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不是马拉松比赛


母乳喂养,不是马拉松比赛

文章插图
母乳在孩子早期的养育中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和免疫保护 , 同时 , 它也是孩子重要的精神食粮 , 通过母乳喂养 , 妈妈和宝宝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 这份爱的流动是任何食物和人无法替代的 。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 , 四目相望 , 宝宝的小手轻抚妈妈的脸庞 , 甜甜一笑 , 幸福的涟漪荡漾在两个人之间.......融化 。母乳喂养的益处不言而喻 , 这份甜蜜的时光也许能彼此记忆一生 。
和每件事一样 , 母乳喂养也容易从一种极端走入另一种极端 。我们常常因为“好” , 而做到极致 , 只要好就容易成为唯一好 。
我坚持给第一个孩子母乳喂养到3岁半(我甚至还想喂更久) , 而我这样做的理由是:母乳喂养好 , 我要做一个好妈妈;我是母乳喂养的倡导者 , 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喂养环境不理想 , 身边不乏有人质疑和批判 , 所以 , 我的坚持也有对(pan)抗(ni)的目的 。当我告诉别人:我的孩子母乳喂养到3岁半时 , 我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现在回顾过往的喂养经历 , 我的做法有很多盲目和激进的色彩 。这样的“哺乳”意义何在?对当时的我而言 , 长时间哺乳更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 。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母乳会等权威健康机构都一致建议:婴儿应该纯母乳喂养六个月 , 六个月左右添加辅食 , 并且继续母乳喂养到至少两岁 。同时 , 美国儿科医学会建议:母乳喂养应该至少一岁 , 一岁之后 , 根据孩子和妈妈的意愿 , 自行决定是否继续母乳喂养 。
大部分1岁前的婴儿 , 应该以母乳喂养为主 , 这是无可厚非的 , 母乳是1岁以前婴儿最理想的食物 。六个月以后 , 辅食做为营养补充进入孩子的生活 , 它的添加意义还在于让孩子尝试多样食物的味道、学习自我进食的方法 。
一岁后 , 孩子逐渐适应并过渡到家庭食物系统中 , 慢慢进入正常的成人饮食模式 。对于一个健康的孩子来说 , 从母乳过渡到食物 , 再逐渐脱离乳汁 , 离开妈妈的乳房 , 和母亲通过母乳以外的方式建立情感联结 , 这本身就是一个正常自然的过程 。因此 , 一个孩子“长大就不吃奶”本应该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另外 , 在母亲认为可以断奶的时机辅以助力帮助孩子适时脱离母乳 , 这也是一引导式的“自然断奶” 。
那么 , 长时间(超过2岁甚至更久)的母乳喂养 , 意义何在呢?

