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三杰 学林轶事 哈佛大学藏吴宓致白璧德函释( 三 )


老师和朋友对吴宓急于早点回家有不同的看法,但白璧德表达了自己的理解。虽然唐永通没有答应马上申请南京师范大学,但他也理解并尊重吴宓的选择。6月,吴宓离开哈佛,8月回到上海,也就是他奔赴东南大学开始理想的职业生涯。除了全心全意地讲课,他还专心致志地组织《薛恒》杂志。吴宓与白璧德保持通信联系,汇报了近期与唐永同、陈寅恪等人的工作情况,并如期将薛恒送来。
白璧德倡导为学必须从涵养人格始,以东西古今圣贤为榜样,并对儒道释学说有多方面的认同。吴宓等人学衡派文化观的形成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关系,确如乐黛云所论:“并不是白璧德塑造了《学衡》诸人的思想,而是某些已初步形成的想法使他们主动选择了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强化了学衡派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使他们的眼界更为开阔,进而提出了世界性的文化理想。以“哈佛三杰”为代表的一代学人的学识和胸襟,造就了业界必须攀越却难以超越的学术高峰。
过去的回顾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负责编辑:张卓静排版编辑:张卓静

推荐阅读