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什么处死袁崇焕 崇祯为什么要杀袁崇焕
文章插图
袁崇焕本来是一文官,由于关心国事,后投笔从戎,单身匹马闯关外,取得战果无数 。在崇祯二年十二月,袁崇焕却被捕入狱,最后被处死 。
文章插图
这一忠君爱国,英勇抗敌的大英雄,崇祯为何要杀他呢,而且还处以此极刑,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
为什么我称为袁崇焕式悲剧,因为袁崇焕的悲剧最为典型,也最为凄惨 。历史书上,没有交代岳飞是怎么死的,只说就义于杭州风波亭,但想来不会是凌迟 。而且岳飞的死除了朝廷,民间都是很同情的,都是知道他的忠,他的冤枉,但袁崇焕却要等到被凌迟后100多年由自己的对手来给自己平反 。想来是何等的悲哀 。
不管怎么样,我们发现,袁崇焕式的悲剧,从古到今都不乏其例,所以,我很想仔细的挖掘挖掘袁崇焕的悲剧 。我前面说过,我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并希望能对现代有所警示,不要再蹈前辙,让英雄含恨 。
公元一六一七年,也就是明朝万历皇帝45年,满清的奴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发兵攻明 。次年攻占辽东重镇抚顺 。明兵大败,总兵官张承荫战死,万余兵将全军覆没,举朝震骇 。万历四十七年,又爆发了具有决定性的萨尔浒战役,结果明朝军队又是大败,在以后的日子里,明朝与满人又打了好几场大仗,明军每战皆败而且是全军覆没的败 。
辽东的局面已经到了几乎无法收拾的地步,整个明朝朝廷都找不到可以挽回危局的人 。因为明朝的制度是文官指挥军队,而文官只会做八股文章,对于打仗是一窍不通的 。由这些只会写八股文章的(也许还会做诗)文人,来带领军队冲锋陷阵,岂有不败之理 。
既然文官带不得兵,为什么还要让他带呢,因为皇帝害怕武将造反 。这就是明朝的制度,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军队没有战斗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
就在辽东的局面难以收拾的时候一个广东东莞人毅然的站了出来,用自己无以复加的勇气,来承担起辽东这一危局 。这个人就是袁崇焕 。
袁崇焕也是个文人,而且是中了进士的高级文人,但他是文人当中的异数,因为他不但作的好八股,而且还很能打仗 。这么一个既能打仗,又能作八股的文人,真是明朝皇帝的运气 。
关于袁崇焕的履历,在金庸的文章里是这样交代的“袁崇焕,广东东莞人,祖上原籍广西梧州藤县 。生于哪一年无法查考 。他为人慷慨,富于胆略,喜欢和人谈论军事,遇到年老退伍的军官士卒,总是向他们请问边疆上的军事情况,在年轻时候就有志于去办理边疆事务,他少年时便以“豪士””自许,喜欢旅行 。”并交代,他是万历47年的进士,也就是萨尔浒战役爆发那年的进士 。
袁崇焕考了几次进士才考中,可见他也不算是什么文采出众,而且是个文人,想来也没什么好武艺 。但是,他有一颗异与常人的肝胆,就是凭着这幅肝胆,所以后来在独守孤城,面对数十倍于己的强敌时能够坦然自若 。
【崇祯为什么处死袁崇焕 崇祯为什么要杀袁崇焕】袁崇焕第一次对敌,遇到的就是努尔哈赤——一个中国历史上继成吉思汗后最伟大的军事天才 。而且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也很悬殊,袁崇焕仅孤城一座,兵将万余 。
而努尔哈赤是精兵13万,号称20万,当时有满人不过万,过万便无敌的说法,努尔哈赤确是13万 。以身经百战,对初次带兵;以精兵13万,对弱旅万余,战役的结果似乎应该毫无悬念 。
然而,结果很是意外,至少努尔哈赤很是意外,自己此前百战百胜,所向披靡为什么一座孤城,一介书生却奈何不得 。历史也将记住这座孤城,因为它成就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这座孤城就是宁远即现在的辽宁兴城,在锦州与山海关之间 。
努尔哈赤攻宁远不克,伤亡惨重,自己也身受重伤,不得不放弃,半年多以后含恨死去 。
