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买到真的武夷山大红袍

大红袍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适宜四季饮用,这一特性使大红袍在茶叶市场经久不衰 。走进茶叶市场,大红袍、铁观音、普洱等等名茶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也让人困惑不已:这些茶,都打着名茶的旗号,怎么才能知道哪些是正品、哪些是次品?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那我们怎么买到真的武夷山大红袍呢?相关的介绍如下!大红袍茶产地鉴别法?武夷山景区内6棵大红袍母树的茶叶,早已成为非卖品,近年已彻底禁止采摘,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大红袍茶叶,都是利用母树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产品 。有些人习惯将市面上的大红袍茶叶称为第二代、第三代大红袍,但实际上大红袍专业人士并不认为大红袍有几代产品的说法,只要是大红袍母树经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产品,均为同样的品质 。根据武夷山岩茶行业权威的定义,凡是武夷山景区60平方公里内的大红袍茶树所生产出来的,都是正宗的大红袍茶叶 。?大红袍茶特征品鉴法?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活 、甘、清、香”等特点显著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品鉴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和叶底等,其中以香气和滋味这两方面尤为重要 。?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 。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 。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 。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 。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 。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 。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 。”的说法 。优质大红袍茶应具备无明显苦涩、有质感(口中茶水感觉黏,有稠度)、润滑、回甘显、回味足等特点 。?大红袍的三节色、蛤蟆背和三红七青?“三节色”:专指干茶特点 。具体的是干茶的头部呈乌褐色,尾部呈浅红色等三种色彩 。可以说“三节色”是武夷岩茶的典型特征 。?“蛤蟆背”:是体现茶叶传统焙火火攻的特征之一 。一般有蛤蟆背的岩茶,是传统型的岩茶,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焙火后,局部受热膨胀,在茶叶表面鼓起了小泡点 。干茶较难发现,一般炒年糕叶底上比较容易观察到 。?“三红七青”是指茶的发酵度 。在观察岩茶的叶底时,可以发现叶片周边是红色的,中间是青色的,三分红边七分青叶,亦称“绿叶红镶边” 。?大红袍原产地在哪里?大红袍原产地在福建省崇安县武夷山天心岩峭壁之上,在武夷名丛中享有最高声誉 。大红袍外形壮结紧实,色泽油润,汤色清澄,醇厚回甘,叶底呈绿叶红镶边,极耐冲泡 。香气“岩韵”突出 。?大红袍原产地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 。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 。武夷岩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18.5度之间;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 。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 。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茶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 。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 。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大红袍原产地武夷山天心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 。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大红袍名称来历?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 。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 。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读 kē)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 。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 。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一种,和所有武夷岩茶一样属于乌龙茶、青茶、半发酵茶,也是功夫茶的一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