母乳喂养,不是马拉松比赛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阳槿
乳汁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营养来源 , 并有利于宝宝抵御疾病 。事实上 , 母乳中的一些免疫因子的浓度在哺乳期的第二年 , 甚至在断奶期间也可提高(Goldman 1983, Goldman & Goldblum 1983, Hamosh 1991) 。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婴幼儿 , 2岁以上的母乳喂养对孩子始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孟加拉国农村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 , 母乳仍然是宝宝出生后第二和第三年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 (Persson , 1998) 。
对于生活在物质丰沛的现代都市社区中的我们而言 , 孩子的营养来源、免疫保护或者孩子的抵抗力 , 除了乳汁以外 , 应该还可以通过更丰富的食物、大量的户外运动、健康的家庭环境获得 。对于2岁以上的幼儿 , 乳汁是有利的营养来源 , 但不是唯一的最佳选择 , 因为健康是多维度因素影响的结果 , 对于现代孩子来说 , 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都同等重要并需要被关注 。
有时候妈妈明明已经不享受哺乳这件事 , 但却仍然在“坚持”;甚至在妈妈外出时孩子已经完全不需要乳汁 , 但仍然有妈妈继续哺乳 。
母亲和孩子在这个喂养过程中 , 还在获得什么呢?
有时候不是宝宝离不开妈妈的乳汁 , 而是妈妈不能接受不被孩子需要的感觉;有时候妈妈坚持长期哺乳 , 是因为相信母乳喂养始终有益 , 坚持为宝宝提供最优质的养育;有时候可能只是妈妈不想脱离目前的“舒适区” , 懒得断奶;当然 , 也有可能连妈妈自己都不清楚坚持的目的为何 , 只是跟随别人而已 。
未见得母乳喂养越久对孩子越好 , 乳汁也不一定是帮助孩子提高抵抗力的唯一最佳选择 , 母乳喂养的益处(身体和心理)未必始终存在 , 这个重要的选择需要认真权衡 。根据个人、家庭、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考量 , 像看待所有事一样 , 客观中立地对待母乳喂养 。我希望向妈妈们传递一种对于母乳喂养的平常心:妈妈不用为母乳喂养这件事成为一名战士 , 我们就做一个普通妈妈 , 一颗平常心来喂养孩子就好 , 不需要努力“坚持” , 更不要盲目“坚持” 。
那么 , 什么时候离乳合适呢?
如果条件允许 , 离乳时间至少应该在孩子一岁以上 , 这仍然是一个很基本的母乳喂养时长 。
1-2岁以后 , 任何时候妈妈觉得想要结束 , 都是合适的 。离乳 , 不是等妈妈一拍脑门决定 , 咱断奶吧!哦 , NO!离乳从孩子添加辅食就已经开始了 , 从孩子越来越多地了解这个世界 , 就在准备离乳 , 而妈妈也一直在帮助她们逐渐的离乳 , 引领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 , 孩子不再需要乳汁了 , 自然离乳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 。
离乳的早晚就像每个人什么时候结婚一样 , 是且仅仅只是一个对自己刚刚合适的决定而已 , 不需要背负太多的期望和负担 。喂 , 要知道为什么继续喂?即便只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 , 妈妈要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做 。
为什么 , 有时候离乳很难?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在他的著作《妈妈的心灵课》中提到:
“如果我们建立的母乳喂养的关系是顺利而和谐的 , 喂奶的过程本身进展得非常顺利 , 那么离乳应该也都是容易的 。”
大部分人看来 , 断奶断不掉 , 都是孩子有问题 , 我们甚至会讨论什么季节断奶更容易?多大断奶更容易?而我想说的是:孩子的离乳 , 正是检验母婴关系的一个契机 。离乳的困难 , 是母婴关系的反射 , 是母乳喂养中亲子关系品质的检验 。
离乳的过程全然呈现着母亲在早期养育中(离乳前)带给孩子的影响 , 孩子没完没了的吃奶 , 大部分主导因素是母亲曾经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带给孩子的影响 。对于一个2岁以上甚至更大的孩子 , 他们吃奶已经不再是为了获得“乳汁”这种食物 , 而是情感的需求 , 这个需求有母亲对孩子的需求 , 也有孩子对母亲的需求(但源于母亲) 。
现在回顾我的第一个孩子的离乳困难 ,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 第一:我需要长时间的哺乳 , 来证明我确实是个好妈妈;第二:我作为一名倡导和推动母乳喂养的从业者 , 我个人持有强烈甚至激进的母乳喂养理念;第三:在孩子早期的养育中 , 我的陪伴品质并不理想 , 身在心不在 , 孩子因为内心感受不到妈妈的爱的连接 , 所以 , 渴望和妈妈更多的“在一起” 。我的两个孩子的离乳状态完全不同 , 我个人体会:这仅仅是因为母亲个人的状态和陪伴品质不同 , 和孩子的情感联结不同 , 带来不同的结局 。
乳汁在孩子早期的养育中 , 是物质身体和精神世界的刚需 , 伴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 , 孩子的物质身体和食物建立关系 , 而孩子和妈妈之间是通过心、通过情感来建立亲密的关系 , 不再是通过哺乳的行为 。在母乳喂养关系中 , 带给母亲和孩子身体上的益处是一部分 , 而妈妈和宝宝因为母乳喂养建立起亲密信任的关系也尤其重要 。妈妈在养育中陪伴孩子 , 陪伴是人和人在一起 , 更是两颗心在一起 , 而不只是孩子的嘴巴和妈妈的乳房在一起 , 妈妈和宝宝的亲密无间不要只停留在妈妈抱着宝宝哺乳这个动作上——这是我在第一个孩子的哺育经历中深刻的反思 。
因此 , 2岁及以上的幼儿 , 身体上不再依赖于乳汁 , 情感上也不再依赖于吃奶 , 这也许才是一段比较正常的母乳喂养关系 。妈妈和长大的宝宝可以有很多的方式和途径让心连着心 , 不一定只有嘴巴和乳房连在一起 , 对吗?孩子只是不再需要乳汁 , 不是不再需要妈妈;妈妈只是不再哺乳 , 不是和孩子断开了联结 。

母乳喂养,不是马拉松比赛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阳槿
最后 , 我想再谈一谈 , 什么是自然离乳?
很多人简单认为:自然离乳 , 妈妈就只是一个单纯的提供者 , 你要吃 , 我就给 , 一直给到你不需要为止 , 这真的是自然离乳吗?显然 , 不妥 。
对于1-2岁以上的宝宝 , 每个妈妈都需要有清晰的意识 , 我们有责任主动将母乳从孩子的生活中退出来 , 让孩子慢慢的离开乳汁 , 离开妈妈的乳房 , 独立于你 , 成为他们自己 。
如果我们有离乳的困惑和困难 , 也请不要归责于自己 , 怀疑自己的养育不够好 , 事实上 , 每一个妈妈在每一个当下都已经给到孩子自己能够做到的最好 。离乳 , 帮助妈妈回归到养育、回归到我们自己的内心 , 借由离乳更走向自己 , 了解自己 , 在错误中学习 。离乳 , 是孩子的一次成长 , 而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
最后 , 我想说:母乳喂养不是马拉松比赛 , 并不是喂得时间越久 , 妈妈越棒 。情感的联结才是母婴最重要的核心 , 而哺乳时用心的陪伴 , 比哺乳的时间更加重要 , 而这正是为离乳做的最好的准备 。

母乳喂养,不是马拉松比赛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阳槿
【母乳喂养,不是马拉松比赛】
母乳喂养,不是马拉松比赛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