袁崇焕却因为宁远一战,一举成名 。在战斗当中,袁崇焕把文人儒雅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至 。当强敌薄城时,他却与朝鲜使者安坐城楼对弈;当朝鲜使者惊惶失措时,他却只是淡淡的说了句:“贼来了” 。
但是,他毕竟不单单是文人,当情势危急时,他也放下文人的架子,亲冒失雨,受伤也不稍退 。宁远城曾一度险些告破,城内百姓无不抱怨说:“袁崇焕为了自己,害死满城百姓”,但当强敌退后,同是这些抱怨的城内百姓,扶老携幼,至袁崇焕门前感激流涕 。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前一后,群众态度的变化,当然我们不能怪百姓的不识大体,因为你不能要求人人都有那么高的觉悟 。蝼蚁尚且偷生呢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民意有时候也是盲目的,这种盲目有时候会变得很吓人,很难以理解 。
努尔哈赤死了,袁崇焕的对手换成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同样是一个厉害的角色 。但是他跟他父亲一样也没能突破宁远这一防线,于是他选择了避开,绕道从蒙古经大漠,克遵化,直趋北京城 。
这时候,明朝在北京城里的皇帝是朱由检,也就是崇帧皇帝 。满洲人打到北京城来了,这位年轻的皇帝吓得手足无措,即命袁崇焕赴援 。袁崇焕知道事关重大,不敢怠慢,派手下赵率教狙击清兵,(赵率教后来战死)自己也带了9000人急急忙忙奔向北京城 。谁会料到,他奔向的却是无尽的深渊 。
文章插图
北京城下,铺天盖地的满洲人,杀生震天 。城内是拼死抵抗的明朝战士,和惶惶然的明朝皇帝以及他的大臣 。其实,早前袁崇焕就曾上书,提醒注意,满洲人可能绕道进攻北京,可是奏折上去,竟如石沉大海 。
正在北京城危在旦夕的时候,满洲人进攻的部队当中突然响起了:“袁崇焕来了,焕崇焕来了……”的呼声,结果满洲人顿时溃败,北京城暂时保住了,可见当时满人对袁崇焕的敬畏 。
其实,当时袁崇焕手里不过9000人,满人却是近20万,实力相差悬殊,只是袁崇焕的品牌效应,顿时让满人失去了战斗的意志 。
皇太极过不了袁崇焕这一关,顿生一计,这一计便是反间计 。翻看中国的历史,我们发现反间计经常被使用,而且手段并不是很高明,奇怪的是不甚高明的反间计却屡屡能够得逞 。
同样,皇太极用的反间计也不高明,至于怎么个不高明法,《袁崇焕评传》里分析的很详细,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我就不多说 。
总之,结果就是,崇帧皇帝中了皇太极不甚高明的反间计,把袁崇焕抓了起来 。而且北京城里谣言开始流传,说满洲人能长驱直入是袁崇焕引来要逼迫皇帝求和的 。大家都骂袁崇焕汉奸 。
袁崇焕被杀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承诺五年平辽,结果金兵却攻到北京城下 。
承诺五年平辽,这是什么意思?原来崇祯元年七月,袁崇焕入京言事,崇祯与他谈及收复辽东方略时,袁崇焕夸下海口称:“方略都已经写在我的奏疏中 。为臣既然得到陛下的特别关照,希望还能得到便宜行事的权力 。(这样一来)只需五年,我就能恢复整个辽东 。”崇祯听后欣喜地说:“如果能恢复辽东,朕绝不吝惜封侯级别的赏赐 。你努力解救天下人的倒悬之苦,也是在为你的子孙谋福 。”
话讲到这里,崇祯暂退内室小憩 。给事中许誉卿趁机询问袁崇焕“五年平辽”的具体计划,袁崇焕回答说:“皇上焦虑劳苦,我只是安慰他罢了 。”许誉卿提醒道:“今上英明,怎么能用轻慢的态度回应?来日真的按期问责,你打算怎么办?”袁崇焕也自知“五年平辽”有些托大,怎奈覆水难收 。为了更容易实现目标,他在崇祯小憩后再次奏请道:“辽东事务本来就不易处理 。陛下既然委任给臣,臣不敢推辞 。但五年之内,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才,兵部调兵将,必须事事配合我,如此才可以成功 。”崇祯急于收复辽东,对这些要求全部应允 。
做为一心想中兴大明,收复后金占领的辽东大片土地的崇祯,给予了袁崇焕很大的权力、财力、兵力支持,但是结果辽东寸土未复,皇太极却率领后金后杀到了北京城下,差点端了大明王朝的老窝,崇祯又惊又吓又气又恨,他觉得被袁崇焕忽悠了,欺君之罪可不小啊,杀 。
二、资寇以粮
