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恶化有哪六个阶段?

【乙肝的恶化有哪六个阶段?】
慢性乙肝病情恶化的发展过程:共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 , 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携带状态;第二阶段 , 慢性轻度肝炎;第三阶段 , 慢性中度和重度肝炎;第四阶段 , 慢性重型肝炎;第五阶段 , 肝硬化;第六阶段 , 肝癌 。
从慢性肝炎到肝癌这五个阶段是慢性乙肝的自然发展过程 , 绝大多数的患者可长期稳定于第一阶段 , 只有少数慢性乙肝患者会发展到第五、第六阶段 , 这六个阶段的患者人数呈现出一个金字塔形分布 。那么 , 患者怎样才知道自己的病情在向不好的方面转化呢?
(1)是否已经由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发展为慢性轻度肝炎?
绝大多数的(50%~80%)乙肝患者是以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的形式存在 , 可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一般来说 , 他们不属于先行发病的患者 , 无须治疗 。每年定期复查肝功 , 若正常 , 可继续工作;若不正常 , 有乏力、肝区不适、食欲不振、尿黄等症状 , 化验发现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异常 , 此时可认为已由病毒携带状态发展为轻度的慢性肝炎 ,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药物治疗 。
(2)是否已经由轻度慢性乙肝发展成为中度、重度慢性乙肝?
轻度慢性乙肝一般症状不明显 , 肝功轻度异常 , 如症状日益加重、体征日见明显 , 肝功严重异常 , 则表示慢性肝炎已进入中度、重度阶段 , 症状方面可见明显的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溏、腹胀等) , 体征方面可见面色萎黄或晦暗 , 有肝掌(手掌鱼际部位可见点状或片状红色淤血形状)、蜘蛛痣(皮肤表面出现的形似小蜘蛛状的毛细血管增粗改变) , 从化验指标看 , 转氨酶明显升高 , 血清胆红素(BIL)达到40~170mmol/L , 凝血酶原活动度(PA)64%以下 , 这些都反映了乙肝慢性活动性的特点 , 表明其容易向慢性重型或肝硬化发展 。
(3)是否已发展成为慢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标志着肝脏已发生了大片或亚大片状坏死 , 病情危重 , 可伴随多种并发症 , 表现主要为严重的消化道症状、重度乏力和肝性脑病、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从化验指标看 , 血清胆红素超过了170mmol/L , 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至40%以下 。本型病情严重 , 死亡率极高 , 一定要早期诊断 , 争取抢救时机 。
(4)是否已经由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多由慢性活动性(中度或重度)肝炎发展而来 , 少数由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携带或轻度慢性肝炎发展而来 , 除了具备肝炎的一些共同表现外 , 特征性的表现还有面色黧黑、腹部胀满、下肢水肿、鼻腔及牙龈出血等 。主要从化验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得到证实 。从化验指标看 , 白蛋白降低 , 球胆白升高(γ球胆白达到29%以上) , 凝血酶原活动度常在65%以下 , B超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缩小、有结节形成 , 门脉增宽等 , 胃肠道造影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该型的中、晚期常可伴随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
(5)是否已经由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癌?
肝癌早期可无明显的症状 , 可靠的诊断来自于影像学检查 , 如CT、磁共振、B 超等 , 化验甲胎蛋白持续大于400毫克/毫升的慢性肝炎患者尤其要注意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 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中、晚期的肝癌一般都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 如肝区疼痛、消瘦明显、肝脏肿大等 , 尤其是肝硬化患者 , 出现这些情况时 , 一定要注意排外肝癌的可能 , 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肝癌发现得早晚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 发现的越早存活率越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