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的“加减乘除”

踏入职场是人生新的开端,把握好职场的起始阶段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对于初入职场的朋友而言,面对全新的局面,可能存在一些茫然 。笔者杜撰此文,意在与初入职场的朋友一起探讨职场初期的一些注意要点,敬请大家指正 。

初入职场的“加减乘除”

文章插图
一、职场加法
成功女士杨澜曾说过:“在我职业生涯的前十五年,我都是一直在做加法 。”为此,她做主持人、做编辑、做制片人……为此,她付出了超常的精力 。所有这些积累,都为她如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与她抱有这种职场“加法”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
如何做职场加法?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准确定位,不断进步
对于大多数初入职场的朋友来讲,对自己将来的规划往往非常美好:要么做金领,要么当老板 。但是,对于如何实现这样的理想,却几乎没有可行的计划而变成空想 。
人生的定位固然重要,而理性的规划更加重要 。所谓理性规划,就是设计将来要符合自身的特点且经过自我的努力能够实现 。人力资源经常谈及的一个词语叫职业生涯规划,讲的就是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途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如何把将来设计得多么美好和崇高,而是保证理想在有一定高度的基础上如何去实现 。说得直观一点,那就是把加法做好,才能实现人生的“和” 。
如果把美好的将来称为“和”,那么,每一天的工作都应该是加数 。如何保证每天的加数不是零和负数,值得每一位初入职场的朋友深思 。
初入职场的朋友很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不断调整人生的规划 。如果是基于现实的充分考虑,那还无可厚非,可往往是受到些许触动后就立刻转变,然后再变,最终迷失自我而不知所措,随波逐流 。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要知道每次调整都是一次自我否定,原来积累的加数统统被缩减甚至归零,这不是在浪费时间、挥霍人生嘛?所谓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准确定位之后就是长期不懈的努力了,哪里经得起朝三暮四的折腾?
2、加班加点,多修恶补
有人说,一个人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每天的八小时之外 。对于初入职场的朋友来讲,加班几乎是一种必需 。初到企业,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了,复印机未必会用,传真未必会发,公司繁多的制度未必都明白,岗位诸多的职责未必都清楚,这些没有时间的付出,如何能够掌握?其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 。学习了财务管理,不见得会看懂公司的三大报表,更遑论去做财务分析了;学习了人力资源,不见得会运用评价中心,更别提去做人力规划了(即便做出来,也是纸上谈兵) 。还有,刚到公司,往往从基层做起,很多貌似与岗位无关的琐碎工作都会被安排过来,不付出时间,如何完成?
所以,看到办公室的阿姨打卡下班了,不要也跟着关电脑回去睡觉 。好好的想想如何充分的利用晚上的时间做点什么,为自己的人生多增加一个加数 。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我们的大学教育了 。本科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加之,现在大学扩招年甚一年,大学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为平民教育 。
而且,我们国内的大学教育中,社会实践还是比较少的 。还有一点,有那么一部分大学生,未必就非常努力 。这造成的后果就是,一方面大学生的专业水平未必就高,一方面大学生的实际能力未必就强,如此下来,初入职场的朋友,还有什么理由不加班加点,多修恶补呢?
二、职场减法
作家刘墉大学刚毕业时,一家电视台请他去主持一个节目,那节目的导播看他文笔不错,又要他做编剧 。可领酬劳的时候,导播不仅不给他编剧费,还扣了他一半的主持费 。当时刘墉没吭声照签了 。后来那导播又找他,他还照样帮他做了几次 。最后一次,导播没扣他的钱,变得对他很客气,因为刘墉被总经理看上成为了电视采访人员兼新闻主播 。
刘墉用亲历的很极端的例子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不急不躁,沉下心来做事,最终必有收获 。这就是初入职场的减法 。
1、年少轻狂,不懂谦卑