明天启和崇祯年间,中国北方三十年天灾,百姓啃树皮,吃草根,甚至出现人吃人惨剧,明政府停止了对多个友邦的粮食资助 。崇祯二年,袁崇焕两次上书请求开马市,以粮资助格尔沁部,遭到崇祯的拒绝,并且警告他说:“西夷市买货物,明是接应东夷,藉寇资盗,岂容听许?” “西夷通奴,讥防紧要 。奏内各夷市买布帛于东,明是接应,何以制奴?着该督抚严行禁止 。” 袁崇焕认为如果不开马市,不卖粮给格尔沁部,格尔沁部要是与后金合作,并且做为向导,引领后金攻打大明就麻烦了 。
天真的袁崇焕向崇祯保证开了马市,卖粮给格尔沁部,格尔沁“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 。并且在高台堡开始与格尔沁部进行交易 。在袁崇焕开市卖粮于格尔沁部的同时,格尔沁束步地部与后金也开始了粮食交易,有人将此事汇报给袁崇焕,袁崇焕却不相信 。
在多次下诏禁止开市后,袁崇焕仍抗旨行事 。于是崇祯皇帝最后告诉袁崇焕 。如果高台开市,造成“藉寇资盗”的后果,袁崇焕必须负相关责任 。袁崇焕一边开市交易,一边向崇祯解释,谁知道最后严重后果不期而至,格尔沁部最终还是投靠皇太极,并且作为向导,带领皇太极围困北京城,同时广宁也出现了粮竭的局面 。
崇祯的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他认为袁崇焕三番五次对于自己的政令与警告抗旨不遵,“以粮资寇”,为蒙古人和后金人提供了很大帮助,并且他保证的格尔沁“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最终未能避免,造成自己差一点城毁国亡,那么他就要承担由此造成的责任 。
三、妄杀毛文龙
毛文龙被袁崇焕假借崇祯的名义斩杀,在未出现严重后果前,崇祯因为还要重用袁崇焕,也只能捏着鼻子不出声,只是一但出现危机,这个妄杀的帽子,就直接扣在袁崇焕头上了 。
其实毛文龙确实有被杀的理由,但是袁崇焕擅自做主就越权了,毕竟毛是大将,这件案子上他有三点失误,一是杀的时候不对,二是杀之前未与崇祯通气,三就是杀了毛文龙后,再无与毛相当的将领统率东江之兵,于是后金无后顾之忧,放弃从宁远入关,绕道蒙古从大安口进入直逼京师 。
四、蓟门防务空虚,导致后金长驱直入
袁崇焕的主要兵力一直在宁远一带,因为后金的主要进攻方向也一真的在这里 。
天启七年(1627年)林丹汗西迁,召城大战后蓟门外的蒙古部落朵颜束不的部投降后金 。崇祯元年(1628年)九月明朝曾作过一次努力拉拢朵颜三十六家但失败了 。此时,蓟门外就显得形势就紧张起来了,于是朝中许多大臣都提出蓟门防务紧要,必须切实加强 。
原来蓟门是有四五万兵力的,后来袁崇焕提出“汰兵减额”淘汰老弱兵员,精简了部分兵力,接着修建锦州城的时候又调走了一万人到辽东关外,这样蓟门防守就薄弱了 。如果在修建锦州城之后,袁崇焕能立即调遣兵力增防蓟门,也不会给后金有机会乘虚而入 。但是袁崇焕可能判断错误,一直以为后金不会从蓟门入关,就象他一直以为开马市后格尔沁“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一样,谁知道他自以为是,可敌人偏偏就从那里攻入关内,并且没多少阻挡地长驱直入 。前方固若金汤,后方防守空虚,给敌以有机可乘,这个责任必须要有人承担 。
五、私自和后金议和
袁崇焕在努尔哈赤死后派人去后金吊孝,对此,后金国内一片哗然,但是皇太极考虑到当时自己内部政局动荡不稳,与袁崇焕的战斗未取得胜利,自己国内经济状况恶化,所以主动得出议和,议和书中指责双方的斗争主要原因是在大明,并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遭到袁崇焕的拒绝 。后来皇太极再次提出议和要求,这次袁崇焕未拒绝,而是与之虚与委蛇,拖延时间,趁机修建锦州城 。谁知道,这也是皇太极的缓兵之计,他也趁袁崇焕犹豫之时出兵朝鲜,迫使朝鲜与之签订同盟合约,由此获得了很多粮食供给,也解决了内部政局动荡混乱问题,并且借机绕道内蒙袭击大安口,从大安口突破长驱直入突袭京师 。崇祯是要求袁崇焕主动出击与后金对战的,但是袁崇焕一直没有主动攻击,这让疑心病颇为严重的崇祯产生了怀疑,加上崇祯在议和上态度不明朗,而袁崇焕却很积极,这让崇祯以为袁崇焕私自议和别有用心 。
