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殖蚯蚓,在家里怎么养蚯蚓


蚯蚓怎样养殖 1、下种

将腐熟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后 , 沿着桑园开挖好的沟槽平铺10 cm , 然后均匀放入含卵块及幼叫的蚯蚓种 , 上而再放5 cm的饲料 。 养殖密度可控制在2-2. 5 kg/m2或1-1. 5万条/m2 , 原则上前期密度可稍大 , 后期密度可逐渐缩小 。

2、遮阴与防护网

蚓种放好后 , 沟上先覆盖一层塑料防蚊网 , 再放塑料薄膜 , 泡沫板等防雨材料覆盖 。 既可防鼠、青蛙等危害又可防雨保湿 。

3、温湿度的调节

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 , 和蚕儿对温度的要求一样 。

冬季桑园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 cm , 饵料上盖麦秸或稻草 , 也可把冬季桑树枯叶、剪下的桑枝条加厚平铺 , 再上盖塑料布保温保湿;冬季大棚、蚕室加温需注意火炉必须通烟管 , 

以防蛆叫煤气中毒 , 另外 , 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 , 每天通风3一4次 , 每次30min 。 夏季结合通风每天浇1次水降温 , 一般情况一星期浇1次水即可 。

4、勤除薄喂

除蚯蚓粪、取叫蚯蚓茧或倒翻饲育床 , 结合喂料每月2 -3次 , 每次厚度10 cm , 力求粪料新鲜透气 , 降低因粪料堆积过厚除蚯蚓粪不及时对蚯蚓造成感病的几率 , 为蚯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

5、分期饲养

蚯蚓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 , 薄饲勤翻 , 每月给料2次 , 每次给料厚度10 cm 。 分期饲养既有利于蛆叫的常规管理 , 又有利于蚯蚓的繁殖生长 , 防比病虫害的发生 。

6、蚓叫茧及种叫的处理

蚯蚓经过20天的饲养后 , 经异体交配产下大量的蚓茧 , 此时可以把种蚓和蚓茧分离孵化 , 把分离出的蚓茧、粪料及蚓粪混合物堆成新的养殖堆 , 保持好温湿度 。

蚓茧孵化50%时可在堆上而再覆上10 cm粪料 , 约经20天即可完全孵化 , 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 , 每1 m2可孵叫茧5-6万 , 应及时分堆处理 , 可分成2-3份并覆上新粪料饲喂 , 经过常规管理约经过40天左右即可全部长大 。

把从种蚓中分离出的种叫重新搭配后放入新粪料饲喂 , 20天后即可再次繁殖处理 。

7、适时采收

蚯蚓的采收时期:一般掌握在成叫环带明显 , 生长发育缓慢 , 饲料利用率降低时进行 , 夏季每月采收1次 , 春秋季节每1. 5月采收1次 , 采收后及时补料 。
在家如何养蚯蚓? 蚯蚓养殖技术

一、分期饲养 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 , 是蚯蚓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 。 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 , 由于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 , 来不及采收 , 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 , 采收了则降低产量 , 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 。 人工养殖时 , 须建立专门的种蚓池与生产蚓池 。 二、薄饲勤除 成蚓每月投料两次 , 除蚓粪、取蚓茧或倒翻饲育床三四次 , 每次给料厚度为15厘米至20厘米 , 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 , 创造蚯蚓最佳生态环境 。 适时采收在以往的资料中 , 介绍年收获蚯蚓3次至5次 。 但在生产中发现 , 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 , 利用蚯蚓生长繁殖的优势期(性成熟前后 , 以蚓体出现环节为标志)实行短期(一般以1个月为宜)高密度养殖 , 而又增加采收次数 , 及时调节和降低种群密度 , 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 , 是夺取蚯蚓高产的关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