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见两牛打架,让曹植为牛作诗但不可以有牛字,结果写出千古名作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东汉末年,大汉王朝岌岌可危,曹操意图自立门户,随后乘势而起,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 。论才能,曹操不仅是个诗人,还在带兵打仗方面也极具谋略 。而在三国时期,魏国实力强大,却长期处于被打状态,除了受地势影响,还与魏国内部纷争有关,这就造成了魏国很难南下对其他国家发起进攻 。
曹操一代枭雄,靠自己的雄才伟略称王称霸 。“虎父无犬子”,所以他的儿子们也十分优秀,其中当属曹丕与曹植之间的故事最为人们所熟知 。一次曹丕见两头牛在打架,于是便设难让曹植以牛作诗,诗中却不能含有牛字,这难不倒文学功底深厚的曹植,他由此创作了《百步诗》,成为千古名作 。
曹植出生于公元192年,并非嫡长子,曹丕为曹操的嫡长子,比曹植年长五岁 。曹植天资聪颖,曹操十分喜欢曹植这个儿子,并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将其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培养 。但在那个嫡长子继承制度盛行的年代,这无疑触犯了曹丕的利益,对其地位造成威胁,所以两兄弟之间虽为同姓,却早已有异心 。
生在帝王之家,除了个人利益,很难能够体会到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何况总有一些人会从中作梗,让本无二心的兄弟、父子之间产生间隙 。曹丕和曹植起初还顾忌父亲,留了些情面没有在明面上进行斗争,但是随着时间迁移,曹操对于两个儿子之间的事也力不从心,两人的斗争逐渐摆上了台面 。
除了这两个儿子,曹操还有曹冲、曹昂两个儿子 。可惜的是庶出长子曹昂在宛城之变时战死沙场,在其生前,曾是曹操的得力助手,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所以曹操对他也是十分重视 。三儿子曹冲,是著名的“曹冲称象”典故的主人公 。曹操很喜欢这个儿子,他认为在其身上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然而不幸的是曹冲年仅十四岁就去世了 。
自古帝王之家权力争夺乃是正常不过之事,“敌人”越少自己能够获胜的几率就很大,在曹昂和曹冲去世后,曹丕和曹植竞相争夺继承人的位置 。虽然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但是对于曹操这种唯贤是用的霸主而言,当然不能仅凭这些条条框框就放走能够担大任的人 。在两个儿子之间做抉择十分艰难,因为不管是天资聪颖的曹植还是为人处世稳重的曹丕,都有适合做继承人的地方 。
于情,曹植深得曹操喜爱有一半的几率继承衣钵,于法,曹丕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同样聪颖,且无失得之处,由他继承显然也十分合适的 。所以晚年的曹操,对其继承人选举棋不定,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索性放任不管,造成两兄弟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劣 。
【曹丕见两牛打架,让曹植为牛作诗但不可以有牛字,结果写出千古名作】在曹操去世后,王位由曹丕继承,而曹丕之所以能够逆转局面,并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大,而是曹植处事不当,一系列的坏毛病也同样被曹操看在眼里,尽管十分喜欢他,但是也不能将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葬送了 。
三国时期,大多都是其权谋战场方面,而这个时期的文学也是十分优秀的 。曹门三父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具有一定名气,曹操也是个作诗的高手,曹植和曹丕同样是文学界的佼佼者 。但是曹植不如哥哥和父亲成熟稳重,文人该有的毛病他都有,不仅嗜酒还十分高傲 。曹操有意将其带在身边培养,他却在军营喝得酩酊大醉,让曹操失望之极,回京后遂坚定立曹丕为继承人 。
曹丕成为新魏王,一山不容二虎,所以曹植的处境就显得十分不妙 。一次见两头牛打架,便让曹植为牛作诗且不能带牛字,曹植行百步后吟诗一首,此诗也如著名的《七步诗》,暗含手足之情,曹丕听后也感触颇深,打消了对这个弟弟不好的念头,让其存活于世 。
曹门三父子,在那个年代,除了极高的权力地位,在文学界也是极富盛名的 。在后世,曹植更是被人赞与李白等人有同样高的文学造诣,可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然而处事的莽撞,曹植可以说是文学得意政界失意,导致其才气掩盖住了他在政界的能力 。帝王之家手足相残、父子反目之态常有,在权力和利益面前,亲情就显得一文不值 。
参考资料:
《七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