六、皇太极从大安口进入,袁崇焕未进行阻挡和战斗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由遵化附近入塞 。次日,山海关得警赵率教驰援遵化,但由于海关的兵力并不多,赵率教只带领了三五千人赶赴遵化 。
十一月初二至袁大人才从宁远赶到前屯营,得报后金已经在围攻遵化了 。十一月初四,袁大人率兵到山海关,此时赵率教战死于三屯营 。十一月初五,袁崇焕率军入蓟,十一月初六,袁大人到了永平,此时遵化已于十一月初三陷落,由袁大人之“汰兵方略”裁撤下来的汰兵打开城门,巡抚王元雅死 。袁大人于榛子镇接到崇祯圣旨,得调度指挥各镇援兵之权 。
十一月初九,袁大人到了蓟州顺天府 。十一月初十,袁大人上疏崇祯,曰:“入蓟州稍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拨哨,力为奋截,必不令敌越蓟西” 。(《明实录》十一月丙申)其中这个“必不令敌越蓟西”是袁大人继“五年平辽”、“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后又一经典……
袁大人上疏后便开始部署蓟州防御 。此时,蓟辽总督刘策和各路兵马汇集蓟州 。十一月初九,刘策率军援守蓟州,尤世威而防通州蓟州两地之间 。但袁大人却将兵力分散布防于蓟西各地,他令刘策回守密云,命尤世威回防昌平 。
朝野对袁崇焕战守布置非议甚多,孙承宗更指出集中兵力紧守蓟州三河一线为要务,否则敌人越蓟州三河则可直扑北京 。事实证明,由于保定兵和昌平兵的远去,蓟州防备兵力严重不足,连起码的侦防也做不到,结果皇太极轻易越过蓟州直趋北京,袁大人直到十一月初十四才发觉方提兵追赶,被朝庭寄与厚望的蓟西防线竟不经一战便完全失效,这不能不让崇祯怀疑袁崇焕如此摆兵布阵的动机,是故意放皇太极长驱直入围攻京师吗?你袁崇焕上疏“必不令敌越蓟西”,但是却让敌从其他地方轻易通过,什么意思啊?
七、袁崇焕被捕下狱,辽东兵不听朝廷指挥,只听袁崇焕一人
在后金大兵压城之时,在袁崇焕在城外奋力杀退后金精兵之时,崇祯将袁崇焕叫进宫,在宫中将其逮捕下狱,并放出话,说袁崇焕通敌谋反被捕,余者不问 。祖大寿惊怒之下,带兵回锦州,路上碰到援锦的主力,听说抓了袁督师,也都愤而返 。
此时,北京城四周勤王军也不在少数,可是,全都不敢进城,又没有总指挥,反而被后金大破数阵,损伤数万,崇祯大惊,他派人到监狱,让袁崇焕写信,召回祖大寿 。祖大寿接到袁崇焕的信并不愿回来勤王,但是在其母亲的劝说下起兵回到北京将后金兵赶走 。
这让崇祯很害怕很愤怒,辽东兵成了你袁崇焕私人的兵了吗,你的部下连皇帝的指定都不听了,是你授意的吗,不然他们哪有那个胆子,你想拥兵自重吗,这还了得 。你平时人在宁远,我叫不动你,现在你已经身陷囹圄,还敢和我较劲,那我还能放你出来吗,如果放你出来,那还不放虎归山 。
文章插图
八、阉党与东林党人斗争的牺牲品
明朝后期,阉党与东林党人的斗争可谓相当激烈 。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把持朝政的时候对东林党人进行过很多迫害,后来崇祯登基,将阉党清扫一空,包括魏忠贤,魏忠贤后来死在流放的路上,这次斗争是东林党人取得重大胜利,因为魏忠贤的案子就是东林党人钱龙锡审理的,阉党对钱龙锡恨之入骨 。但是很快阉党死灰复燃,重新得势,又开始反攻东林党人,这一次袁崇焕下狱,阉党抓住这个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虽然袁崇焕不是东林党人,但他与钱龙锡关系很好,打压袁崇焕也是打压东林党人的势力 。由于阉党的攻讦,崇祯认为袁崇焕与钱龙锡结党营私,迫害政敌,特别是杀害毛文龙,对袁崇焕的意见就更大了 。在阉党的努力下,也在崇祯对袁崇焕日积月累的意见、疑心、猜忌、愤怒、惊吓之下,阉党判了袁崇焕“灭三族”,后来有人说情,才“减刑”为“千刀万剐” 。
推荐阅读
- 铝水遇水为什么会爆炸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没有攻打蜀国
- 笔记本电脑为什么会出现横向裂纹
- 猫为什么会出走
- 古代砍头为什么要午时三刻秋后问斩
- 手机为什么充不进去电怎么解决
- 嘴巴周围老长痘痘是为什么
- 凌霄花为什么叫堕胎花 凌霄花的使用禁忌
- 微博积分为什么不能打榜
- 为什么夏天会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