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自我之歌

华尔特·惠特曼的作品《自己之歌》中 , “自己”表示的是:美国式“新人”的形象 。
这首诗内涵深广 , 气象恢宏 。 表面上好似诗人仅在凸显自己 , 实际上诗人在借用“自己”二字 , 表现一个大“我” , 即改造大自然、开放新大陆、建设新大陆的美国广大劳动群众 , 歌颂的是19世纪美国的民主代表 , 张扬的是自由、开放的个性 。
因而诗中的“自己”被赋予了两重性 , 一是具体的我 , 二是象征性的群体的“我” , “自己”是一个综合形象 。 诗人置身于劳动者之中 , 诗中的“自己” , 也是美国式“新人”的形象 。

惠特曼自我之歌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于1855年初次出版 , 当时只收了十二首诗 。 其后不断补充 , 到他病逝前的最后一版 , 已经收有近四百首诗歌了 。 他之所以把他的诗集取名为“草叶” , 是因为草叶代表着生活在底层的、最普通的美国民众 。 讴歌民主和自由是《草叶集》的主题 。
在《自由之歌》中 , 诗人庄严地宣布:“我说出最原始的一句口令 , 我发出民主的信号 。 在作品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是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 , 惠特曼的想象有其独特之处 。
《自我之歌》体现了诗人的强烈的自信 , 恐怕在惠特曼之前也没有哪个诗人像他那样感到如此自信惠特曼一方面决心要代表他的民族 , 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平等地对待自己 , 把自己当作一个“曼哈顿的儿子” 。 惠特曼的自信洋溢在字里行间 。 在诗中诗人的自画像体现了他的自信:我 , 现在37岁 , 一生下身体就十分健康 , 我辽阔博大 , 我包罗万象 。 等等都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自信 , 相信自己的思想能够被读者—惠特曼开始所期待的人民群众—接受 。
 
【惠特曼自我之歌】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