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在陕西的历史


秦都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
秦都红薯是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的特产 。秦都区地处关中平原 , 气候温和 , 境内红薯种植面积近2万亩 , 年产近20万吨 。以无公害、 出粉率高、粉质好的莽塬红品牌享誉陕西乃至西北 。秦都红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秦都红薯 , 明清时期已有种植 。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 , 红薯以其“一季红薯半年粮”的粮食属性 , 解决了成千上万三秦儿女的饥饿之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 粮食供求紧张时期 , 红薯在解决群众温饱、渡过饥荒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2001年开始 , 秦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红薯产业发展 , 积极组织农业部门强化技术力量 , 推广地膜红薯栽培技术 , 经过多年努力 , 初步形成了以马庄、双照为主的红薯产业基地 , 逐渐成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经济的支柱产业 。
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马庄镇一带因为土层厚、降水少、无污染 , 种植红薯早有历史 , 为了推广红薯竞争力 , 村支部召集党员们集思广益 , 积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薯课题研究组联手 , 引进了“秦薯4号”、“彩色红薯”等新品种 , 并通过党员示范 , 邀请专家给村民讲解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 积极推广机械化栽种、收获 , 注册“莾塬红”商标等一系列措施 , 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
如今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280多户 , 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红薯种植2万亩 , 每年为群众增收6000余万元 , 秦都红薯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出口韩国、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 。
2013年 , 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秦都红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 , 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地域范围
【红薯在陕西的历史】秦都红薯种植区域位于咸阳北塬的马庄镇和双照街道办 , 距咸阳市区15公里 , 地理坐标为东经108o37′-108o45′ , 北纬34o18′-34o26′ 。东到三合村 , 南到下帝王村 , 西到龙北村 , 北到将相村 , 辖57村 , 总面积2万亩 , 年产红薯6万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