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故事20~30字 关于杜甫的小故事
杜甫的小故事?【李白的故事20~30字 关于杜甫的小故事】杜甫小时候很贪玩,连板凳都坐不住,长到五六岁连一首诗都记不住 。让爷爷很生气 。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杜甫改掉了贪玩的习惯 。发奋苦读,为了练好诗,他练习的习作装了整整一麻袋 。杜甫成名以后曾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心得 。那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在河南巩县,唐代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别后人称为“诗圣” 。他诗中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杜甫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在朝廷做官,父亲曾任司马 。杜甫从小就志向远大,最崇拜的是远祖杜预,他是晋代的名将,多彩善战,懂得法律、经济、工程,还曾注解过《左转》 。杜甫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幼小的杜甫寄居在姑母家里 。姑母不光教孩子读书识字,对他的生活也照顾得无微不至,他和表弟每天在一起游戏玩耍,写字学画 。可是一场大病把兄弟两人击倒了,姑母悉心照顾杜甫,把杜甫从死神手里夺回来,表弟却病死了 。这让董事后的杜甫难过了很长时间 。在姑母的精心照顾下,杜甫涨到十几岁时,已经健壮得像头小牛犊,一天到晚欢蹦乱跳的 。姑母家的院子里种着梨树和枣树,八月秋风送爽时,树上梨黄枣红,他简直像只顽皮的猴子,不停地爬上爬下,帮助姑母摘梨打枣,欢声笑语飞满庭院 。童年的岁月烂漫而朦胧,许多珍奇的生活浪花,泯灭在记忆的长河中 。但是杜甫6岁时见到公孙大娘舞“剑器”,到晚年仍然记忆忧新 。“剑器”是一种西域民族的戎装舞蹈,动作刚劲,节奏火爆 。公孙大娘是当时最优秀的舞蹈家,伴随着有力的音乐,她忽而从天而弱落,光彩夺目:忽而拔地而起,凌空飞舞 。当时的情景是万人空巷,掌声雷动,矮小的杜甫剂在人群中,忘情地欢呼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众着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多年后,杜甫特别赋诗纪念当时的情景 。看来,舞蹈、书法、绘画、音乐、诗歌,是彼此相通的 。据说,但是草书家张旭观看了公孙大娘的舞蹈之后,书法大有长进 。这种激昂顿挫的舞姿,对以后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也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杜甫7岁时开始作诗 。儿童作诗,往往以动物为题材,杜甫咏的是神鸟凤凰 。在古人心目中,凤凰是祥瑞之鸟,它象征着王朝的兴盛 。这似乎是一个预兆 。因为杜甫一生心系国家,虽然他颠覆流离,但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困顿不堪,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光环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 。杜甫写“诗史” 安史之乱结束了 。这对于饱受战乱痛苦、盼望安定的百姓来说,毕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欣喜若狂,泪流满面 。杜甫,字子美 。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 。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李杜” 。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了不少优秀的诗歌 。三十几岁的时候,他在洛阳,遇见了李白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 。两个人性格不一样,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 。后来,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正是*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李林甫最忌恨读书人,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的 。唐玄宗正在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贺的奏章,说这件事正说明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任用,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 。那时候的读书人都把科举作为谋出路的途径,杜甫受到这样的挫折,懊丧的心情就不用说了 。他在长安过着贫穷愁苦的生活,亲眼看到权贵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按捺不住心里的愤慨,就用诗歌控诉这种不平的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写下的不朽诗句 。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唐玄宗刚刚封他一个官职,安史之乱爆发了 。长安一带的百姓纷纷逃难 。杜甫的一家,也挤在难民的行列里,吃尽了千辛万苦,好容易找到一个农村,把家安顿下来 。正在这时候,他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就离开家投奔肃宗,哪想到在半路上碰到叛军,被抓到长安 。长安已经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到处烧杀抢掠,宫殿和民房在大火中熊熊燃烧 。唐王朝的官员,有的投降了,有的被叛军解送到洛阳去 。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叛军的头目看他不像什么大官,就把他放了 。第二年,杜甫从长安逃了出来,打听到唐肃宗已经到凤翔(今陕西凤翔),就赶到凤翔去见肃宗 。那个时候,杜甫已经穷得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身上披的是一件露出手肘的破大褂,脚上穿的是一双旧麻鞋 。唐肃宗对杜甫长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赞赏,派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 。左拾遗是个谏官 。唐肃宗虽然给杜甫这个官职,可并没重用他的意思 。杜甫却认真地办起事来,过了不久,宰相房琯(音guǎn)被唐肃宗撤了,杜甫认为房琯很有才能,不该把他罢免,就上了奏章向肃宗进谏 。这一来,得罪了肃宗,亏得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说了好话,才把他放回家去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 。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 。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 。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 。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 。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 。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 。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 。你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 。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 。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第二年,他辞去了华州的官职 。接着,关中闹了一场大旱灾,杜甫在那里穷得过不下去,带了全家流亡到成都,依*朋友的帮助,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造了一座草堂,在那里过了将近四年的隐居生活 。后来,因为他的朋友死去,在成都没有依*,又带了全家向东流亡 。公元770年,竟因贫困和疾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地方保存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
推荐阅读
- 谢霆锋 亲子鉴定 李亚鹏近期状况
- 李忆龙和甘娟娟 衡阳甘娟娟
- 哪些男明星割过包茎 孙艺洲结婚李金铭哭
- 李冰冰图雅的婚事 李冰冰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 李雪琴脱口秀大会全集 郭德纲杨幂互怼
- 明星代言报价一览表 李连杰香港豪宅
- 莱昂纳多拒绝迪丽热巴 19岁小李子多高
- 美白怎么做 美白的好方法
- 李一桐替赵丽颖哪个剧 赵丽颖替身跑步
- 都江堰简介 李冰父子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