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有哪些风俗,七月初七的节日和风俗( 三 )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 。 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 。 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 。 岂料竟被鳖鱼
救起,升天成了魁星 。 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
七姐诞: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 。 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 。 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 。 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 。 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 。 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 。 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 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
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 。 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 。 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 。 ”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 。 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 。 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 。 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 。 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 。 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
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 。 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
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 。 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 。 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 。 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
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 。 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 。 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 。 台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 。 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 。 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 。 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 。 闽南、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 。 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