烧的,刻花的,大开眼界了,看见别人做得很好,就学着人家做 。”
多年的勤学苦练,让袁应德练就了一手精湛的制陶技艺,退休回家后,袁老并没闲着,一直在不断的制作陶艺品 。近年来,随着茶业的兴起,陶制茶具越来越受到欢迎,他的紫陶茶具也逐渐被人认可 。
袁应德:“一开始我做了一把梨壶,卖了100元钱,心里非常高兴,我就尽量去做,后来又做了一把如意壶,还是有人喜欢,当时卖了700元一把 。”
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认可和推崇,袁老开始了他的第二个创作高峰,这几年来,他制作出了一大批紫陶作品,其中的玉兰瓶,拉坯难度之大,至今无人能比 。博古瓶在去年还获得了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3A珍贵艺术品奖;如意壶获得云南省首届“工美杯”博览会金奖 。这些年的创作,让袁老更加认识到了陶艺的珍贵价值 。
袁应德:“烧出好的作品就非常喜欢,舍不得卖,想收留着,传下去 。”
袁老说,虽然现代加工工艺不断的推广,但是他一直致力于“传承延续传统制陶工艺”,始终坚持用成品率极低的“传统土窑”烧制,追求天然偶得的“窑变”色泽,这也使建水紫陶保持了独特的魅力 。
袁应德:“用土窑烧出来的陶,各种颜色都不一样,烧出来的茶壶,用同样的茶和液化气烧出来的茶相比味道就是两个味 老窑烧出来的烧茶壶泡出来的水要好喝一些 。”
我们的采访很快就结束了临走时,袁老说,只要干得动,他会一直把传统手艺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建水紫陶,了解它的独特魅力 。
【袁应德的陶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