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胫散

【赤胫散】赤胫散介绍

【别名】
土竭力(《植物名实图考》),花蝴蝶、花脸荞、荞子连、九龙盘、花扁担、土三七、散血连(《贵州民间方药集》),小晕药、花脸晕药、红皂药(《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苦茶头草(《中国药植图鉴》),红泽兰(《贵州民间药物》),荞黄连、广川草、甜荞莲、脚肿草、田枯七(《湖南药物志》),蛇头草,南蛇头、蝴蝶草(《广西药植名录》),草见血、血当归、黄泽兰(《云南中草药》),花脸荞麦、亚腰山蓼(《常用中草药配方》) 。
【汉语拼音】
chijingsan
【加工采集】
夏、秋采收 。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治痢疾,白带,血热头痛,崩漏,经闭,乳痈疮疖,跌打损伤 。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三焦热 。治头昏晕 。"
②《湖南药物志》:"镇痛 。"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消肿解毒 。治毒蛇咬伤,痈疖,无名肿毒,乳腺炎 。"
④《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活血 。治内伤,血热头昏头痛,红崩,经闭,虚火咳嗽,赤白痢,痈毒恶疮 。"
【性味】
酸苦微辛,寒 。
①《湖南药物志》:"苦(一说辛),寒,无毒 。"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味酸涩,性平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 。外用:捣敷 。
【植物形态】
①缺腰叶蓼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根茎细弱黄色,须根黑棕色 。茎纤细,直立或斜上,稍分枝,紫色,有节及细白毛,或近无毛 。叶互生,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8厘米,宽3~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近截形常具2圆裂片,两面无毛或有毛,上面中部有紫黑斑纹,具细微的缘毛;叶柄短,基部有耳状片;托叶鞘筒状,膜质,长达1厘米,有缘毛 。头状花序,小形,通常数个生于枝条顶端;总花梗有腺毛;花被粉红色,沿背部为绿色,5深裂,裂片卵形,先端钝圆;雄蕊8,花丝比花被短;雌蕊1,子房上位,卵圆形,花柱细弱,由中部分为3裂,柱头圆球形 。瘦果卵圆形,具3棱,基部圆形,长2~2.5毫米,黑色有细点 。花期7~8月 。
生路边、沟渠、草丛等阴湿处或栽培 。分布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及河南西部 。
②华缺腰叶蓼
主要特征为:叶片两面均被长柔毛;托叶鞘的缘毛甚短或近无毛;总花梗具细柔毛而无腺毛 。
生草丛、沟边阴湿处 。分布云南、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等地 。
上述植物的根(花蝴蝶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
【药用部位】
为蓼科植物缺腰叶蓼或华缺腰叶蓼的全草 。
【来自何书】
《植物名实图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