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医派的形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指出:“儒之门户分于宋, 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 ”一个医学流派的形成, 既要有对经典学术的传承和发扬, 又要有新的学术创新和流传, 临床的技能必须要上升到理论的层面, 可以用形成的理论指导具体的临床实践 。 “纵观中医各学派, 始发于创新, 迭见于群体的继承 。 ”因此, 学术思想、人员的有序架构、著作及其影响成了新的医学学术流派形成的三要素 。


从医学史的研究角度来分析, 随着吴文化的兴起, 吴地的医学活动也就自然随之产生了 。 然而, 并非所有的医学活动都能形成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医学流派的 。 吴中医学能够形成一种医学流派——吴门医派, 其肇始应该是元末明初浙江浦江(今金华)名医戴思恭来吴行医, 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史称戴思恭为“吴医形成的引导者” 。


戴思恭, 字原礼, 号肃斋, 其父戴士尧为名医, 幼承父业, 继向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学习医术, 潜心医学理论, 洞悉诸家奥旨 。 朱丹溪弟子甚多, 戴思恭颖悟绝伦, 刻苦好学, 最受朱丹溪的赏识 。 朱丹溪曾将记载着自己治学心得和临床经验的笔记借给戴思恭研读, 戴氏医术日益精湛, 治疾多获神效, 由是以医术名世, 曾为明朝御医 。


【吴门医派的形成】元末明初, 戴思恭来苏州悬壶行医, 凡吴人看病, 他每开一方收银五两 。 由于他是金元名医朱丹溪的高徒, 医术高超, 一时声誉鹊起 。 苏州本地人王宾就去拜见他, 向他请教学医之道 。 王宾在他的指点下, 熟读《内经》等书, 并得到他所秘藏的朱丹溪《彦修医案》十卷, 由此继承了辨病诊疗的学术经验, 朱氏与戴氏学术得以“本土化” 。


王宾将殁, 因无子, 将书传于学生盛寅, 《明史·方技传》称“寅既得原礼之学, 复讨究《内经》以下诸方书, 医大有名, 永乐初为医学正科” 。 又有元末明初苏州人葛应雷、葛可久父子, 以医名于时, 《明史·方技传》称“时北方刘守真、张洁古之学未行于南, 有李姓者, 中州名医, 官吴下, 与应雷谈论, 大骇叹, 因授以张、刘书, 自是江南有二家学” 。 他们吸取刘完素“河间学派”、张元素“易水学派”的成就, 对疑难杂症能应手而愈, 享名江南,著有《十药神书》等书, 为现存最早关于治疗虚劳的专著 。


因为王宾、盛寅继承传播了朱丹溪的学说, 葛应雷则继承传播了北方刘完素、张从正为代表的中原医学, 吴门医派由此而发端, 杨循吉《苏谈》就说:“吴下之医由是盛矣 。 ”


真正使“吴医”广传天下者, 当是清乾嘉年间的名医唐大烈, 代表作是《吴医汇讲》 。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集, 凡属医门佳话, 发前人所未发, 可以益人学问者, 不拘内外女幼各科, 无不辑入 。 ”阅读本书, 其中有经典著作的注解阐发, 有学术理论的争鸣探讨, 有临床治验的记录, 有药物方剂的解释、考证, 有医话歌诀等, 无所不包 。 叶天士的《温证论治》、薛生白的《日讲杂记》、杨立方的《读<伤寒论>附记》等均全文刊入, 吴地医学也进入明清的鼎盛时代, “吴医”也得以为天下人周知 。


如果说吴门医派始发于金元时期的戴思恭、王仲光等医家, 也仅仅是“溪流”的源头, “大江大河”的形成还是源自于之后的辈出名医和洋洋著述, 特别是由此而形成的一脉相承的学术思想 。 正如吴怀棠在《吴中名医录》序言中所言:吴中地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