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中医推拿的治疗原则

一、中医推拿的简介古代称推拿为按摩、按乔,是中国起源很早的一种治病防病的养生术 。在还没有中药汤剂给人治病的时候,就已有用推拿的方法给人治病 。推拿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在隋唐时期,甚至出现了按摩博士、按摩师等职位 。推拿疗法的理论依据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的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它们在人体内彼此紧密相连,纵横交错,内通五脏六腑、外络肢体皮毛,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起着兴气血、通阴阳、养脏腑、利关节的作用 。如果气血循经顺利运行 。那么人自然身体健康,如果气血运行受阻,人就产生疾病 。推拿疗法就是能够使经络畅通阴阳平衡,从而使人保持一个健康状态 。
推拿发展到今天名门各派有几百家之多 。各种手法五花八门,但他们都要求基本动作具备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特点 。因为,追宗溯源,所有推拿的方法均来自同一渊源 。
推拿疗法是一门普遍适用于老年、青年、儿童、妇女的治疗方式,副作用少,应用范围广泛,可作为一种普遍应用的自我保健方法 。但要达到因人因病施治,对推拿大夫的要求却很高 。要得心应手地运用推拿技术不仅要了解西医学中人体骨骼、血脉、肌肉的解剖,还要掌握中医经络学说,牢记各个穴位的位置 。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
二、中医推拿的治疗原则“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也是推拿治病的根本原则 。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质,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 。就推拿临床具体而言,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本;病变部位和症状表现部位,病变部位是本 。如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腰部神经根或脊髓受压则是本,治本就要首先解除神经根或脊髓的受压,不解除受压,只在下肢使用手法,舍本求末,徒劳无效 。有些疾病,虽然推拿的作用不能及本,只能治标,但不了解本,治标也是盲目的 。如骨折发生疼痛肿胀,在对位固定后,动静结合,适当地施以推拿手法,可帮助消肿止痛,恢复功能,可是在未明确疼痛肿胀是骨折造成的情况下,草率推拿,就会贻误病情,加重损伤 。所以,尽管推拿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有其局限性,治病中还必须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根本原则 。
选取穴位和部位 。伤外科疾患一般是以痛为输,局部取穴,因为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病变,其症状表现部位大多即是病变部位的区域,但如果急性损伤,局部疼痛肿胀剧烈,就应该:先选取邻近的穴位和部位进行手法操作,待病情稍有缓解,再在局部操作;内妇科疾患,需重视循经取穴和随症取穴,并且又可根据内脏传入神经与体躯传入神经的相互关联,在体表部位选取手法刺激点;小儿推拿取穴,不外乎按照伤外科疾病和内科疾病的不同范围而选部位的深浅以及不同的疾病而决定 。一般情况下,如患者体质强,操作部位在腰臀四肢,病变部位在深层,运动器官的陈旧性损伤等,手法刺激量较大;患者体质弱,小儿患者,操作部位在头面胸腹,病变部位在浅层,运动器官的急性损伤及内妇科疾患,手法刺激量较小 。
三、中医推拿的作用中医推拿的作用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 。《素问·血气形志篇》中说:“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素问·举痛论》中说:“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 。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说:“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 。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
经络遍布于全身,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和联结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再通过气血在经络中运行,组成了整体的联系 。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局部,在局部通经络、行气血、濡筋骨,并且由于气血循着经络的分布流注全身,能影响到内脏及其他部位 。如按揉背部十一、十二椎旁开一寸半的脾俞、胃俞能健脾和胃,按点合谷穴可止牙痛 。由此可知,推拿治病不仅是以痛为输,而且还必须根据经络联系的原则,循经取穴 。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的治疗原则】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物理刺激,使作用区引起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局部组织发生生理反应,这种反应,通过神经反射与体液循环的调节,一方面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又引起整体的继发性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改变,达到治疗效果 。
推拿对局部组织的作用,据观察,直接接触肌肤操作的摩擦类手法,可以清除衰亡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呼吸,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增强皮肤光泽和弹性;强刺激手法,可引起部分细胞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和类组织胺物质,加上手法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皮肤肌肉的营养供应,使肌萎缩得以改善,损害的组织促进修复;手法的断续挤压,可增快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有人在狗的粗大淋巴管内插入套管,看到推拿后比推拿前淋巴液流动增快7倍;在家兔的两侧膝关节内注射墨汁,并对一侧膝关节进行推拿,发现推拿后一侧关节内的墨汁已移向远处,未经推拿一侧关节内的墨汁依然大部分存留) 。由于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改善,加速了水肿和病变产物的吸收,使肿胀挛缩消除;牵拉、弹拨、整复等一些手法,如运动关节类手法,可解除软组织的痉挛、粘连、嵌顿和错位 。
通过神经、体液,局部操作的推拿手法能对整体和其他组织产生作用 。推拿能调整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相对平衡 。缓和较轻而又节律的手法,反复刺激,对神经有镇静抑制的作用 。急速较重、时间较短的手法,对神经有兴奋的作用 。有人观察推拿后脑电图变化,见a波振幅增大,而且振幅增大的时间延续,这个现象可能是推拿后引起内抑制的发展所致 。根据脊髓节段反射,推拿颈部,可以调节上肢及脑内血液循环,降低颅内压,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在l~2胸椎部,用振动和叩击的手法,能引起心动反射,表现为心肌收缩;振动叩击1~2腰椎,可使小骨盆充血;捏脊,可引起胃肠蠕动增快;按压缺盆穴处的交感神经星状结节,可发生瞳孔扩大,血管舒张,同侧肢体皮肤温度增高;推拿下腹部及大腿内侧,可引起膀胱收缩而排尿,治疗尿潴留;推拿腹部可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 。
推拿尚可引起血液成份和代谢变化 。实验室证明:推拿后白细胞总数和吞噬能力增加,白细胞分类变化中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红细胞轻度增加,血清中补体效价、氧的需要量、排氮量、排尿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泄量也都有增加 。
综上所述,推拿的作用,主要是改善机体的功能,但并不是推拿只能治疗功能性疾病,对器质性疾病无能为力 。我们知道,所谓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人体某一组织发生器质性病变,必然表现出功能性障碍;被称为功能性的疾患,也可能有形态改变 。治疗疾病,有的是直接改善器质的病变,使障碍的功能得到消除;有的是通过调整功能,使器质病变得到恢复 。推拿治疗器质性疾病的途径是后者 。例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这种器质病变,经过腹部和背部的推拿,改善胃肠功能,使壁龛愈合 。
四、中医推拿的禁忌按摩补益适用绝大多数人,但对于某些特定的患者和部位,是不能进行按摩的 。
1.凡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及水火烫伤等所致的皮肤损伤部位,严禁按摩 。
2.凡患有血液病及有出血倾向者,严禁按摩,以防引起出血 。
3.凡久病及严重的心、肺、脑病患者,胃、肠穿孔患者,癌症患者,高龄、体质极度虚弱者不能按摩,以防发生危险 。
4.凡在极度疲劳或醉酒的情况下及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者,也不能按摩 。
5.患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骨关节结核、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及急、慢性传染病患者的传染期,不能按摩,以防感染扩散,破坏骨质或感染传染病 。
6.由结核菌、化脓菌所引起的运动器官病症不宜进行推拿 。
7.妇女在怀孕期和月经期,腹部和腰骶部不宜使用推拿手法 。
8.患者饥饿时及剧烈运动后,推拿时需防止晕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