年轻的朋友往往不乏血性,做事敢冲敢闯,这本是很好的事情 。可问题在于不少年轻的朋友往往自视甚高,表面或者内心里面认为自己已经懂了很多,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 。这就取之不得了 。
殊不知,职场有太多的学问需要用心体会了,职场也有太多的经验需要慢慢积累了 。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向领导汇报,如何理解部门工作规划,如何实现岗位价值,这些如果不低下高傲的头颅,是不能很好的完成的 。我们经常用一个词语叫做“归零” 。初入职场,确实需要归零的心态,既然是一个全新的起点,那就真正把自己当成一个新人来从头开始学习 。
更重要的是,谦卑是一种美德,谦卑是一种力量 。大概没有多少人会欣赏一个狂妄自大的人 。老是抱着老子天下第一的态度,是不会讨人喜欢的,从而会失去很多机会 。尤其对于初入职场的朋友来讲,如果认为自己已经很厉害了,则不管是写在脸上而口出狂言,还是印在心里而貌似谦虚,最终都会被同事看穿,从而被大家疏远和隔离 。谦卑,并不是一味的点头哈腰,谦卑是需要足够的能力支撑的 。精通和忠实于专业和事实,从而提炼出自我的见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计划或工作汇报中,在必要的时候适当的亮出来,既让别人心悦诚服,又不会显得飞扬跋扈,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重视甚至是尊重 。
收起轻狂,学习谦卑,这是职场最重要的减法法则 。如果不懂这点,则即便一时得势,也会得而复失;如果没有吸取教训,则终生碌碌无为 。
2、急功近利,频繁跳槽
如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跳槽成了加薪的绝好机会 。第一份工作月薪2000元,干了一年半载之后,突然有一个机会从天而降,被许诺月薪3000元甚至是更多了,于是,匆匆忙忙的提交辞职信,高高兴兴的卷包走人 。一段时间之后,又发现了月薪4000元甚至是更多的机会,于是就故伎重演,再次把企业炒掉,挟起皮包走路 。
如果是基于“先就业,再择业”的无奈,如果是基于对现有公司的具体分析和对新机会的深入了解之后的综合考虑,这样的选择无可非议 。问题在于,不少初入职场的朋友并没有想那么多,一方面是看到了薪金现实的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对现有公司很多方面的不解和不满,于是就选择了跳槽 。
这就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了 。
首先弄明白一个问题 。什么对初入职场的朋友最重要?工资吗?恐怕大多数朋友都不这么认为 。如果把十年寒窗看成一种投资,则不要一味奢望投资回收期在初入职场的前几年完成 。对于初入职场的朋友来讲,扎扎实实的经验积累才是最重要的 。老老实实的学习如何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好,点点滴滴的实践如何把最简单的知识落实 。这里面会有一些技巧,但是任何技巧都取代不了一手一脚的辛勤劳动 。初入职场,没有两、三年的锻炼,很难说会积累多少经验 。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老单位太糟糕,新公司很好,所以我要走 。也许如此 。但是不能无视,企业不是温室,哪里没有风雨?新公司就一定绝对的好吗?恐怕未必;再者,匆忙离职,是对公司不负责任,职业道德不好,长此以往,留下了一份支离破碎的简历,谁还敢用你?还有,再糟糕的公司也是自己当初的选择,当初是有选择这家公司的理由的,而且,这家公司也肯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的,为何不静下心来好好做一段时间呢?
收起功利,用心做事,这也是职场的一条重要的减法法则 。
初入职场的“加减乘除”

文章插图
三、职场乘法
举世著名的销售员乔·吉拉德的“250定律”很有名,其定律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 。如果你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潜在市场;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 。
这,就充分体现了职场的乘法法则 。
1、好学深思,事半功倍
如果我们一直做加法,则一定会有所成绩 。但是,要想蜕变为突飞猛进的人才,就必须掌握以倍速成长的工作乘法了 。
有人总结了这么一个公式:成果=工作的质×密度×量 。也就是说,工作的质量、频率和数量,共同构成了工作成果 。
【初入职场的“加减乘除”】要想达到这样的成果并不容易 。想高质量的完成工作,则必须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具备高超的工作技巧,通透的了解企业运作,还要有极强的沟通能力、和睦的团队精神等等;想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则需要有舍我其谁的信心,有百步穿杨的精准,有庖丁解牛的技巧,还要有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