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培育的生长条件
说起江中集团 , 可能大家想到的都是猴菇饼干 , 而大家之所以知道猴菇 , 可能也是因为猴菇饼干 。
猴菇饼干及相关的猴菇产品 , 目前在市面上的价格并不便宜 , 造成其价格高昂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它的原材料猴头菇在食用菌上属于一种比较稀有的食用真菌 。而猴头菇之所以叫猴头菇 , 也是因为其远远看去像是金丝猴的头部 , 故得此名 。(部分地区因为猴头菇状似刺猬 , 称之为“刺猬菌”)
猴头菇在食用方面 , 肉嫩、味香、鲜美可口 , 有“素中荤”的美称 , 还有的地方称之为“山珍猴头、海味燕窝” , 是“四大名菜”之一(“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中的“猴头”就是指猴头菇) , 在我国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名贵菜肴 。有相关研究记载表明 , 我国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 , 就有人开始采摘猴头菇食用 , 据《临海水土异物志》记载:“民皆好啖猴头羹 , 虽五肉臛不能及之 , 其俗言曰:宁负千石粟 , 不愿负猴头羹 。不过 , 由于猴头菇数量稀少 , 所以一般只有宫廷王府这样的贵族才有资格享用 。
在药用方面 , 最出名的功能就是“健胃消食”了 , 当然仅仅健胃消食绝对是暴殄天物 , 现代医学证明猴头菇能够抑制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合成 , 可以预防消化道癌症的功效 。除此之外 , 猴头菇还有丰富的蛋白质 , 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 多食用还有增强免疫力、治疗相关疾病的功效 。
数量稀少、味道鲜美、药用价值高……种种原因叠加 , 猴头菇的身价自然而然就起来了 。
研究猴头菇究竟是什么?需要从其分类地位入手 , 猴头菇在分类上属于担子菌门伞菌亚门伞菌纲红菇目猴头菇科猴头菇属 , 拉丁学名为 Hericium erinaceus 。早在1959年我国就已经成功人工驯化了猴头菇 , 但是由于在我国烹调方法未普及 , 依然会有许多人没有见过 , 但这并不会影响猴头菇的经济价值 。
在猴头菇的人工培育方面 , 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优质菌种及栽培时间的选择可根据当地气候选择适宜在本地栽种的猴头菇菌种 , 一般在16℃~20℃为猴头菇的最佳生长温度 , 所以在栽种时可根据当地在当年合适的气温进行栽种 。
栽培料的选择与配置一般猴头菇的栽培原料多采用陈旧的硬杂木锯末 , 陈旧的锯末栽培效果比新的锯末要好 。除了锯末之外 , 还需要加入麦麸和稻糠 , 与锯末要求用陈旧的不同 , 麦麸和稻糠这两个原料要求用当年制作的 , 保证要新鲜、没有虫蛀和霉变、没有有害菌丝 。在拌匀这些配料后 , 还需要加上一些矿物质 , 诸如磷、钾、镁等元素 , pH要调到5.5左右 , 低于4或者高于7都不利于菌丝生长 。含水量控制在65%~70%左右为宜 。
选好了配料 , 接下来就要按照比例来调制了 。关于猴头菇的培养料配方 , 其实有很多种 。此处就以一种为例 , 可以添加78%的锯末、20%的麦麸、1%的白糖和1%的石膏 。具体配方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
装袋配置完培养料之后 , 可以放入培养袋中 , 进行袋装培养 。将培养料放入培养袋 , 在工厂中可以用装袋机进行装袋 , 袋料要紧 , 装好后在料中心扎上直径大概在1.5~2cm的接菌穴用以接菌 。完成这些步骤后 , 要迅速套环 , 并用棉花塞紧 。整个装袋的步骤要尽可能快 , 保证能在最快时间进入消毒灭菌这一环节(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培养料在装袋过程中被污染 , 影响后续猴头菇的产量) 。
灭菌装袋这一步骤完成之后就要进入灭菌环节了 。灭菌时要将培养袋放在灭菌室 , 将温度升高到100℃以后恒压灭菌4个小时 , 最后在焖上6个小时就可取出培养袋 。
接种在实验室中 , 接种最好是在无菌接种室进行 。若是运用到工厂化生产 , 那么接种前就要先对相关器具进行消毒 , 接种环境要尽可能保证干净、没有杂物 , 且对接种室要进行相关的消毒处理 , 避免接种后生虫或者生杂菌 。接种时先要先将一小块二级菌种放入培养袋底部 , 再在接种穴上部放入一块菌丝块 , 这样就能让菌带上下两个部分同时发菌 。
菌丝体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避光培养 , 菌丝长满全袋的时间在30~40天 。在接种完成之后 , 把培养袋放入培养室 , 然后让培养室的温度迅速上升到20~28℃ 。菌丝长到一定时间时 , 因为呼吸作用等原因 , 会让培养袋的温度升高 , 比室温要高2℃左右 , 此时就要适当降低室温 , 降到25℃ 。培养15天左右 , 菌丝就进入了新陈代谢的旺盛期 , 此时要求把室温再次降低 , 降低到20~23℃ 。
到了发菌期 , 培养室要保持干燥 , 温度保持在22℃~25℃ , 可以通过早晚通风等方式来调控培养室的温度和湿度 。
出菇管理在菌带已经出现原基和子实体时 , 要将培养袋移进荫棚内继续培养 。此时的培养袋要进行开口处理 , 棉塞和胶布要去掉 。弄好后在菌袋上覆上一层塑料薄膜 , 这个薄膜2~3天要掀动一次 , 等到猴头菇的菇蕾直径长到2~3cm左右 , 撤去薄膜 。另外 , 移到荫棚后要开始催蕾 , 催蕾温度要控制在16℃~20℃ 。
10~18天以后就可以发育成菇 。
除此之外 , 要注意控制荫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 。在温度过高时 , 可以采用加厚荫棚的遮盖物、中午打开大棚两头通风降温、晚间开门通风等方法来降温 。在荫棚培养时 , 湿度要保持在85%~90% , 湿度低会影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 湿度过高容易导致杂菌污染 。长菇阶段要开始施加散射光 , 要三分阳七分阴 , 光照强度要在300~600lx 。
采收和二茬菇的培养采收时要长度为1cm左右的菌刺为宜 , 用消毒后的弯刀从柄基部割下 , 菌脚要留1cm左右 。
采收完后 , 可喷水暂停生长3天左右 , 通风2天 , 让猴头菇的菇根表面收缩 。然后调整温度到23~ 25℃ , 在8~15天后就能再次形成猴头菇的原基 , 10天左右会形成幼蕾 , 将温度调整至16~20℃ , 空气湿度调到80%左右 , 就可以进行二次出菇 。
【猴头菇培育的生长条件】以上 , 就是猴头菇的标准培养方法 。想要进行猴头菇培养的可以参考这个方法 , 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即可 。
推荐阅读
- 说一说东北的”猴头菇”
- 猴头菇拿来炖汤特别养胃
- 猴头菇的食用方法
- 猴头菇养胃汤的做法
- 猴头菇能治胃病吗
- 猴头菇营养丰富
- 猴头菇怎么种
- 爆炒猴头菇
- 猴头菇最简单的做法
- 猴头菇养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