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东莞荔枝的栽培历史,一文读懂东莞荔枝的前世今生


??1月20日 , 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正式公布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 采访人员查阅名单发现 , 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东莞)成功入选 。
??

【栽培】东莞荔枝的栽培历史,一文读懂东莞荔枝的前世今生

文章插图

??悠久的栽培历史 , 丰富的种质资源 , 上乘的品种品质和多彩的荔枝文化 , 共同构成了蔚为壮观的岭南丘陵山区农业文化遗产之典范 。 本文将从东莞荔枝的栽培历史出发 , 试图呈现莞荔的前世今生 , 让你不仅了解东莞荔枝种植系统 , 更能品味岭南特有的荔枝文化!
??
??绵延千年 , 荔枝栽培历史悠久
??
??东莞荔枝种植区域横跨樟木头、谢岗、厚街、大朗、大岭山、虎门等镇 。 莞荔人工栽培历史悠久 , 最早可追溯到秦汉之时 , 元代明确见载于文献 , 据《元一统志》载:“荔枝 , 番禺、南海、东莞、新会、增城并有之” 。 明代 , 东莞茶山、石龙等地已出现“千树荔”的大规模荔枝园 。 清初 , 东莞已形成以荔枝为主的果木复合产业和特有的水上荔枝交易市场 。
??
??建国后 , 莞荔生产迅猛发展 , 《中国果树志·荔枝卷》记载:“东莞是本区也是全省、全国最著名的荔枝产区” , 莞荔更曾是国家出口换汇的重要农产品 。 目前 , 东莞大岭山、大朗等镇仍保存有树龄在150-400多年的古荔枝上千棵 , 至今仍老当益壮 , 盛产佳果 , 无愧于东莞“岭南荔枝之乡”的盛誉 。
??
??生态优良 , 种质资源独特丰富
??
??东莞位于北纬19°—24° , 这是我国荔枝栽培最适宜的纬度区间 。 这里夏长冬暖、日照充足 , 土壤微酸 ,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 。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成为莞荔优异品质的基础 , 并为历代所公认 。 明代天顺年间《东莞县志》载:“荔枝色如渥丹 , 味甘如饴 , 其种不一 , 盖岭南之佳品也” 。 明末荔枝专家徐?的《徐兴公荔枝谱》载:“荔枝……至东莞 , 渐多渐佳” 。 《广东新语·木语》记载清代广东共有22种荔枝 , 其种出于东莞的有8种 。 一直以来 , 莞荔主栽品种为糯米糍和桂味 。 近20年来 , 又有观音绿、岭丰糯、红绣球、粤引无核荔、唐夏红等一批优良新品种脱颖而出 , 并向省内产区及海南、四川等地输出大量种苗 。
??
??东莞农人十分注重荔枝种植资源的保护与科学研究 , 先后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等地收集荔枝种质资源282份 , 其中东莞本土荔枝45份 , 所存荔枝品种数量为全国之最 , 是岭南地区最大的荔枝种质资源库 。 莞荔更以色如渥丹、味甘如饴、肉厚多汁、果肉晶莹、核薄如纸的上乘品质闻名 , 《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蔡澜先生曾亲至东莞 , 并盛赞莞荔:“吃了岭南各个地方的荔枝 , 挑来挑去始终是东莞的最好” 。
????特色显著 , 产业体系精细完善
??
??在长期的农耕生产实践中 , 东莞先民形成了极富当地特征的传统技术体系 , 就是将荔枝与龙眼、茶叶等按地形海拔和山势 , 共同种植在一个山体中 , 呈现出套种间种相结合 , 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 荔枝果树与鱼塘结合也是当地颇为常见的结构 , 树下养蜂 , 蜂酿荔枝蜜 , 荔枝花喂鱼 , 鱼塘淤泥肥树 , 再辅以平腹小蜂防治害虫荔枝椿象 , 循环往复且天人合一 , 充分体现了东莞荔农高超的农业智慧 。
??
??近年来 , 东莞注重优化荔枝产业体系 , 培育了一批获绿色、无公害认证的荔枝生产企业(合作社)和荔枝种植能手 , 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 , 又大胆创新 , 积累了回缩修剪、矮化栽培、环割促花等栽培经验 , 并广泛推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