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茸茶”两种 。“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 。君山银针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着淡黄色茸毫,叶底肥厚匀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变其味 。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 。
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毫毛,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汤色橙黄,滋味甘醇 。虽久置而其味不变 。冲泡时可从明亮的杏黄色茶汤中看到根根银针直立向上,几番飞舞之后,团聚一起立于杯底 。其采制要求很高,比如采摘茶叶的时间只能在清明节前后7-10天内,还规定了9种情况下不能采摘,即雨天、风霜天、虫伤、细瘦、弯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等 。
【君山银针好坏分辨】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直,白毫显露,茶芽大小长短均匀,形如银针,内呈金黄色 。饮用时,将君山银针放入玻璃杯内,以沸水冲泡,这时茶叶在杯中一根根垂直立起,踊跃上冲,悬空竖立,继而上下游动,然后徐下沉,簇立杯底 。军人视之谓“刀枪林立”,文人赞叹如“雨后春笋”,艺人偏说是“金菊怒放” 。君山银针茶汁杏黄,香气清鲜,叶底明亮,又被人称作“琼浆玉液” 。
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性上的差异 。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 。茶叶则由茶树幼嫩芽叶经采摘、加工而成,有其独特的功用,如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所称:“凡诸茶,味苦甘,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 。”决定茶叶功用的是其内含的生化成分,这是近代借助化学分析方法逐渐揭示的 。假茶,乃是用形似茶树芽叶的其他植物的嫩叶,如柳树叶、冬青树叶、女贞树叶、槭树叶等,做成类似茶叶的样子,再冒充真茶出售,它有害人民身体健康 。
真茶与假茶,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只要多加注意,是不难识别的 。但有时把假茶原料和真菜原料一起拌和加工,就增加了识别的难度 。
真茶与假茶,一般可用感官审评的方法进行鉴定 。即运用视觉、味觉等器官,对茶叶固有的色、香、味、形特征,用看、闻、摸、尝的方法,判断茶叶的真假 。
鉴别时,通常先用双手捧起一把干茶,闻茶叶的气味 。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其他异味者,为假茶 。如果取少量茶叶用火灼烤,真茶与假茶的气味更易识别 。
其次,可从茶叶的颜色来区别 。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摊开茶叶,细心观察,若绿茶深绿,红茶乌黑,乌龙茶乌绿,为真茶本色 。若颜色杂乱而不相协调,或与茶叶本色不相一致,即有假茶之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